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美文旅

    在中國西南一帶,很多少數民族建築都是底層架空,人居住在二樓以上。這種建築形態一般被稱作幹欄式建築,傣族的竹樓就是其中的代表,多為竹木結構,茅草屋頂,故又稱為竹樓。其下部架空,竹蓆鋪地,席地而坐,有寬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曬臺,外觀上以低垂的簷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頂為特色。

    幹欄式建築的形成,是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的結果。

    首先是順應地形而建。西南多山,一些民族依山而居,房子建在半山腰上,山勢傾斜,山石堅硬難以平整,便依山勢打下幾排木樁,木樁之上搭建平臺,平臺之上建屋;

    其次是應對當地氣候環境的選擇。南方氣候溼熱,毒獐蛇蟲多,幹欄式建築很好地規避了這些問題,良好的通風,高懸的屋樓,形成了一個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

    第三,這種建築很好地解決了居住功能的劃分,提高了生活品質。一般下層用於圈養牛羊雞鴨等家畜,可以發揮貯藏堆放雜物和農具,搬運也很方便,二樓則用作生活區,一般中央位置為核心區,置有火塘或家庭就餐聚會場所。周圍為臥房,閣樓一般作為糧食儲藏區。

    最早的幹欄式建築是位於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遺址。現在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湘西鄂西和越南北部。其他國家也有幹欄式建築。傣族、壯族、侗族、苗族、土家族、黎族、景頗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通常選擇幹欄建築形式,但每個民族又各有不同。

    壯族稱幹欄建築為“麻欄”,以五開間者居多,採用木構的穿鬥屋架。下邊架空的支柱層多圍以簡易的柵欄作為畜圈及雜用。上層中間為堂屋,是日常起居、迎親宴客、婚喪節日聚會之處。圍繞堂屋分隔出臥室。

    侗族幹欄與壯族麻欄類似,只是居室部分開敞外露較多,喜用挑廊及吊樓。同時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簷的高聳的鼓樓,作為全村人活動的場所。

    苗族、土家族一般稱之為吊腳樓,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鳳凰古城沱江兩岸層層疊疊的吊腳樓非常漂亮。

    黎族世居海南島五指山,風大雨多,氣候潮溼。其民居為一種架空不高的低幹闌,上面覆蓋著茅草的半圓形船篷頂,無牆無窗,前後有門,門外有船頭,就像被架空起來的縱長形的船,故又稱“船形屋”。

  • 2 # 星光只為趕路人

    傣族人大多生活在中國雲南境內,更偏向於雲南之南邊西雙版納,那邊處於亞熱帶雨林氣候,雨水充沛。

    當地原始盛產竹子,搭建屋子。建2層,住上面,通風防潮,並且可以躲避一些攻擊性動物的襲擊。下層可以種點蔬菜,養點家畜,生活更加方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線充電有多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