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勁造

    關於“劉備是否是因為關羽之死才發兵討伐東吳”這一問題,在我看來既不完全是,但也確實有這個層面的關係。我認為,劉備討伐東吳這一舉動既有國家利益方面,也有其個人情感因素。

    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

    同年七月,劉備便以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的名義,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史稱“夷陵之戰”。既然目標是一統天下,所以說當時割據勢力都是劉備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而對比當時蜀漢政權兩個主要對手曹魏與東吳,無疑優先攻打東吳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其一,準備充分。自公元219年關羽兵敗被殺到公元221年夷陵之戰,兩年的時間蜀漢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與謀劃,而東吳方面大將呂蒙去世影響不小。其二,雙方兵力對比。劉備不僅親率大軍還有當地土著“五溪蠻夷”相助,實力勝過孫權。其三,從雙方地理位置上看。劉備一方居於有利地勢可以憑藉水流順流而下,以水路並進之勢攻打孫權,而孫權一方只能被動防守。其四,關於荊州的風土人情。畢竟先前有關羽在荊州經營許久,蜀漢一方不僅熟知當地河流、地形等自然因素,另外與當地氏族、土著也有不錯的關係。而孫權一方就沒有這樣的優勢。最後一點,荊州乃成就霸業的必爭之地。荊州對於與魏蜀吳三家都是戰略要地,著名的《隆中對》中就強調了荊州之地是對於能否平定中原的關鍵所在,所以說劉備是無論如何也要把荊州奪回來。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矣。

    一定愚見請多指正。

  • 2 # 國內ERP專題

    世人總是說劉備伐吳是為關羽報仇,這也太小看了劉備,而且劉備伐吳是在關羽死後兩年才動手。即使是說為了直弟報仇,那也只是藉口而已

    實際上而言,呂蒙偷襲荊州之後,沒多久就死了,曹操也死了,曹丕即位立即上演“禪讓”的劇情,把漢獻帝給擼了下來,正式篡漢,改朝為魏。而江湖上也傳言獻帝退位後也死了。當然這也是劉備期望的結果。所以,劉備改王為皇,建立了漢,並追諡獻帝為孝愍皇帝。這是因為獻帝這個稱號是魏的叫法,有把皇位獻上來的意思。隨後劉備接受群臣的推戴即位稱帝,年號定為章武,這就是蜀漢的昭烈帝。

    時年劉備已經是六十多歲,用一句話講,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一邊是為了轉移矛盾,一邊是在自己老去之前放手一搏,如果他還是當初的出發點:匡扶漢室的話,應該去攻魏才是。而他選擇了攻吳。

    兩個理由:

    吳弱於魏,儘管魏已經由曹操換成了曹丕,但是,瘦死的駝駝比馬大,攻魏最多也就是區域性上戰點便宜。再加上,本來與曹操老爸一生為敵,現在換成與後輩曹丕打仗,估計劉備也拉不面子,實力上也不佔優。所以攻吳。

    其次是,東吳確實殺了關羽,也因為這一件事還殃及了張飛,所以順水推舟攻吳。舉國之兵出擊。志在滅吳。

    只是沒有料到,被陸遜一把火,把自己燒得大敗。兵將損失過半。給諸葛亮留一下個爛攤子。

    總結

    劉備此舉實為孤注一擲,搏最後一把,如果真滅了吳,統一的大業也就可成了。

  • 3 # 直眼看世界

    一場赤壁之戰打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其中最具價值的是孫劉聯盟。為了圖存,諸葛亮制定了“南聯東吳,北抗強曹”策略,親赴江東,舍戰群儒,說服孫權,共戰曹操。最後利用“火”攻殺得北軍潰散而逃,曹操也險些就擒(關羽高抬貴手放了)。

    好端端、來之不易的大好局勢,因為荊州之爭化為烏有。赤壁之戰後,劉備向東吳借荊州,留關羽鎮守。劉備佔居益州後,東吳索要荊州,劉稱取得涼州後歸還。東吳不願繼續等待,派呂蒙夜襲荊州,擒殺關羽。劉備稱帝后,感覺條件已經成熟,不顧諸葛亮等人苦勸,執意親率大軍伐吳。孫權求和不得,遂北向曹丕稱臣,遣陸遜率軍迎戰劉備。

    接下來,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發生了。劉備不懂用兵,不聽隨行人員相勸,酷暑天氣,“結兵連營七百里”,被陸遜用火一燒了之。劉備大敗而逃,至永安(白帝城)安頓下來,託孤諸葛亮,並病逝於此。

    這場伐吳之戰,給剛剛建國的蜀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蜀國有三分之一的兵力遭到覆亡,一些非常重要的將領、謀士因為伐吳而喪命,如張飛、傅彤、馬良等。諸葛亮接管蜀漢軍政後,通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和努力,才使蜀國的實力恢復到戰前水平,具備出兵討伐條件。

