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歷史

回覆列表
  • 1 # 韓蕭之

    歷史上有很多權傾天下的女性,我來說說最有名的三位女性人物。

    第一個是呂后,漢高祖劉邦的皇后,本名叫呂雉,熟悉劉邦的故事的人,都應該知道呂后的爸爸——“呂太公”是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人,就因為劉邦的一句“賀錢萬”,就把年輕的呂后許配給了劉邦,從發展來看,呂老爺子看人真準,自己的女人成為了“國母”,呂后在劉邦還活著的時候,就敢把韓信殺掉,可見這個女人多麼強悍,劉邦死後,她就把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做成“人彘”,殺死其子趙王劉如意,後更是權傾朝野,找各種理由將劉邦的兒子除掉,還有一個漏網的,那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她還大封“呂姓”為王,打擊功臣元老,那個時候的漢朝不“劉”,而是姓“呂”,她也為後來女性的傾權做出榜樣,儘管她做了很多不太好的事情,但漢朝總體還是持續向上發展的,她算是一個傑出的女政治家。

    第二個是武則天,這個女性家喻戶曉,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她究竟叫什麼名字,現代人已經找不太清了,她倒是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武曌,這個“曌”字就是武則天造的,後人也沒再用過。她的第一個老公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可惜很快李世民病重而死,武則天被強迫出家,可是不知道唐高宗李治什麼時候和武則天有了關係,李治重新把武則天接到宮中,後來通過鬥爭,李治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後,由於李治身體不太好,武則天漸漸替高宗批閱奏摺,慢慢迷戀上權力,與高宗並稱“二聖”,後來又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最後直接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這是了不起的大事,中國出現“女皇帝”了,她成為最有權力的女性。稱帝后,任用酷吏,殺戮李氏宗族,武家子弟個個飛揚跋扈,推崇佛教,但是她能知人善任、善於謀略、重視人才,使得武周王朝蒸蒸日上,在那個男權社會裡,是多麼令人佩服的人,後來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然而她依然是超一流的女政治家,在女性裡絕對是第一,在男性裡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三個是慈禧,說到這個女人,就令人皺起眉頭,她是晚清帝國的第一把手,然而她缺乏政治家的本事,與前面的呂后和武則天相比,實在不入流,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居然主宰大清王朝命運五十多年,太可怕了,她是咸豐皇帝的老婆,咸豐死後,與慈安為東西兩宮皇太后,後來與亦訢聯手除掉“顧命八大臣”,一步步掌握了實權,雖然她也支援過一些改革和運動,但是清王朝的滅亡,慈禧還是要負責任的。每次讀到近代史,就會想一個高高在上的女人,沒有呂后和武則天的謀略,卻在國家最高領導的位置上,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 2 # 無悔人生1113

    歷史上有哪些權傾天下的女性?

    A.中國歷史上權傾天下的女性有:

    1).秦惠文王的姬妾,即“良人之下,七子之上”的羋八子,諡號“宣”--宣太后長期把持朝政。2).中國第一位女皇武曌武則天(在唐朝系列篇幅文章中,我曾寫過她的種種政績)。3).漢高後或呂后,呂雉與漢高祖劉邦共定天下,朝政16年,開啟古代朝廷外戚專權的先河,比肩於唐朝武則天,故史學上稱“呂武”。4)慈 禧,晚清王朝非常重要政治人物,大清王朝晚期的真正統治者。她的背景,即孝欽顯皇后,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之生母。

    1).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1901年)是第一位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執政64年。2).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大帝(1729年—1796年),史稱葉卡捷琳娜大帝。她因治國有方,功名顯赫,也使得俄國稱為真正的歐洲列強。3).埃及豔后(Cleopatra)(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美女統治者都拍成了轟動一時的電影了),被認為是為了保護她的國家免受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羅馬帝國的吞併,以美色誘惑凱撒大帝等浪漫史實。

  • 3 # 一抹煙塵

    歷史上權傾天下的女性第一首推武則天。武則天稱帝,改國號周。是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女皇帝。第二位為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實際上是垂簾執政,她執政清朝47年,皇帝基本上是傀儡。第三位為漢朝的呂后。在劉邦死後,她實際操控大漢皇朝的中央實權。

