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三國志》裡諸葛亮傳中,劉備三顧茅廬,精彩的隆中對,連張飛關羽都沒參與,高度機密。劉琦找諸葛亮求教,上屋抽梯求計,也是高度機密。陳壽是怎麼把他們的對話精彩的呈現出來的?

65
回覆列表
  • 1 # 璨若朗星

    為了更好的讓後世的我們瞭解一段史實,史官或者史學者都無一例外的夾帶了私貨。在不違反史實的情況下,讓史實人物、事件變得更加豐富飽滿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以《史記》為例,魯迅先生評價《史記》是這麼說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說明什麼?說明太史公確實將三皇五帝至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事件,進行了加工豐富和二次創作,不然好好的一段史實怎麼就變成了離騷?

    舉《史記》中的一例

    《陳涉世家》中曾這樣寫到:陳勝早年曾和吳廣為一家大戶做幫工,在休憩時餘,陳勝對吳廣說:苟富貴,無相忘。被吳廣嘲笑後,陳勝又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仔細想想,這就是後來陳勝和吳廣確實在大澤鄉起義了。如若不然,這算什麼,二千多年前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在割稻子時吹的牛批?

    再退一步說,這麼私密的事,太史公又是怎麼知道的,他在旁邊看到了?

    沒有這樣的文學加工,《陳涉世家》成了什麼樣呢?秦朝徭役十分的重,一支需要去戍邊的隊伍,在大澤鄉遭遇了連續幾個月的暴雨,領頭的陳勝吳廣等人,因害怕官府問責,於是率領九百多的徭役起義。起義一開始聲勢浩大,後來吳廣被叛徒所害,陳勝最後也兵敗被殺。

    這段史實要是由文言文所寫,最多不會超過50個字。所以史學家為了增加閱讀趣味性,內容豐富性進行文學加工本身就是一種常態。

    .................................................................

    同理,作為史學家的陳壽也是如此,《三國志》寫出來就是為了傳播的。

    事實上三顧茅廬之時,劉備也有可能跟諸葛亮就“雙方吃了嗎?”這一話題談了一兩個小時也不無可能。但為了與後來劉備入軍川蜀成因果關係,這樣的私貨夾帶是十分有必要的。

    難道說陳壽要嚴格尊重史實,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與諸葛亮的談話說了一句:我不知道。這壓根體現不出諸葛亮的才華,也讓觀者無所適從。如果不堅持看到諸葛亮的北伐,你會有一個疑問,為啥當初劉備要去請諸葛亮出山?

    所以此刻陳壽用《隆中對》替代雙方的談話內容;

    一、體現了諸葛亮的才華。二、蜀漢為什麼再後來一步步成為三國之一,就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給劉備集團提供了戰略性規劃。這樣前後就形成了一種呼應以及因果關係。

    三顧茅廬,隆中對策。不僅讀者感到合理,作者自己也感到真相應該就是如此!

    劉琦見過諸葛亮後,性情大變。決定不留在荊州的權利中心而領兵去鎮守江夏重鎮。這兩者要是沒什麼關聯,說起來鬼都不信。

    為什麼見過諸葛亮,性格就變了?所以諸葛亮在這件事上肯定是說了什麼!結合後來劉琦的一舉一動,陳壽將此事歸功於諸葛亮,觀者覺得合理,作者更加覺得合理。

    劉琦領兵江夏和會見諸葛又形成了一種因果關係。寫作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前後事件的連貫性,合理性。

    ..................................................................

    總而言之,在不違反真實歷史的情況下,用夾帶私貨的方式來豐富歷史事件,增加歷史人物飽滿度的行為,都是合理且正常的!

