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豫線上

    社交恐懼症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種狀況,有以下特點:1.不願參與聚會聚餐等公共場合;2.不願與別人主動溝通;3.很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4.交流時容易激動,總想轉移注意力;5.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寧可讓別人誤解也不願解釋溝通;6.不敢大聲說話,不自信。解決這種症狀並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的鍛鍊,增強自信力:1.找個空曠的地方大聲讀書;2.熱情起來,主動增加溝通;3.提高自信,相信自己!

  • 2 # 第三奇蹟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有哪些?如何自愈?

    社交恐懼症實際是一種焦慮障礙。

    具體有下列表現個體擔心被他人評價為焦慮、脆弱、不理智、愚蠢、乏味、令人生畏、骯髒或不討人喜歡。或者個體害怕自己表現出焦慮如臉紅、發抖、出汗、結巴或呆滯,從而給自己帶來他人的負性的評價。總之就是擔心被別人評價 。還有一種是擔心冒犯別人而感到焦慮,這個中國和日本、南韓這些受到儒家教育影響的人常出現,西方比較少見。由於擔心出糗導致不在公共場合吃東西,書寫等等,為了害怕出汗別人察覺所以拒絕與人握手,害怕臉紅拒絕說話,甚至某些人甚至拒絕使用公共衛生間。

    重點是社交情景幾乎總是會激起害怕或焦慮,如果偶爾有之就不是障礙。有些極端個體在社交場合過於焦慮甚至導致驚恐發作。

    所以個體會迴避社交情景或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至於自愈的話,這樣說吧,所有個體走出心理障礙其實都是自愈,無論是認知療法還是行為療法,本質是激勵個體能動性最終完成治療。但實際上大多數心理障礙是反覆發作,主要是障礙本身往往給個體帶來了“隱形利益”,這才是屢治不愈的原因。

    這裡的利益不僅僅有可見的,例如受到家人格外的關心。還有不可見的,例如可以規避一些責任和義務等等。如果個體首先能夠解決“疾病獲益”問題,走出障礙指日可待。

    當一個人受夠了自己的障礙的時候,自愈就發生了。

    自愈一般可以採取“想象暴露”來進行,效果還不錯。具體如下。

  • 3 # 喜陽羊

    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恐怖症或社交焦慮障礙,是指對一種或多種人際處境存在持久的強烈恐懼和迴避行為。恐懼的物件可以是某個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當泛化,可以包括除了某些特別熟悉的親友之外所有的人。

    一、對視恐怖症:害怕與別人對視,恐懼自己會做出丟臉的言談舉止或表情尷尬。與人見面時,心跳加快、出汗,迴避別人目光,迴避接觸人。

    二、赤面恐怖症:害怕見人臉紅,被別人看到,因而惴惴不安。

    三、害怕自己當眾出醜,使自己處於難堪或窘困地步,害怕當眾說話或表演,害怕當眾進食,害怕在公共廁所裡解便;或者,由於旁邊有人而恐懼得手發抖以致無法寫字。

    四、症狀:焦慮和害怕,還有心慌、震顫、出汗、噁心、尿急等植物神經功能症狀。

    六、廣泛性社交恐怖症:害怕各種社交場合,害怕出門,不敢與人交往,甚至長期脫離社會生活,無法工作。

    藥物治療為輔,心理治療為主。

    一、藥物治療

    使用抗焦慮藥,緩解焦慮情緒或伴隨的抑鬱情緒,減輕患者的境遇性焦慮狀態,使心理治療容易進行。

    二、心理治療

    1.行為治療

    (1)系統脫敏法(也叫暴露療法)。先讓患者學會放鬆,將患者恐懼的剌激或情境按照其恐懼的程度由小到大按等級排列出來,然後在放鬆狀態下逐一循序漸進地暴露於引起焦慮、恐懼的剌激,從而減輕對恐怖性刺激的害怕反應。暴露可採取想象暴露或現場暴露的形式。

    (2)滿灌療法(也叫衝擊療法)。是把患者置於最令其恐懼的情境中,並要求和鼓勵患者在恐懼面前不退縮,堅持到底,直到恐懼程度下降,最終不感到恐怖或焦慮為止。如乘電梯恐怖者,就讓他乘電梯上10樓,對視恐怖者就讓他看著人說話。

