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囫圇饕餮

    春秋戰國時以周天下為共主,各諸候國仍然是周天下的附屬國,因此,名士名臣往來各國就相當於現在到外省旅行交流,不會被認為是叛國投敵,這是由於春秋戰國時的“國”與現在的“國”的含義不同所致,春秋時期國“國”是指城郭,是分封諸候領地自建的城市區域,各華人員往來交往是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而已,另一方面春秋時期政治生態較為開明,各諸候國統治階級對名人名士多寬容,廣納賢才為社會共同風氣,形成人才的良性竟爭。現在對“國”的定義就是國家,而且統治階級對建設國家多采用集權方式,建立法律手段強力強權治理,對叛華人員建立嚴苛懲罰條文,國家之間防範意識極強,一旦有叛國投敵者必追剿,以叛國重罪論處。

  • 2 # 南山劉向雄

    周朝實行‘‘邦國制’’,天下共主是周王室,名稱倒沒有,後世說的‘‘家天下’’中的‘‘天下’’‘‘周天子’’或許就是一個大稱謂。所以,不管去哪個諸侯國,都在周朝的範圍內,這有點點像美國的聯邦制,去哪個州都是美國範圍。

    周天子得了天下之後,進行分封,諸侯得到的土地成為‘‘國’’(奇怪的是,那時的典籍多數稱諸侯國為‘‘邦’’),如‘‘安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與’’;諸侯把土地分封給大夫,叫做‘‘家’’(采邑)如‘‘三家者以雍徹’’,說的就是魯國三公;士人是沒有土地的,可以自由流動,如‘‘士而懷居,不可以為士矣’’。

    在這種分封制中,大家都共在周朝的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只要在周朝之中,都不算是叛國投敵。因而,當時士人的風氣是哪個諸侯國尊賢納才就往哪去,如孔子周遊列國,去過九個諸侯國,那時候的人才是流動的,甚至可以去敵對諸侯國做官。

    諸侯國也儘可能地提升自己‘‘尊賢’’的知名度,採取各種辦法,讓人才流到自己國家來。同時,君王的後代(公子)和大夫也有‘‘養士’’之風,如孟嘗君就連‘‘雞鳴狗盜之徒’’也收納,士人,只要有一技之長、一家之說都可以有口飯吃,這也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士人極強的流動性。

  • 3 # 歷史小小丫

    因為所有人都不覺得有問題,便不是問題。春秋戰國時代列國紛爭,諸侯國之間互相兼併,社會矛盾尖銳。各國名士擇良木而棲,是時代允許的,不會有人認為這是通敵叛國,畢竟真正的國政要事,國君是不會輕易告訴旁人的。

    孔子周遊列國,弟子遍佈三千,但儒家思想在當時的亂流中,不適合作為治國思想,所以難以被重用。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張無為而治,也不現實,可在和平時期,這樣的思想是可以被採用的,比如漢朝出年採用休養生息,便是這個。

    時勢造英雄,張儀,蘇秦等人之所以遊說成功,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謀臣名士,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適合亂世潮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調和平均數適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