-
1 # 手機使用者農村老人
-
2 # 大尹立帀土
不確定因素太多。1-麥子長勢怎麼樣,稀稀拉拉,不到一尺高,氣死你,還幹不出活。我們這裡畝產最高的小麥曾經達到一千五百多斤,當然非常稠密,秸稈也一米上下,割麥子,一個人腳不動,就是一捆多,按照秸稈打結滿捆。開始還可以快一點,腰痠背疼,渴了累了餓了,都大打折扣。收割就怕向前看,如果四五個人,說說笑笑,二畝地輕輕鬆鬆五六個小時,割完拉出地頭。一個人幹,只能起早貪黑,全靠堅韌,有受勁。
-
3 # 天潤土元帥
一畝地捆麥子在150個到300個不等,捆麥子能看出人的性格是啥樣的。
鐮刀收小麥又髒又累又苦,幾乎沒有喜歡割小麥這個農活,而割小麥也最能鍛鍊人的體力、耐力,過去有在生產隊的經歷的人,都比較能吃苦耐勞,估計都是割小麥鍛煉出來的。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朋友,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回憶? -
4 # 明德962
說起人工割小麥,那可真是個累人的話,想當年在生產隊割麥子,我正是青年時期,是割麥子人員中的主力軍,割麥子一直都是開頭鐮,把別人都甩在後面老遠。割麥子能累到什麼程度,有這樣一句話,頭一天胳膊第二天腿,第三天讓你活見鬼。就是說到第三天胳膊,腿,腰都是疼的,都是咬著牙把麥子割完的。當時我們只管割,每天最多隻能割一畝半地,不是 壯勞力的都在後面打捆,每畝地能有50-60捆麥子,捆好後用馬車和拖拉機拉到晒場上用脫粒機脫粒,等到有風的天氣把麥子揚淨。至此收割麥子就完成任務了,這個農忙季節也就去了兩次了
-
5 # 綏格格
答:我割過十一年麥穗!
1、根據農田產量而定。
2、天氣、土壤、自然環境、麥種、管理等一系列因素。
3、總之,天助糧食一半豐;地助糧食大半順;人助糧食靠天地!
-
6 # 二老9206
現在農民收麥子都用收割機了,又快又省勁兒,在六七十年代可不是這樣,那時是用鐮刀割,用手拔,由於太費勁,又正值炎熱夏天,所以一般都是天不亮就下地了,那時有一種鳥——“黎今兒”(方言),專門叫“五更”,人們爭先恐後奔向麥地,都是包活兒,每人幾個“眼兒”(幾壟),因為人們都彎著腰,所以要從遠處看不到人,一會兒就一身汗水,塵土飛揚,一擦汗,又是一臉泥水!沒做過農活,不知農民苦啊!收幾天麥子都累的腰痠腿疼,大部分人都“拉了胯”。想想過去,就知道現在多幸福了!青年人們要知道現在這好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呀!
-
7 # 石巖上的青松
用人工收割一畝地稻穀,一個人需要三、四天時間,用的是腳踏打禾機,不用捆的,我們這地方有禾籃,先割二禾籃稻穀,再去打禾,這樣重複做,打到有二、三蛇皮袋谷就回家。
-
8 # 老許77462912
我們原來在農場,六十年代是人工割麥子,每人每天定額是一畝地。要梱成捆而且要碼成垛。七一年澇災麥子都叫水泡了,人不能進地一進地腿都陷的好深,後來有人發明穿木板鞋弄一塊一尺多長,十五公分寬的木板前後鑽上四個孔穿上繩子綁到腳上,就這樣水裡撈麥子一個月,每天下班回來腳都泡的白胖。
-
9 # 使用者3705681921914
第一次拿起鐮刀割麥子,媽媽說,小心不要割到腿,我還小小的嘲笑媽媽說,我是來割麥子的,怎麼會割到腿,結果,第一下就……割到了腿!!!!從此,我再也沒有拿鐮刀割麥子!時隔多年,第二次再拿鐮刀割草,成功的把手割到了!嗚嗚嗚!鐮刀是我的剋星!!!!