  • 2 # 楓丹白露211735932

    歷史正是通過記載傳承下來,才使我們有機會認識和了解古人,認識和了解上千年發生的人與亊,要不然,誰知夏商周、元明清。歷史傳承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遺物,一種是圖片,一種是文字。歷史記載也是逐步進化而來,他們的智慧與文化不比現代人低。

    在古代,最原始的記載是用石尖或銳器刻在樹木上、石頭上。例如記日期,過一天便刻一橫。後來發展到把發生過的人與亊作畫,刻在木上或石上。再後來發明了文字,發明了造紙、印刷……有了文字,記載歷史就方便多了。

    古朝代帝王身邊專門配置了文官,專業從事帝王旨意、講話和行蹤的臨場記錄。這種官員,各朝代稱呼不一致,有的叫"主簿",有的叫"太史令"。官職也不相同,他們都是通過層層篩選,由最有學問的人擔任,通常是正六品居多。比如司馬談,他兒子司馬遷都曾仼太史令。要不,司馬遷不可能掌握那麼多文獻資源寫出<史記>。這種形式,官方稱"正史”。正史往往僅有一個版本,由官方控制。

    歷史記載還有一種方式: 史官由於政治原因,不能真實記載,只能通過另一種形式流入民間,經染指,一傳十,十傳百,於是漸漸演變成似實而非、以非掩實、半真半假、褒貶各異,史學家稱"野史”。大凡一個朝代,大同小異,往往有幾個版本。

  • 3 # 攜手繡中華

    有真的有假的。史官可以記,真的醜事史官敢記嗎,記了找個藉口滿門抄斬敢記嗎,記的都是好聽的,和實在瞞不住的事情。

  • 4 # 風光霽月2019

    這是司馬遷的文學筆法,如同《左傳》中春秋時期的對話,有位知名學者就曾質疑“閨圍枕邊之語,如何傳之史家?”,這些都是史家的文學筆法,加以精彩演繹的結果。

  • 5 # 向之初

    除非寫史書的人有絕對的權利,否則史書記載的東西很難都真實,因為當權者或者皇帝是不可能讓不利於自己的東西流傳的。

  • 6 # 逆旅行路人

    史書中的人物對話,絕大不是談話雙方對話原句。何也?

    第一,“文史不分家”,史官進行記述時,必會經歷二次創作,對人物對話進行轉述,有時需要去掉口頭話和一些無關緊要之語,將雙方語言轉述地更加易懂,更有閱讀性。

    第二,千年流傳下來,無數版本更迭,多次再加工,刪減之下,多數已不復原貌。

  • 7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這是文學演變的一個歷程。早期文學脫胎於口語交際和口述歷史。大約在西周完成了文學化過程,西周金文已經開始講究文采和對仗。春秋戰國,歷史文學是一體的,並且以對話口語為主。屈原可以說起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創者。同時期各國已有類似樂府專門收集民間詩歌,並整理演奏,教化子民。秦代樂府已經很完備,可惜存在不長。漢代樂府研究較多,也有作品流傳,但口語對話體已經很少。

  • 8 # 擎天小螻蟻

    從商周時開始,就有史官的設定了。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君王的,一言一行,都是有記載的資料的。

    各種資料、奏章都會彙集到史館,修史的官員會參考大量的資料,最後修成史書。

    你所說的《三國志》不是官家所修,主要是陳壽私人修纂的,但是陳壽修纂《三國志》時,前前後後蒐集了很多材料。

    到唐朝,私人修史變成了官方修史,民間不得私修國史。正是如此,二十四史構成了中國歷史的基本框架。

    陳壽撰寫的《三國志》,是其一輩子的心血。

    但是,不可否認,人物的對話肯定有加工的部分。但總體來說,一般我們認為二十四史還是比較接近於史實的。

  • 9 # 孤燈點文化

    你想要分清楚正史與其他記載的差別,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正史裡記載的人物對話絕大多數都是真實的,除非君王主導了記載,讓史官故意說謊。

    從春秋時齊國太史簡的慘案上可以看出,以前的史官是必須輪流時刻跟在君主身邊,記錄其一言一行的,也就是說,君主做過什麼,說過什麼都無有遺漏。所以,記載了對話,一點也不奇怪。然後在整理編輯史書時,才會有所側重的篩選。

    這就跟寫作有側重詳略一樣。譬如,君主上茅廁這些沒什麼特別的,就會略去,但如果君主上茅廁時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那就會記錄起來,包括當中涉及的對話。

    因此,史書裡記載的對話未必都是史官臆測的一種寫作文形式,很多都是確有其事的。只是古文的表達形式畢竟與今天不一樣,我們讀起來感覺怪而不真實而已。

  • 10 # 鄒中香塾長

    我也想知道。

    人的想象力真是奇葩,一點點故事情節加上無邊的想象,可以無限創造。

    看看這個被創造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求銀行員工裝定位系統,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