    戰後,蜀吳雙方進行了反思,認為蜀吳“合則雙利,分則兩害”,達成了更為牢固的聯盟關係,而且維持了幾十年。

    客觀地說,劉備伐吳是逆時代潮流而動。蜀漢最強大的敵人是曹魏,而三國之中蜀漢實力最弱,理應聯合孫吳共謀曹魏。看上去,劉備伐吳是替義弟關羽復仇,更深層次看,是兩國利益之爭。劉備之所以要傾全力伐吳,也是一種冒險,萬一打勝呢?打勝了,版圖改劃,歷史改寫。

  • 4 # 小嚴說歷史

    劉備有如下選擇:

    一、選擇掛機,關羽死了就死了吧,荊州丟了就丟了吧,無條件和孫權和談。

    姑且不說劉備個人性情如何,能把這種話說出來,你把蜀漢的面子和利益置於何地?

    有人說勸阻東征是止損,那如此說來這本身不就是一種自暴自棄的想法?就比如你的利益受到了迫害,而你打官司需要成本,還有打輸的風險,所以周邊的人就說吃虧是福,這官司別打了,你作何感想?

    如果劉備是個薄情寡義只想在蜀地混吃等死的君主,那種意見應該被採納,可惜劉備不是。以劉備的性格和志向,絕不會容忍這樣消極的想法在國內蔓延,所以秦宓就下獄了。

    二、孫權那邊先別管,北上討伐曹丕。畢竟孫權和曹丕當時也算是聯合關係,討伐曹丕,也是對孫權行為的不認同。

    可問題是劉備這時候北伐真的有意義嗎?就算把劉備把東征的兵馬用來北上,那也不過六萬人,六萬人vs曹魏?能不能贏,劉備心裡沒數嗎?

    後來雍涼無備,諸葛亮率軍十萬都功敗垂成,現在劉備率領六萬人北伐又能掀起多少波瀾?

    雖說曹操病逝了,曹丕繼位的時候有些動盪,但當曹丕稱帝的時候,曹魏已經很穩了,這時候去打曹魏圖個啥?

    在從地理上看劉備伐吳,即使曹魏要伐蜀先要把河北中原的兵馬集結到關中,然後長途跋涉進攻蜀地各險要,這樣的話劉備足夠有時間回防。

    而劉備伐魏,東吳都打到了秭歸啊!距離入蜀只有一步之遙。孰近孰遠?

    趙雲說劉備和孫吳交兵兵勢不能卒解,難道和更強大的曹魏交兵,兵勢就能卒解了?一旦劉備主力被曹魏困住,萬一東吳突破三峽,劉備怎麼辦?

    三、東征孫吳。雖說最後因為劉備的失誤導致夷陵大敗,但做決策的時候,劉備集團自然也不會想到會全軍覆滅的未來。

    以當時的局勢看來,當時伐吳最大的可能情況有兩種:

    1、劉備東征的時候,曹丕也南下伐吳,雙方先把孫吳滅了再說。

    2、劉備東征,曹丕不動,漢軍和吳軍相持不下,糧盡後,劉備選擇撤軍。

    先說第二條,這樣做的好處,首先在政治立場上表示對孫吳背盟的懲罰,這是態度問題。而從利益上講,雖然六萬人從孫吳手上奪回荊州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把蜀漢側翼的防線推進,至少要收復秭歸這些地區,之後可以作為軍事緩衝區。而且戰後孫權也會來請和,這樣劉備在政治上依然佔據優勢。

    這就跟曹操南下濡須口一個道理,雖然滅了孫權不太可能,但能把戰線前推,不讓孫權一直佔據江北之地,遏制孫權向淮南發展。

    而第一條,和曹丕聯合滅吳,劉備也是賺的。只要劉備還有一顆爭雄天下的心,那隻想割據一方的孫吳就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所以弱弱聯合,終究只是苟且之計,唯有吞噬弱者,發憤圖強,才能成就大業。

    秦國,北周,朱元璋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所以劉備的決策恰恰是正確的決策,劉備不是輸在戰略上,而是輸在戰術上(沒有水陸並進,紮營錯誤,導致受到火攻,以至全軍潰敗)

    (如果覺得有用,請點一波關注)

  • 5 # 駭浪無波瀾

    對於蜀漢從建立到滅亡的整個過程,可以用“成也名聲,敗也名聲”來形容。

    劉備能夠在赤壁之戰後借荊州之城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從而建立起蜀,與魏、吳形成三國鼎力之勢,劉皇叔劉備的仁義是起到了絕對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劉備仁義的名聲,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蜀漢。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不知道各位可否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在赤壁之戰前,劉備幾乎無一勝仗,但還是有不少的智士猛將前來投奔。諸如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簡雍等等。