-
10 # 言直君
割麥最辛苦,麥有刺刺眼,要想割得快,也割不快,腰痠背疼,一天要捆好的話,最多0.5畝左右,要勞逸結合,連續割半個月。
-
11 # 驛動星期六
這可是我親身幹過的事,在1985年以前,特別是1980-183年之間,我們這裡很少有那種1985型12馬力拖拉機收割機就是下圖這種;
幾個村也就有那麼一臺,那時收一畝地收費12-15元,實際上就是半機械化,割完還得人工打捆。
那個時候人們過日子很勤儉,不捨得花錢僱收割機,因為少也很難僱的到。
絕大多數人們都是手工用鐮刀割麥,割完再打捆運回到麥場去脫粒,在1980年前後,脫粒機也很少,有的就用牛拉碌碡打場壓麥子,到了1985年以後,人們就開始用12馬力拖拉機拉碌碡壓麥子打場,都是僱的,一個村也就那麼1-2臺,一家麥子也好幾場,那時拖拉機打場按小時算(因為麥場大小不一,用時也不一),1小時8-10塊,一個麥季,從開鐮到糧食進家,大約10-15天,家庭勞力少的也有20天左右的。早完成的也會去幫忙晚的。
1988年以後,生產隊就以隊為單位都添置了大型聯合脫粒機,就都抓鬮排號輪流脫粒了,脫粒機24小時連軸轉,搶在下雨到來之前完成。
那個時候農民收麥子最怕下雨,那時連塑膠薄膜(很厚的那種,現在叫大棚膜)也很少,人們不捨得多買,一旦遇上下雨,都怕淹了麥場,麥子發芽發黴。10-20天的跨度,經常會遇上雨,家家戶戶夜裡打夜工,不休息,沒黑沒白的忙著搶收。那才真叫面朝黃土背朝天,披星戴月。不管是打場,還是遇上雨,大家都會齊心協力你幫我我幫你,從沒有人偷懶耍滑,哪怕淋成落湯雞,也會先把麥子蓋好。
問題問到用手工割完一畝地小麥用多久。
那個時候基本畝產都在800-1000斤之間,這種算高產田,一個人一天最多能收割0.5-0.8畝,也有的人夜裡收割,正午休息(天氣太熱),其實那個所謂的一天,沒個準數,有的幹10小時,有的幹12小時,也有的幹15-6個小時,大體也就按10-12小時算,能割那麼多,這也與地塊長勢有關。
要打多少捆,也有個數,那時人們都是到大集買捆草繩的,有專門做那個賣的,2-3分錢一根,一把20根,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畝數買多少。一根繩捆一個,大約能有3.5-4.5斤麥粒。一畝地就是200-250捆,也沒個正準,總之能運回麥場就行。
回想起那個時候,人們活的踏實,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有奔頭,有盼頭,去交公糧也是嘻嘻哈哈熱火朝天,那時在我們的認知裡,作為一國子民,耕田種地,奉草納糧,是天經地義的責任,一切都覺得順理成章,理所當然,沒有埋怨,也沒有依賴,不管誰有難處,互相照顧互相幫忙,收了秋,就開始出工挖河(我們叫出夫,也叫出工程),修水利,一去就是20-30天,吃住都在工地,有時候要去十幾公里外的地方,中間偶爾回家一趟(騎腳踏車)也是晚上回來早晨回去趕工。沒腳踏車的就直接不回家,直到驗收完工。
這就是60,70後的那些農民的親身經歷,現在都老了,沉澱了那個時代的記憶,回想起來感覺好感慨。
-
12 # 朱增林呀
用鐮刀割小麥,正常情況下一人一天只割一畝。也有的勞動能手能割二三畝,一畝地一般五六個小時就能割完。一畝地打多少捆則受小麥生長情況決定,因為每捆的重量要適於人的體力搬運,保持在每捆30斤左右較為適宜。普通麥田每畝70捆左右為好。
收割小麥是很有講究的,首先是開鐮時間,割早了影響產量和品質,割晚了容易掉粒。再一個是有很好的計劃性,要儘快的搶收完畢。比如某生產隊500畝小麥,男女老少130人參與割麥。一般應按排5天割完,100青壯勞力人割麥,30年齡偏大的勞力打捆。每天早晨5點開始,中午11點結束,平均每人割1畝地。下午三點上工,不再割麥,因為乾燥容易掉粒。下午的工作是運輸晾曬脫粒。這樣連續5天,如果老天不下雨,順利的收割完小麥。下一個高潮就是脫粒歸倉了。
-
13 # 天天行3
南方割小麥的季節是芒種與夏至之間,梅雨還未結束,要的是搶晴收割,想當年種一畝小麥的戶算是中等偏上了,如果按題主的話說,一畝地多久收完,需要兩個正勞力,外加兩個女勞力,一畝田小麥才能一天收穫乾淨,
具體是這樣安排,上午四人割,七點鐘到田頭開割,到十點半,兩個女的回家做中飯,男的到十一點半,回家吃中飯,一畝田小麥全部割倒。下午兩個男勞力先行,隨帶木稻桶等一應工具,開始打麥脫粒,女的起初同時參加打麥,之後負責挾麥杆,揚麥籽,大約到五點針一畝全部脫粒完成,麥杆挾好曬好。(缺少麥稈圖片,稻草代圖)
假如按照現在的工價,這種手工彎腰割麥,拼力打麥的累活,起碼得三百耒元一工。女工也得二百塊左右,合計下來光收穫一畝小麥得600+40O計1000元呢!