    (3)模仿法(教練法)。是治療師作為榜樣去面對患者害怕的事物或處境,而患者進行觀察學習。治療師通過示範,證明患者對於某種刺激或情境的害怕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同時讓患者也跟著學習治療師的樣子去接觸害怕的物件。

    此法是幫助患者識別和挑戰負性的、不合理的想法而起到治療作用。此法通常與行為治療技術聯合使用,療效優於單獨的行為療法,可以採取小組的形式進行。

    3.森田療法。治療原則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就是要讓患者接受社交中的“膽怯、緊張或臉紅”的症狀,不把其當做身心異物加以排斥,不再關心體察心理症狀,而是要帶著膽怯、緊張或臉紅像正常人一樣交往,使症狀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簡言之“思想簡單一點,莫想得太多,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

  • 4 # 依雲心理

    您好!目前社交恐懼症、社交焦慮和對人恐怖症的概念是在混用的,當然,老百姓更是分辨不清。先確認一下症狀,再談對應方法。

    社交恐懼症的自我測試

    (第四軍醫大學提供:社恐 初診測量)

    1、我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講話

    2、在人面前臉紅我很難受

    3、聚會及一些社交活動讓我害怕

    4、我常回避和我不認識的人進行交談

    5、讓別人議論是我不願的事情

    6、我回避任何以我為中心的事情

    7、我還怕當眾講話

    8、我不能在別人注目下做事

    9、看見陌生人我就不由自主地發抖、心慌

    10、我夢見和別人交談時出醜的窘樣

    以上是簡易版的自測量表,僅供參考,符合6條以上症狀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時調整和治療。

    如果對社交恐懼不治療的話,往往會有以下一些不利後果:

    學業成績差;工作和社會交往能力受限;經濟獨立能力缺失;過多的醫療檢查等費用支出;部分嚴重者會以飲酒、抽菸、等來自我調整,發生抑鬱、廣場恐怖症和自殺的危險性增加。因此,社交恐懼症需要及時治療。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

    您題幹裡的訴求是“如何自愈”,談一些生活裡可以自愈的小方法吧。

    1、認清楚大腦精神活動的規律,並試著接受自身可能出現的各種想法。

    我們常常主觀地認為,自己對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種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種想法,並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道德”評判。要想改變這一點,就得接受人非聖賢這一事實。(例:一男士總頻繁的換工作,後來乾脆不願社交。究其原因,是自己總盯著女性的胸部看,內心總在譴責自己。深入諮詢中發現,源自於中學時期對性教育認識的偏差。)

    2、和念頭和平相處,帶著症狀去生活。

    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叫“森田療法”,以日本醫學博士森田正馬的名字命名。此療法的精髓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在生活裡得到療愈,恰好契合了咱們東方人的生活方式,比較容易上手。一方面要對應症狀採取順應自然的態度,另一方面還要隨著本來有的生的慾望去做該做的事。

    症狀不會消失,在症狀存在的情況下,把注意力和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確定意義,且能見成效的事情上。專注做事的時候,任憑情緒起伏,這樣有助於打破精神互動干擾的狀況。(例:對人恐懼時,見人就極度恐慌。帶著症狀去生活,害怕見人沒關係,但該見得人還是要見的。帶著恐懼去與人交往,提前做好準備。結果會發現,原來想要消除念頭,準備好之後念頭和緊張都不見了。迴避念頭的結果只能是閉門謝客,拒絕社交。)

    3、面對現實,陶冶情操與性格

    人的行動一般會影響性格,且是不知不覺的。持久的重複一種行為方式,就會變成自己的人格,這恰好就是社交恐懼症(神經症)的提現。念頭和精神衝突,往往是主觀意識形成的。

    頭腦裡主管意識衝突,在腦海中想了又想,鬥了又鬥,但在生活裡卻對實際的事情采取回避態度。單憑主管意識打消念頭可能性不大,還是要憑藉行動進行體驗和檢驗,才會使思維變得更加實際。行動是思維的催化劑,深以為然。(例:要想學會游泳,不跳入泳池永遠學不會,理論再多也沒用。沒有技術,先跳入水池適應,慢慢恐懼減少了,再練習游泳技術的事兒)。我個人用這樣的說法,幫助過不少社交恐懼的朋友。

