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拉接替徐寅生出任國際乒聯主席後,立刻就提出了這個改革,第一次正式使用是在2000年2月在吉隆坡舉行的第45屆世乒賽上,2000年10月在揚州舉行的第21屆男子世界盃比賽上,馬琳決賽3:0擊敗金澤洙,拿到了改大球后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改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中國的傳統打法是快攻,歐洲的傳統打法是弧圈,球體從38毫米變成40毫米,球速變慢、旋轉變慢,有利於運動員盡情拉大動作發力,對弧圈打法更有力,目的自然是為了削弱中國隊的實力。
2、同以上所講的,球速變慢,動作更隨心所欲,比賽一個球的回合數就會變多,卻是有利於提高觀賞性,推廣電視轉播。
另外為中國隊改的規則還有:
1、膠皮顏色,準確來說這個是為蔡振華一個人改的,當時蔡振華正手快攻結合弧圈,反手防弧膠打法,但是膠皮顏色相同,讓對手無從判斷,所以國際乒聯規定兩面膠皮顏色必須差異很大,後來乾脆規定一面紅,一面黑。
2、21分改11分,這個很好理解,分數變少,偶然性就變大了,如果有一天改成1分的,說不定我也能為世界冠軍搏一把。從技術上說,11分沒有了21那麼多的開局試探性發球,也減低了發球的威力,這個顯然是為中國改的。
3、無遮擋發球,這個我不能確定是為中國改的,有人說是因為丁松改的,但是我記得好像比那個早。
4、無機膠水,不曉得你懂不懂什麼叫灌膠,就是反覆往海綿上刷膠水來提高效能,傳說王勵勤比賽前要刷22遍膠。雖然大家都改用無機膠,但是顯然是為了拉進其他隊和中國的實力,目前看來,還是沒用。
沙拉拉接替徐寅生出任國際乒聯主席後,立刻就提出了這個改革,第一次正式使用是在2000年2月在吉隆坡舉行的第45屆世乒賽上,2000年10月在揚州舉行的第21屆男子世界盃比賽上,馬琳決賽3:0擊敗金澤洙,拿到了改大球后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改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中國的傳統打法是快攻,歐洲的傳統打法是弧圈,球體從38毫米變成40毫米,球速變慢、旋轉變慢,有利於運動員盡情拉大動作發力,對弧圈打法更有力,目的自然是為了削弱中國隊的實力。
2、同以上所講的,球速變慢,動作更隨心所欲,比賽一個球的回合數就會變多,卻是有利於提高觀賞性,推廣電視轉播。
另外為中國隊改的規則還有:
1、膠皮顏色,準確來說這個是為蔡振華一個人改的,當時蔡振華正手快攻結合弧圈,反手防弧膠打法,但是膠皮顏色相同,讓對手無從判斷,所以國際乒聯規定兩面膠皮顏色必須差異很大,後來乾脆規定一面紅,一面黑。
2、21分改11分,這個很好理解,分數變少,偶然性就變大了,如果有一天改成1分的,說不定我也能為世界冠軍搏一把。從技術上說,11分沒有了21那麼多的開局試探性發球,也減低了發球的威力,這個顯然是為中國改的。
3、無遮擋發球,這個我不能確定是為中國改的,有人說是因為丁松改的,但是我記得好像比那個早。
4、無機膠水,不曉得你懂不懂什麼叫灌膠,就是反覆往海綿上刷膠水來提高效能,傳說王勵勤比賽前要刷22遍膠。雖然大家都改用無機膠,但是顯然是為了拉進其他隊和中國的實力,目前看來,還是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