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場疫情讓直播空前火爆,行行都在直播,人人都在帶貨。有行政長官如市長、縣長、鄉長等,有明星、網紅,有企業老總、各行業的達人、精英,素人、百姓等等,涵蓋的領域幾乎是各行各業。你能從是否接受這樣的購物模式嗎;目前的行業痛點;未來方向,取代實體店等等多維度談談你對直播的看法。

3
回覆列表
  • 1 # 諸葛探空

    對於品牌來講,網紅帶貨其實就像是一次促銷,但它解決不了長期品牌營銷的問題。

    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說他服務的一個產品找薇婭做了一次淘寶直播帶貨,火了,賣了大幾千的貨,要不是儲備量不足,至少能賣出兩倍。他的言談中透著巨大的欣喜,並認為自己將為更多的產品做品牌營銷的操盤。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有些擔心,因為做一次網紅直播帶貨和做品牌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只是一次促銷,是戰術問題,而後者則是從確立策劃到提升到評估到更新的整個體系,是戰略問題。用戰術去解決戰略問題,當然是不正確的。

    本文的題目是網紅帶貨無法拯救你的品牌,需要確認的是,這裡的品牌二字指的是那些真正形成了品牌的產品,他們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推動力,他們是企業的資產。

    網紅帶貨對於品牌是餐後甜點,不是正餐

    關於李佳琦,市面上一個廣為流傳的資料是:1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5個半小時斬獲353萬營業額。這個資料顯示了李佳琦直播的力量,這個力量讓人感到驚歎,大部分品牌廣告都沒法保證在幾個小時內售賣掉這麼大量的產品。

    這個資料對於一個小品牌或不知名品牌來講,的確讓人震驚,但是對於一個大品牌或者知名品牌來講,這個資料簡直不值一提。

    比如我們來看一下歐萊雅集團(L’Oreal Group)2018財年全年核心財務資料,集團2018全年可比銷售額為269.4億歐元,約2095億人民幣。

    353萬和2095億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有人也許會說,用李佳琦是5個多小時的銷售額跟歐萊雅是一年的銷售額對比不公平。其實這個對比是公平的,因為任何一個品牌都不可能全年找李佳琦一直做直播,而只能做有限的幾場,這有限的幾場帶來的銷售額,與一個知名品牌全年的銷售額相比可以說的確不值一提。

    阿里巴巴高階副Quattroporte鍾天華曾透露,李佳琦一個人一年的銷售額能超過10億。這個數字很了不起,但它這個數字是上千個品牌產品銷售的總和,且與大品牌一年的收入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網紅帶貨偶爾做一兩場,對於大品牌來講是敢於嘗試的表現,但讓這些大品牌天天做網紅帶貨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於他們來講,網紅帶貨只是飯後甜點,而不是正餐。

  • 2 # 優優可可的優可

    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股潮流,更確切的說,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

    因為我們今天有了網際網路,而且網際網路已經在當下相當普及了,這種形式才能在今後更好的發展。

    想想原始的商品交換方式,就是人和人之間介紹產品,對方有需求買賣達成。而今,我們只不過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回到了最原始的狀態。

    但為什麼說他今後是一種趨勢呢?因為有了網際網路,買賣東西沒有了地域,國界的區分了,難道不是未來地球村人的趨勢嗎?

    再舉個例子,同樣是買賣,有三種方式:聲音,文字,視訊。你覺得哪種方式不需要任何門檻,或者說男女老幼都能理解的?那一定是視訊啊,不僅能顯現商品,更能立馬回答購買者的各種問題。這不就是通過網際網路回到了最原始的人與人之間的買賣場景嗎?

    所以說,直播一定會存在下去,一定會隨著大眾對他的認識越來越火,也一定是跨行業、跨領域的各種直播。

    你細品吧[耶]

  • 3 # 北青王林

    這是一股潮流,或者說是流行趨勢。但是他的永續性應該值得懷疑。

    現在名人政要參與程度助推作用十分明顯,使其成為了疫情過後的熱點。

    從本質來說,消費的原動力來自消費者消費能力,而這個能力則取決於消費者的收益以及對於未來自身經濟能力的預判。

    在就業壓力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消費者消費行為會受到抑制。消費能力下降是正常的邏輯推斷,因而,直播購物的基礎並不牢靠。

    如果不解決經濟整體問題,僅僅靠直播帶貨想刺激經濟發展,那就有點可笑了!

  • 4 # 你的情感樹

    頭部主播吃掉百分之八十

    小魚小蝦吃點蝦米

    最後淘汰掉,選品不行的,定位不清的,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專業太差的。

    留下的都是最起碼及格的。

  • 5 # 張祖華烏魯木齊

    這是一種趨勢,是銷售的展現,是我們實現賣貨的一個工具。現在是百花齊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認清自己,堅持下去,升級迭代,就有收穫。

  • 6 # 陳芝麻爛穀子倉

    直播購物是一種趨勢潮流,但還是會有疲倦厭倦的,疫情讓社會慢了下來,有時間去看直播,等節奏上來了,還有那麼多閒人?

  • 7 # 梅奧資訊

    某些產品與服務營銷的方法之一。這是一定的社會環境、一定的人群、一定的產品,在一定時期的產物,作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社會現象,越來越火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所以不會。

  • 8 # 使用者狼浪

    直播賣貨還是個挺現實這個東西。我也想直播賣貨。對我沒貨。準備回老家到義烏。有機會的地方去幫人打工吧。直播賣貨。只是個想法。網上還無法聯絡到。如果行。在去。雖說沒幹過。但是我有這種潛力。能取長補短了。

  • 9 # 老編新媒筆記

    自微信以來最大的個人創業機會。微信是圖文,依然是中心化、精英化的媒體;但直播帶貨的出現其實是一場營銷革命,是商業效率提升的結果,它將人貨場三個商業要素之間的距離縮到最短,以前的所謂風口都是資本的狂歡,這次直播帶貨則為個體創造了機會,使得個人才華有了低價的放大平臺。

  • 10 # 四方訊息

    直播帶貨不錯,暫時還火爆,慢慢就隨著市場變化,沒有新鮮感了。最主要是市場飽和,視覺疲勞。就象電視廣告一樣,看電視的人少了,廣告效應還能多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手機都是什麼牌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