    其實在那個時期,劉備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但還是有這麼多能士、賢臣前來投奔,這又是為什麼呢?有人會認為那是因為劉備貴為皇叔,自然有一定的號召力。實際上這種觀點,主要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而真正的歷史上,劉備的劉皇叔的名號主要還是自己喊的,其他諸侯並沒有太當回事。在《三國演義》中,當劉表前往荊州的時候,大家可以看一下劉表的態度,就應該看出一、二了。

    至於皇族血統,劉備還真沒劉表更正統。但劉備的仁義可是名滿天下,在三國之前,以“察舉制”推薦官員的年代裡,名聲的重要達到了極點。所以劉備對待自己的名聲也是十分的看重,對於劉備而言自己名聲的重要要遠遠超過自己的兒子劉禪,否則《三國演義》裡也不會出現為了趙雲怒摔劉禪的戲份。

    當然僅僅依靠名聲,劉備也是很難建立起蜀漢的,沒有實力光有名聲,對於亂世爭霸來說也是沒有出路的。比如說孔融,孔融的名聲只比劉備要大而不會比劉備小,但結局也不是早早被曹操吞併了。

    關羽和張飛在平定黃巾軍的時候就已經是名聲鵲起了,擁有萬夫莫敵之勇,這是天下英雄皆知的事情。

    劉備雖然地無二畝錢無二文,但劉備有著天下尊崇的名聲和萬夫莫敵的幫手,單單這兩條,就已經給了天下人信心,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為何會同意加入四處漂泊的劉備帳下的原因。

    需要說清楚的是,關羽幾次與劉備分開,而後又重新回到劉備帳下,除了關羽自己的忠義之外,與劉備仁義的名聲也不是沒有關係的。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關羽背叛了劉備,那豈不就是背叛了仁義嗎,在“察舉制”的社會中有幾個能夠背起這種罵名呢?我們不用假設,單想想呂布的下場,我們也就可以想出背叛劉備的後果了。

    劉備最終不負眾望,據荊州,拿下益州,建立起了足可以與魏、吳抗衡的蜀漢。

    名聲讓劉備建立蜀漢,同時也是因為名聲,劉備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蜀漢的天下。

    關羽的骨子裡就擁有著一股子的傲氣,這似乎已經為他大意失荊州而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可關羽一死,劉備就必須兌現“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正是這個誓言,讓劉備擁有了爭奪天下的第一筆本錢)。

    可能這種誓言滿天飛,而真正把這種誓言當回事的沒有幾個,可不管別人當不當回事,劉備必須要把這個誓言當回事,而且要認真執行,因為他是以仁義名滿天下的劉備。

    倉促出戰的劉備,輸掉了江陵之戰,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但劉備別無選擇。因為關羽死得太突然,沒有給劉備半點準備的時間。對於劉備而言,他不可能在得知關羽死後,還不急不慢地進行籌備,因為那樣的話,劉備不但失去了關羽和張飛,還會失去天下人的人心。

    劉備並未指望能夠打勝江陵一戰,他只能祈禱自己能夠全身而退也就可以接受了,可結果還是十分的無奈。

    有朋友會認為這有些危言聳聽,但《三國演義》裡並沒有寫明,當劉備在漢中稱帝的時候,已經令天下人大失所望了,幾無多少人再來投奔。大家可以留心一下,蜀漢到了後期的時候,主要將領和謀士,還是以荊州時網路而來的老臣為主,像蔣琬和姜維那還主要是諸葛亮培養出來的。

  • 6 # 北大賢學長

    謝邀,夷陵之戰並非為關羽報仇那麼簡單,三國時期的兄弟感情多少帶著政治色彩,劉備是雄主,不會那麼傻,所以夷陵之戰絕對是預謀已久,關羽、張飛之死只是導火索,正如取西川時,龐統之死一樣,古代打仗都要有個正當的由頭,關張之死也是給了劉備機會

      夷陵之戰是蜀國與吳國展開的一場大規模戰役,這一場戰爭是三國“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場,對歷史的影響非常大。不過這一場戰爭有很多疑點,為什麼會爆發夷陵之戰?劉備是要為兄弟報仇還是想奪取荊州?劉備到底帶了多少人蔘戰?劉備為什麼要連營?