不過50年代初,小麥毎斤o、11元。工價是o、8~1、元,當時因缺肥嚴重,品種落後,畝產能收300斤,已經不錯了!
只扵題主問的一畝地打多少捆,這是北方的活計,南方人都是田間地頭脫粒,如果沒有打麥的稻桶,是梱把挑田自家院子,或道地,在石塊上撥打脫粒,一畝地大約50捆左右。
-
14 # 痴騎朽翁
這個有些偽,土質,地力,品種,水肥條件不同,地區不同,它們的畝株數差異性很大,800公斤的產量和150公斤的產量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所以你的問題太偽大籠統。沒有辦法回答!而且割麥人的體質差異性也很大!
-
15 # 老乒420
不是老農民可能不知道:用鐮刀割小麥,一畝地多久收完?打多少捆?
上世紀五十年代,麥收全是人工用鐮刀收割,這是農活中最累,最苦,也是最急農活,麥熟一響,又要考慮天氣因素,因此生產隊按排農活時,收割小麥,永遠排在首位。而且也是投入勞力最多的農活,農活中分數也記得最高,一般農活、整勞力每天記工十分,唯收割小麥再增加兩分,記十二分。這也正好說明付出與收入是成正比的,苦和累也就多掙了兩分。第一天收割苦和累,尚可承受,苐二天大多數人腰疼得直起來都很難受。當然這種活最多也超不過三天。收割完後,年輕人休息一天,也就挺過來了。
至於收割一畝地用多長時間?打多少捆,這要看多少人收割,小麥的長勢。收割一般三人一組,每人割三壟(行),頂頭的先割三壟(行)在前,左右各有一人隨後也割三壟(行),收割小麥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個技術活,首先學會“別把”,也就是開鐮後並非割一把,放一把,而是在連割十多把,因會“別把”將近一堆,“別”不住了,才放到身後。緊隨其後左右兩人割的小麥,也必需整齊放到這個堆上,以便隨後的打捆運走。當然割起來速度很快。只要頂頭的不休息,後邊兩個人就別想偷懶,否則就會被頂頭者甩在身後,而出洋相、丟醜。
收割快與慢一是看頂頭的,(割一趟就是九壟(行)),還要看收割一畝小麥,又是幾組?。因此,時間也很難說。至於一畝地打多少捆,要看小麥長勢,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期,冀南一帶最好小麥畝產不到300斤,長勢不好的也就100斤左右。到1958年只要實事求是,不吹,不去放衛星,最好小麥畝產達到400斤,也就是不錯的收成。因此每畝多少捆,沒人去數,也不可能是個定數,300斤與100斤的收成,捆數也不可能相同。
-
16 # 善良十三香
用鐮刀割小麥我們這裡是七八十年代,我村地塊改造成方,二百四十米長,一個畦子一米八,每個畦子六分三,起初開始割每個畦子十分工,到最後人困馬伐就加工分促進麥收,每個畦子二十分,確實有能割的人,有些婦女一天就割倒兩人個畦子,太陽杆子高就捆完了,兩個畦子是一畝二分六,捆個數約在五百個左右。閒玩而已,無需多慮。
-
17 # 華夏梅花拳俱樂部
我們這兒是冀南平原,大都是水澆地,那個時候一望無際的小麥,到了收穫季節,農村的學校也放假了,村生產大隊的喇叭凌晨四點就開始廣播,紅五月搶五五月,虎口奪糧不停歇,要抓懶漢二流子,多交公糧苦也樂;家家戶戶要鎖門,大街小巷沒有人;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學齡玩童;男女老幼往地衝,顆粒歸倉看行動;人人學雷鋒,當好主人翁;堅決打贏搶收小麥這場人民戰爭。至今喇叭廣播的豪言壯語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割麥多少也要根據小麥的長勢,小麥品種的高低和稠隙,那個時候都是用手擰爻,充當捆綁麥繩之用,順手連根拔掉一把小麥,分開倆個小把,分別用麥穗頭的下邊交叉擰成摺疊,從根割下來的小麥放在上面壓住,等捆紮麥捆時用力越拉越緊,捆紮結實不能鬆散,有利於肩擔背扛或裝車運送到打麥場。