    綜上,社交恐懼症是常見的由大腦思維引起的行為症狀,但不得不說,它嚴重影響社交活動,從而影響生活和生命質量。形成器質性病變,是需要到三級甲等醫院診斷就醫的。

    延伸閱讀:“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森田療法的一些書籍有很多,百科文獻也不少,自助的方式更有利於根據狀況進行調整。你本人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祝好!

  • 5 # 尛康

    1. 在別的社交場合,卻並不感到恐懼,只是某些特定的地方。

    2. 參加聚會之前也會顯得特別焦慮

    3. 總是覺得別人會認為你做得不好

    4. 事情往往會往壞處去想,假如明天有考試,一定會想,明天這個考試我可能會考不過

    5. 如果給你網線,能點外賣,你能宅一輩子

    6. 和人相關的事情就會很拖延不想去,比如送檔案、交往應酬等

    7. 網上段子手,話房,真實聊天就慫

    8. 不想出門,見到路上的行人會很煩躁,這種煩躁來自於恐懼

    9. 害怕一切需要發言,表現自己的活動

    10. 擔心別人的評價

    11. 很容易就自卑

    12. 說話很小聲

    13. 害怕去演講,辯論

    治療方法:

    1. 首先要做到接納:調整自己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焦慮、緊張等表現是人類非常正常的表現,不只有你這樣。對於情緒一味地迴避和打壓,往往會愈演愈烈。允許自己焦慮緊張。

    2. 取悅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缺點。並且,你認為別人的評價只是你認為,未必是客觀的事實。不論現在是否自信、是否害羞,通通不要管。允許情緒的存在,接納自己目前的狀態。

    3.停止迴避,是時候改變了:迴避的行為方式,對恐懼的繼續存在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一次迴避都是一次強化、誇大恐懼的行為。必須選擇主動出擊。主動的到自己不適的地方多多與人接觸,採取循序漸進、逐步接觸的方式來練習。當你每次暴露在自己不適的場景中時,要通過做其他事情吸引自己提前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但進入環境後你的注意力可能迅速被拉扯回來,此時你要做的仍然是不關注自己的表現(出汗、臉紅、出醜、尷尬、口吃等),繼續想和對方說什麼或是和對方的交流內容,通過走情緒的雙曲線, 將注意力關注在當下的內容上,這樣你就能慢慢忽略自己頭腦中的思維內容,從而將情緒正常化。帶著你的緊張你的臉紅去繼續對話,不要要求先去解決了緊張再去說話,這是錯誤的認知。當然,這樣的練習需要一段時間和次數的堅持和適應。而且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要警惕那些隱蔽的迴避行為。

  • 6 # 城鄉小君

    我就有社交恐懼症,有時候也看是面對什麼樣的人,比如這個人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不是很很好說話,有沒有親切感,如果沒有,就不願意與這個人說話,也不1知道要聊什麼,陷入尷尬的局面,所以乾脆不講,時間長了就越來越自閉,不愛主動問好,

  • 7 # 河東濤哥

    還是不夠自信的原因,要從點點滴滴幫助他人開始,讓自己和他人都知道你也有能力,這既可以幫助自己提升自信,也能提高自己的人緣!

  • 8 # 樊心理諮詢師

    社交恐懼症多表現為靦腆性格的人,往往這樣的人缺乏自信,不愛聚人堆,臉皮薄說話就臉紅,不善於與人交往,喜歡一個人做事情,如果要培養社交恐懼症的人建立自信就需要時間,找專業心理機構做心理疏導和指導,這需要一個過程。

  • 9 # 見山心理講堂

    (一句話說清楚)表現為害怕與他人交往、擔心被他人傷害、覺得自己不夠好、只要試著用自己舒適的方式去跟外界交流就能自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溫暖的話可以安慰一個抑鬱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