      赤壁之戰過後,劉備就抓緊佔領了南郡、武陵等一部分荊州地區,導致原本的孫劉聯盟出現裂痕。孫權也派人討要過荊州,但是魯肅、諸葛瑾等人以聯盟抗曹為由勸雙方和平瓜分荊州。最終結果就是以湘水為界限,南郡、武陵、零陵郡以西的地區歸劉備,而長沙、江夏、桂陽郡以東的地區歸東吳。這個協議的建立背景是北方(曹操)的威脅太大了,雙方誰也不能獨自解決來自北方(曹)的威脅,所以劉備和孫權都暫時妥協了。對於吳國來說,心不甘情不願;對於蜀國來說,進不能退不甘。雙方都有怨氣,所以爆發戰爭只是時間問題,日後呂蒙偷襲荊州、劉備發動東征就是例子。

      之後東吳趁關羽北伐時奪回了荊州,而劉備得知後就開始東征。劉備稱帝才三個月就慌里慌張發動東征,為什麼?只是單純的為關羽報仇嗎?後世很多人說劉備是為了面子強行發動戰爭的,但事實顯然沒這麼簡單。縱觀劉備一生,他的戰略眼光極其精準。為了奪取漢中,蜀漢陷入男子征戰女子運糧的地步。為什麼劉備要死磕漢中?那是因為漢中是蜀漢的北大門,失去漢中那麼蜀道天險不攻自破,蜀漢政權岌岌可危。

      同理,荊州也是一樣。要想據守西川,那就需要佔據江陵、巫山等地。關羽在荊州經營多年,根基十分深厚。荊州在,那麼蜀國東南一帶無憂;荊州無,那麼蜀國東南一帶無險可守。軍事位置這是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就是人文因素。蜀漢的統治集團也分派系,主要派系就是荊州派(過江龍)、益州派(地頭蛇)、東洲派(因為沒有根基,所以始終不如其他兩派)。荊州在,那麼荊州派還能和益州派平起平坐。如果荊州沒了,那麼荊州派的地位肯定會下降。事實上之後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這點,劉備死後,荊州派首領諸葛亮北伐時東洲派的李嚴運輸糧草不利,導致北伐無功而返。荊州派首領諸葛亮死後,鄧艾伐蜀時益州派並未強烈抵抗,所以蜀漢只能依賴荊州派以及曹魏降將,而且益州派的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現在明白為什麼丞相沒有力勸劉備停止東征嗎?因為荊州對蜀漢來說太重要了。《隆中對》克服中原的前提就是佔據荊州,如果沒有荊州那麼《隆中對》就成了紙上談兵。當然只考慮荊州的重要性還不夠,東吳和劉備都要考慮曹魏的態度,接下來我們看看曹魏的態度如何。

      曹魏態度

      孫權要考慮蜀漢和曹魏會不會結盟然後針對東吳,劉備要考慮曹魏會不會趁蜀漢和東吳開戰時偷襲漢中,但這兩個人多慮了,因為曹丕根本沒這個想法。劉備伐吳時,東吳向魏國求援,並且主動投降稱臣。面對東吳的求援,曹丕心裡也拿不定注意,所以召叢集臣商議。對於這件事曹操內部意見也不統一,主要意見有兩個,一個是王朗提出來的坐山觀虎鬥的意見,另一個就是劉曄提出來的趁機滅吳的意見。王朗認為應該等東吳和蜀漢打到精疲力盡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劉曄認為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和劉備一起瓜分吳國。

      雙方參戰將軍及兵力對比

      東吳

      東吳的兵力非常好考證,因為史書明確說了,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督將軍朱然、潘璋、徐盛、孫桓、宋謙、韓當等五萬人拒之。東吳的將軍基本上都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但是因此蔑視陸遜,不聽陸遜的調遣,以至於孫桓被蜀軍先鋒擊敗。東吳的問題就在於陸遜壓制不住諸將,但是優勢在於將軍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但是東吳還有兩個問題,那就是來自曹魏、蠻夷的威脅。潘璋鎮守當陽其實就是避免曹魏從襄陽南下,而步騭率領萬人前往桂陽其實就是為了避免蠻夷叛吳的事態擴大。東吳的問題就在於指揮層有內部矛盾,而且各地的蠻夷、曹魏都蠢蠢欲動,倘若與蜀漢僵持時間久一點,那麼這些問題都會迅速放大,東吳的結局可想而知。

      劉備

      劉備的兵力不好考證,目前主流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是有8萬,另一種說是有5萬左右。首先說劉備有八萬人的證據是“殺其兵八萬人 , 備僅以身免”(《溥子》),按照孤證不立案的規矩,這個說法是不能被確認的,因為並沒有史料來佐證這一條記載。

      《文帝紀》:“孫權上書: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這是孫權向曹丕求援時說的話,意思就是劉備支黨四萬人。

      《三國志·吳主傳》:“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這意思是說蜀軍一共有五十多個營地,陸遜在和蜀軍對峙。