白饃好吃割麥難,割麥腰疼胳膊酸。頭天胳膊兩天腿,三天就如活見鬼。一個割麥能手不僅鐮刀磨的快,二能爻把弓頭拽,力大勁巧雙並活,瀟灑能割一畝多。
至於每畝小麥能打多少捆,除根據小麥高低稠隙長勢外,還要根據力氣捆綁大小,一般是每畝一百捆左右。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18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一麥趕三秋,管家的小姐也下樓”,麥收時節已到雨季,過去,完全靠人工收割、脫粒,並曬乾儲存,趕上下雨,特別是連陰雨,以上這些工作完不成,小麥就會發芽。所以,小麥成熟了,就要爭分奪秒的進行收割。不僅農民,許多在城鎮工作的人,通常也都擠時間,到農村幫忙收割小麥。
過去,沒有收割機,全靠人工用鐮刀一下一下的收割,想想那架勢,彎著腰,頂著太陽,忍受著麥芒的刺痛,真實的“粒粒皆辛苦”。親自試過,用不多大會,就腰痠腿疼,不自覺的就直起腰來,就不想再彎下腰去,所以,主要從事捆紮(我們這裡叫捆麥個子)和運輸工作。
捆麥個子,使用一種手指粗細的苘繩,長度大約一米半左右,市場上有賣的,我們這裡叫麥爻子。麥爻子兩端個打一個結,見下圖。
順著麥壠拉上一根麥爻子,將附近割倒的麥子橫放在麥爻子上,覺得差不多,就拉起麥爻子的兩端,有時要用膝蓋壓住麥子,將麥爻子拉緊,將一端繞過另一端的繩結,要繞兩圈,見下圖。
最後,將繩頭反壓進用一端的下面,一個麥個子就打好了,見下圖。
這樣捆紮的麥個子,運送到場院裡,只需抓住壓住的繩頭用力一拉,就可解開。
至於一畝地打多少捆,不好說,上面說了,一個麥個子有多少麥子,全憑感覺,因此,打好的麥個子有大有小,並且差別很大,大的可以比小的大一兩倍。
-
19 # 詩詞奴隸
割麥子
農村過去割麥子的往事,作者雖不是老農但本人七零後,從小經歷過手工用鐮刀割麥子的場景。老農常說五月收麥是從龍王嘴裡奪食,不知怎的割麥時節,天上有片雲就下雨,慌慌張張把麥子蓋好後,天立馬晴了你說氣人不。轉回正題,鐮刀割一畝麥子需多久,那要看幾個人割麥子了,如果拾個人的話需半個小時,五個人需一小時左右。割麥時領頭者非常重要,領頭人多為壯年漢或手快的當家主婦。領頭割麥人哈著腰不看前方,只是低頭看腳下的麥根,只聽鐮刀與麥杆碰撞的聲音,沙沙沙聲中麥杆整齊的排列在地上,而後面的人緊追領頭割麥人不捨,當領頭人直起腰時已到地頭。割完麥子後用有經驗的老農用麥杆當扎繩,拿兩小把麥杆麥頭對麥頭,三擰兩轉就成繩子了,一般捆一個麥個需拾斤左右,一畝地有壹佰多個麥捆。當時是老年人捆麥個子,年輕人往回運輸,路不好走的用扁擔往回擔,路稍微好點的用架子車往回拉。回憶往昔不覺得累,想起來了還有滿滿的幸福感,鐮刀割麥的場景不時在夢中出現。
-
20 # CCH農人有話說
人工用鐮刀收割小麥,在一定的時間收割多少,這和麥子生長的好壞,也就是產量有關,也與從事收割人員的體力與技能有關。
現在高產麥田,一畝地產量都在一千二三百千,要收穫四百到五百梱,一個強壯的勞動力一天也割不完。如果是低產麥田,畝產只有二三百斤,一個人一天可收割二三畝,麥梱也只有二三百個。
我在農村曾聽一個老農講,過去的地一畝產麥幾十斤,一個人起五更去收割,到吃早飯的時間就收割了兩畝地,用繩梱上,挑著就回家了!
回覆列表
親身經歷過的事。農民是真辛苦的人呀。幸虧現在糧食價格低不用種糧食了。走在鄉村小路上看到還有人在地裡種糧食打心裡可憐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