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26395

    黨爭這個東西曆朝歷代都有 而且皇帝也希望臣子們如此 否則團結起來對付皇帝怎麼辦 可問題在於 要鬥而不破 否則就不是黨爭 而是分裂了 一旦上層分裂了 下層就必然倒黴 執政能力 行政基礎就必然陷入癱瘓 在好的底子也完蛋

  • 2 # 魏衣衣

    東林黨爭歸根到底是對權力進行的鬥爭,而明帝國的衰亡究其根本是早已經腐敗的以內閣和太監為首的權力機構,不顧百姓,不顧天下,只為自己謀取私利。所以權力鬥爭不能直接說是加劇了明帝的衰亡。

    但如果要從因為東林黨爭而加劇了國力消耗,一定程度上使社會更動盪來說,可以說是東林黨爭加劇了明的衰亡。

  • 3 # 另類文史

    粗淺的理解,請賜教

    首先,明朝滅亡是必然的。歷代亡國之君中,南唐後主、徽欽二帝屬於玩物喪志,後主劉禪屬於無能無為,這些都不能套用在崇禎身上。

    崇禎勵精圖治,節衣縮食想加固大明這座搖搖欲墜的大廈,然而大廈將傾,他幾乎完全是在以一人之力做一些修繕工作。

    崇禎繼位前的明朝,魏忠賢氣焰滔天,滿朝文武都被他壓的死死的,東林黨人也很慘,動輒得咎,這當然不是正常的官場生態,然而也正是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在明末官場營造出某種必須的平衡。

    魏忠賢在的時候,雖然也有流民鬧事,但都沒有行程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是因為軍費有保障,魏忠賢對江浙兩廣等富庶地區收取重稅,除能保障政府的GDP收入外,軍費也不是問題。

    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人失去壓制,一個個蹦躂起來以“清流”自居,但這些人都是些自私自利的混蛋。他們上臺後首先就是取消減免江浙地區的賦稅,因為他們大多是浙江人,除此之外他們任用親信,黨同伐異,和魏忠賢不同的是,魏忠賢有個底線,那就是忠於皇帝,而東林黨人只忠誠於自己的利益,哪管國家的存亡?

    李自成進攻北京之前,崇禎讓滿朝文武捐款以籌措糧餉慰勞勤王的軍隊,滿朝文武吵吵嚷嚷了半天才湊了5萬兩銀子,其中1萬兩還是崇禎的女婿捐獻的,而李自成破城後講這些文武官員嚴刑拷打,居然打出來7500萬兩銀子,可見這些人都是些什麼貨色!

    據說,左都御史金惟嶂曾讓兩支勤王的軍隊相互攻殺,目的僅僅是為了侵吞勞軍的公款!

    如果魏忠賢在,東林黨人絕不會形成氣候,大明江山或可多延續幾年,魏忠賢死,東林黨人出位,明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煎炒煮炸蒸焗燜燉順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