      東漢至三國時期,一個營地普遍為一千人左右,五十多個營地也就是五萬人左右,這一條記載與孫權所言相差無幾。另外其他史書都沒有記載殺敵八萬人的記錄,反而是頻繁記載殺敵萬餘的記錄,在沒有更多史料之前,五萬人左右的說服力顯然要比八萬人的說服力更大。

      首先劉備在兵力上就不佔有什麼優勢,而且將軍也略遜一籌。關羽、張飛、黃忠等人已經死了,馬超、趙雲在防範隴右、魏延鎮守漢中,這些一流將軍是不能動的,而剩下的就是一些二流將軍。劉備出征時帶著黃權(益州人)、廖化(荊州襄陽人)、馬良(荊州襄陽人)、馮習(荊州人)、張南(自荊州時就跟了劉邦)、傅肜(荊州義陽人)、沙摩柯(蠻夷人)等,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荊州本地人,為什麼要帶這些人?很明顯,這是想讓他們同仇敵愾,一起針對東吳。而且有些將軍在荊州是有根基的,還能發動一下荊州的父老鄉親為蜀軍助力。這些人雖然可以同仇敵愾,但是並沒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也是蜀漢的一個弱點。

      夷陵之戰爆發,陸遜火燒連營

      正月,劉備帶兵大舉伐吳,兵出秭歸。隨後東吳派陸遜帶兵拒之,陸遜經過分析最終決定誘敵深入,雙方在夷陵地區展開了對峙。

      在這裡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劉備到底有沒有連營?連營的說法出自《文帝紀》:“初,帝(曹丕)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這句話的意思是曹丕聽說劉備連營七百里,然後對抗孫權。首先這是曹丕聽說,其次《劉備傳》、《陸遜傳》都沒有記載連營的事情,《陸遜傳》記載為: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立數十屯。這裡記載的是劉備部隊合圍至夷陵,而不是連營。後世紛紛質疑劉備為什麼那麼傻,為什麼把連營七百里?事實上劉備根本就沒有連營七百里。

      劉備的水軍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吳班為首駐紮在夷陵地區,這是為了保護劉備的糧道;另一部分就是以黃權為首駐紮在江北地區,這是為了吸引陸遜並且防範曹魏。而劉備主力的目標並不是陸遜,而是孫桓。史書記載孫桓被劉備包圍,向陸遜請求支援(《陸遜傳》:孫桓別討備前鋒於夷道,為備所圍)。如圖所示,孫桓駐守地方為夷道,劉備為什麼包圍夷道?很明顯,這是要打通夷道,然後直奔陸遜後方,與黃權部隊一起圍剿陸遜。後世質疑劉備為什麼不用水軍直搗建業?很明顯,劉備有自己的規劃,他想要一舉殲滅陸遜部隊,然後再直搗建業。如果黃權水軍直搗建業,那麼危險太高,與東吳比水軍這無異於班門弄斧。

      劉備是2月包圍夷道的,但是一直到6月時期陸遜才開始反攻,為什麼要選擇6月反攻?很簡單,因為南方梅雨季節過後才開始進入炎夏。如果在梅雨季節反攻,那麼火攻很有可能不成,因為會下雨,所以避過雨季發動火攻很有必要。之後陸遜攻破劉備的水軍防線,然後火攻劉備軍隊的營地,而劉備開始大逃亡。最後在趙雲等人的援救下劉備退至白帝城,夷陵之戰以劉備失敗而告終。

      戰爭影響

      赤壁之戰過後劉備迅速發展,而孫權也在加強鞏固統治,北方的曹操一時間無力南下,這是為三分局面奠定了基礎。但是夷陵之戰結束過後,蜀漢實力大損,只能龜縮於益州。但是因為益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所以蜀漢自保仍舊沒問題。曹丕時期大軍駐紮在東吳方向,顯然是垂涎東吳的地盤,東吳並沒有蜀漢的地理條件,所以北方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夷陵之戰過後,孫權立馬張羅著修復孫劉聯盟的關係。蜀漢無力擴張,孫權想要自保,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較為堅固的聯盟,這個聯盟要比赤壁之戰時的聯盟要穩固的多,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確立,從而導致三國陷入長期的對峙時期。

  • 7 # 妮可美羅賓

    劉備在關羽死後,為了給關羽報仇,決定發兵討伐東吳,從而拉開夷陵之戰的大幕。而劉備選擇討伐東吳,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認為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首先關羽雖然犯了一些錯誤導致荊州丟失,自己也兵敗身死。但是東吳撕毀盟約,偷襲荊州,擒殺關羽是不爭的事實。蜀國君臣對東吳的背信棄義也是義憤填膺。為了兄弟之情和內部穩定,所以劉備在稱帝當年,馬上起大軍討伐東吳。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荊州所在位置四通八達,從荊州出兵北伐省時省力,攻打東吳更是可以順江而下,要是失去荊州這個戰略要地,蜀國只能從益州出兵北伐或東征,蜀道難行運輸不便,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行軍打仗時糧草的供給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同時荊州的丟失也讓蜀國失去了大片的領土、人口、財政收入和各種戰略資源,也損失了大批人才和軍隊。這讓蜀國的綜合國力受到極大的削弱。

  • 8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從三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闡述:

    一、《隆中對》和關羽的兩大任務

    諸葛亮在隆中曾向劉備提出爭霸的計劃“將軍…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根據這個策略,第一是要取得荊益兩州,鞏固根據地,安定後方,積蓄力量;第二是鞏固吳、蜀聯盟,共抗曹操;第三在軍事上,主要是鞏固襄陽和漢中兩大戰略基地,條件成熟時,兩面鉗擊洛陽,東吳出合肥側擊。這在當時,從劉備方面的戰略來說,是完全對的。

    因此,劉備入蜀時,就交給坐鎮荊州的關羽兩大任務:一面要相機奪取襄、樊,一面要鞏固吳、蜀聯盟。但關羽只想完成奪取襄樊的任務,和東吳的關係卻搞得很壞。

    後來有人責備關羽不該冒險進攻襄、樊,這個責備是不對的。江陵和襄陽相去步道五百里,以後《南齊書·州郡志》有這樣的話:“江陵去襄陽步道五百,勢同脣齒,無襄陽則江陵受敵不立故也。”說明襄陽是江陵的北門,要保江陵,非爭襄陽不可。尤其是東吳把湘水以東的桂陽、長沙等郡取走之後,江陵後方虛弱,只有北取襄樊,才能依阻漢水,擺脫三面受敵的地位。所以說關羽進兵襄、樊完全是當時形勢所決定的。

    應該說,關羽北攻襄、樊,並沒有錯,錯的是襄陽長期進攻不下,應該估計到自己後方虛弱,及早回師,以待再舉。

    關羽的最大缺點,是沒有把脆弱的吳、蜀同盟鞏固住。孫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辱罵其使,不許婚”(《三國志·蜀志·關羽傳》)。作為策略來講,這是很大的失著。

    還有,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三國志·蜀志·張飛傳》)。關羽和他的僚屬(文職人員)的關係很緊張,像潘濬這樣一個優秀人物,關羽不知重用,關羽死後,反而被孫權爭取過去了。麋芳是劉備的小舅子,時為南郡太守,守江陵;將軍傅仁屯兵公安,他們投降孫權,都和關羽同他們的緊張關係有關。這些事情,結合起來,關羽就一敗塗地,不可收拾了。

    江陵、公安的失守到關羽被殺,這在蜀漢政權方面來講,不僅喪失了荊州基地,被封閉於三峽之內;而且脆弱的吳、蜀聯盟,宣告破裂,盟友變成敵人,這對劉備的打擊是太大了。

    二、劉備討伐東吳僅僅是為關羽報仇?

    劉備在丟失荊州後稱帝,稱帝后就想奪回荊州。當時對這個問題蜀漢君臣中大致可以分為主戰、主和兩派。諸葛亮是主張維持吳、蜀聯盟的,但他知道劉備主戰很堅決,不敢極言勸阻。

    從這一點上看,正史中劉備討伐東吳絕對不僅僅是為關羽報仇,而是劉備認清了荊州對他問鼎中原的意義之重大,所以就必須力保荊州控制在蜀漢手裡,這也是他兩路出擊奪取天下的根本。而為關羽報仇,我想這只是劉備的一個興師的正義藉口,加上《三國演義》的不斷誇大,後世自然而然的就認為劉備攻打東吳就是為關羽報仇,從而突出劉備的重情重義。

    到了劉備後來打了敗仗,他才敢說,“法孝直若在(這時法正已病死),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三國志蜀志·法正傳》。表達了他不同意出兵攻吳的想法。趙雲是跟隨劉備時間比較長久的將領,他也明確地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國志·蜀志·趙雲傳》)

    當然也有不少主戰派的將領為了要立功,並迎合劉備急於為關羽復仇的心理,堅決主張和東吳開戰。當時蜀漢政權內部雖有主和、主戰兩派,由於劉備是堅決主戰的,所以主戰派佔很大優勢,諸葛亮也就無法對劉備施加影響阻止他不去伐吳了。

    三、“報仇”的後果

    公元221年的七月,劉備親提大軍四萬餘人,由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等率領,沿長江,出巫峽,收復東吳所佔領的巫縣(今重慶巫山北)、秭歸(今湖北秭歸),浩浩蕩蕩地直撲江陵。自秭歸出發的時候,治中從事黃權向劉備建議:“吳人悍戰,而水軍沿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三國志•蜀志•黃權傳》

    這個建議,從戰略方面考慮,是比較周到的。劉備並沒有接受,卻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叫他去指揮江北軍隊,防備魏軍。後來因劉備戰敗,黃權後退無路,反而投降了曹魏。

    從巫峽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東),有六七百里地,江岸兩側,高山連雲,這是一個地形比較複雜的區域,如果戰爭失利,前有敵兵,後無退路,這是兵家的大忌。劉備偏偏憑恃這個不利的地形,來和東吳作戰。

    公元222年二月,劉備的軍隊沿長江南岸,緣山截嶺,推進到夷陵,便舍舟登陸,在江岸南側,處處結營,“樹柵連營七百餘里”(《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把軍隊的力量配置得極度分散,戰鬥力也相對地削弱了。

    劉備親率主力屯營於夷陵猇亭(今湖北宜昌北,長江北岸之古老背),派將軍吳班向吳軍挑戰,東吳大都督陸遜卻集中五萬優勢兵力,堅守不出。蜀軍自興師東下,行軍已有七八月之久,將土疲憊不堪。到這年六月,陸遜才乘盛夏採用火攻的戰術,向蜀軍發動攻勢。東吳將士各執一火把,全力出擊,大破蜀軍前鋒,陣斬蜀漢大將馮習、張南。

    劉備退保馬鞍山(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六十里),陸遜督促吳軍四面圍攻,蜀軍又損折了近萬人。劉備乘夜從馬鞍山突出重圍,退到秭歸,再從秭歸退回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陸遜縱兵追擊,連破蜀軍四十餘營,挺進到巫縣才停止。史稱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飄流,塞江而下”(《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劉備退到白帝城不久就發病,終於不起。

    在吳蜀夷陵會戰之後不到三四個月,魏主曹丕兩路出兵,進攻東吳的濡須(今安徽巢湖南)和江陵。孫權遣鄭泉使蜀,劉備派宗瑋報聘,脆弱的吳蜀聯盟又復活了。

    公元223年的四月,劉備在白帝城病死,備子劉禪繼位,諸葛亮以丞相輔政。諸葛亮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恢復吳蜀的外交正常關係,進而安定南中,然後專力抗魏。所以他派遣鄧芝出使東吳,主動地去加強吳蜀聯盟。聯吳抗魏的外交路線,更進一步明朗起來。

    (正文完)

  • 9 # 京華媒體人

    劉備之所以要討伐孫權(東吳),不僅僅因為關羽死於孫權之手那麼簡單。

    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

    瞭解劉備發家史的讀者都知道,在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前,劉備一直處於顛沛流離和被動挨打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頂級謀士給自己出謀劃策,提出具有指導意義的戰略國策,更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隆中對》諸葛亮未出山而有三分天下

    劉備聽了水鏡先生的建議和徐庶的走馬薦諸葛之後,往返多次,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後來的發展方向就和《隆中對》裡與諸葛亮說的一樣:先取荊州立足,然後取民殷國富的益州、漢中等為根本,按照《隆中對》裡所說,“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曹操南下,劉琮投降,荊襄九郡歸操。孫劉兩家聯合抗操,這時候雙方屬於蜜月期。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了九郡中的六郡,實力大增。文臣方面,除了諸葛亮,又多了龐統,馬良等一流謀士輔佐;武將方面,除了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趙雲等外,又受降了黃忠,魏延等得力干將!一時間,劉備的實力爆棚。

    之後,益州劉璋受到漢中張魯的威脅,在張鬆和法正的建議下,邀請同宗的劉備入川幫助其抵禦張魯。劉備帶著軍師龐統,大將黃忠,魏延等入川作戰。後來跟劉璋鬧翻,劉備和劉璋開戰,又讓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帶兵合圍成都,最後劉璋投降,劉備得到了益州。

    關羽麥城被俘身亡

    但是,隨著諸葛亮等人的離開,荊州顯得空虛起來。孫權在索取荊州未果的情況下,派呂蒙用武力奪取了桂陽,長沙和零陵三郡。劉備立刻從益州領精兵五萬,要與孫權決戰。大戰一觸即發之時,沒想到曹操奪取了漢中,對益州造成很大的威脅。劉備只得與孫權講和,雙方約定以湘水劃界,江夏,長沙,桂陽等三郡給了孫權,南郡,零陵,武陵留給關羽鎮守,劉備領兵回了益州。這時候孫劉聯盟已經出現了很大裂痕。

    劉備回到益州不久,就在漢中跟曹操打了起來,最終黃忠斬了夏侯淵,逼退了曹操,劉備佔據了漢中。

    這時候的劉備應該休養生息,養精蓄銳。而不是讓關羽孤軍北伐。雖說曹操那裡有叛軍接應,但是時機也不成熟。還有,跟孫權的關係已經千穿百孔,沒有修復好;再著,劉備剛剛打下漢中,也需要修整。最關鍵的是,在前兩個條件都不好的情況下,關羽北伐,孤軍之師,一旦出現問題,益州距離荊州太遠,很難及時相救。

    故事的發展果然如此,孫權投靠了曹操,從背後襲取了關羽的根據地,最後關羽被俘身亡。

    劉備之所以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名義討伐孫權,主要還是想奪回荊州這一戰略要地,因為從荊州出兵,才能直達宛、洛。沒有荊州出兵做配合,只能是從漢中出兵,路途遙遠,道路艱難崎嶇,更沒有什麼勝算。

    所以說,劉備為何要出兵討伐孫權,主要的原因還是荊州的地理太重要了,沒有了荊州,益州雖說比較富足,然而山路崎嶇,利於防守而不是進攻。

    只可惜,夷陵之戰,劉備又大敗而歸。從此,蜀國再也無力逐鹿中原,只能是騷擾北魏,苟延殘喘而已,縱然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六出祁山,最後累死在了五丈原。三國歸(曹)晉,已成歷史必然。因為孫權更是隻能自保而已。

  • 10 # 拉磨的驢

    關於劉備伐吳,這個問題私認為,俗話說柿子撿軟的捏,軟處好取土。劉備並不是為了什麼兄弟手足之情,不顧漢室社稷安危而東征。而是在乘曹丕篡位之初想奪回來荊州。劉備一心伐吳是有他自己的盤算的 。

    首先,關羽前車之鑑讓劉備心有餘悸。在關於出師襄樊、威震華夏的時候,誰知道孫權背後捅刀子,來了個釜底抽薪,沒費什麼功夫就奪取了關羽的後方,導致關羽大軍潰散,此次北伐也虎頭蛇尾,由大勝到大敗轉眼之間。那麼,假如劉備真的率軍出漢中與曹丕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孫權有沒有可能從荊州偷襲益州?根據後來桓溫滅成漢的例子,從荊州出發,不需要多久就能到達成都,而劉備大軍正在關中和曹丕打的熱火朝天,到時候進退維谷,極有可能變成下一個關羽。所以在曹丕篡位之後,劉備只能假借給關羽報仇的名義奪回荊州。當時的實力,曹魏最強、東吳弱於曹魏,要想做出表態,劉備只好伐吳,不然以他多年以來的訴求就要伐魏。

    其次,呂蒙之死讓劉備心存僥倖。在關羽北伐的時候,呂蒙率軍偷襲荊州,但是沒多久就病死,這一時期東吳大部分名將都已經作古,給劉備一個東吳無人的錯覺,於是,忽略了自己軍事能力難上臺面的前提,傾巢而出,浩浩蕩蕩的殺向東吳。

    結果東吳冒出來個不起眼的陸遜,他是孫策的女婿,劉備是孫策的妹夫,疏忽大意的劉備在晚輩跟前栽了個大跟頭,而且遭遇了他創業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挫敗。自赤壁之戰以後積累的精銳一朝敗亡。到此恢復漢室成了夢想。本人也在白帝城病死。

    再次,劉備部下大批的荊州將士需要安撫

    。荊州派系人員是蜀漢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備自從官渡之戰後駐紮荊州開始,吸收了大量的荊州籍人員,文臣武將、士兵等很多投靠了劉備,後來,劉備藉此力量奪取益州、漢中。但是東吳奪取荊州之後,使得劉備帳下大批的人無法回家,在那個注重鄉土的時代,無疑是一個隱憂,關羽就是因為將士無家可歸而敗亡的,劉備不得不防,於是只好做出全力奪回荊州的準備。可以給部下一個定心丸,一句打回老家去就可以鼓起士氣,好像說,你們看看:我劉備也是不會放棄荊州的,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奪回來,好讓你們有家可回。

    與其說伐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還不如說是給自己手下中的荊州將士出氣報仇,這樣更能站得住腳。這樣既可以安撫部下,避免他們潰逃還可以鼓舞士氣奪回荊州,可以說一舉兩得。

    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於情於景,都會首選奪回荊州,而不是什麼兄弟情深,如果說兄弟情深,他手下的大批荊州將士才是最重要的,而當時也不具備北伐的條件。

    諸葛亮時期北伐是因為諸葛亮修復了和東吳的關係,他之所以修復也是怕北伐時期東吳故伎重演。在劉備東征失敗之後,大批的荊州人士也明知現在回不去老家,只能死心待在蜀漢,畢竟在蜀漢他們掌握實權,而回去荊州啥都不是,所以故土也就沒有那麼思念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新詩當代詩王怎麼就找不到對手只有噴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