  • 4 # 孤燈寒門客

    之前一段時間,隨著《大秦帝國》和《羋月傳》兩部電視劇的熱播,很多人記住了一個叫做羋月的女強人。歷史上的羋月又稱羋八子,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中國第一位號為“太后”者,《史記·秦本紀》記載:“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其實歷史上的宣太后本名、父母均無記載,只知她是楚中國人,嫁與秦惠文王為妃之後,位階為“八子”,所以號稱羋八子,公元前325年,羋八子生下了王子稷,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公子蕩繼位,是為秦武王。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與人比賽角力,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理石孟說比賽舉“龍紋赤鼎”,結果折斷脛骨、失血過多而死,由於秦武王無子,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由於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治政的女主。《史記·穰侯列傳》記載:“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在宣太后主政的這段時間,平定了“季君之亂”,並攻滅義渠國,一舉消除了秦國的西部大患,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

    呂雉,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她是實行皇帝制度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並被司馬遷列入了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可以說呂雉雖然沒有皇帝的名號,卻早已有了皇帝之實,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劉盈繼位為帝,呂后開始獨掌大權。在她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對呂后施政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另外,呂后在統治期間大肆分封親族為王,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武則天和呂雉並稱為“呂武”,但是相比於呂雉,武則天在專權的道路上又往前邁出了一步,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原名武曌,在十四歲的時候進入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被封為才人,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開始建立了感情,唐高宗即位後,武曌被封為昭儀,永徽六年被立為皇后,尊號天后。唐高宗李治在顯慶五年患上風疾,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則天處理朝政,並在麟德元年得以與李治共同上朝、臨朝聽政,時人並稱二聖。李治去世後,武則天與公元690年宣佈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建立武周王朝,統治天下達十五年。

    原諒我,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實在是無話可說。

  • 5 # 煩躁的番茄

    所以說也不怪呂雉後來的殘忍,殺韓信,將戚夫人做成人彘。劉邦當初若是對她好點,她也不至於這麼壞。她終究會人老色衰的,以後怎麼辦?又能依靠誰?想了想,還不是得依靠自己,故而在劉邦死後牢牢的將權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她只是掌權而已,大政方針卻是沒有出任何問題,在無為而治之下,西漢的國力在逐步恢復,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也不錯,所以,除了些個人問題,她權傾朝野的那些年,對國家是有功的。

    但呂氏一族的結局卻並太好,呂雉一死,呂氏一族幾乎滅門。

    武則天

    首先,她長得肯定是極美的,否則也不至於被李世民召入宮當了才人,又被兒子給看上。當然,剛入宮時,武則天的地位並不高,才人,在一皇后,九嬪妃,九婕妤,九美人之後。她的上面大約有二十八個競爭對手,上位的難度極大。

    更加倒黴的是,李世民死後,她還到感業寺當了尼姑,這下更完蛋了,什麼時候才能當上後宮之主,好在有個痴情男兒一直想念著她。

    唐高宗李治是真的愛武則天,否則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她接入皇宮,最後還讓她當了皇后。其實共同執掌朝政的那些年,李治一直過得很開心,兩人在一起也做了很多大事。

    最重要的一件恐怕是打擊關隴貴族,從北魏六鎮起義發端的關隴貴族集團,到了唐朝已經是個毒瘤,這些舊貴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但勢力盤根錯節,極難消滅。而關隴貴族集團的徹底覆滅,正是在武則天時期。

    原因很簡單,當時李治的皇后王皇后是關隴貴族集團的人,他們自然不可能支援武則天。而武則天一個女人勢單力薄,要想戰勝強大的關隴貴族集團,則必須藉助別的勢力,便是寒門庶族,這些人有才學,有能力,有抱負,但當不了什麼官,武則天大開科舉,則讓他們有了入朝為官的機會。而這些人便是武則天的統治基礎,他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要在朝中一展抱負,則必須擁戴那個給予了他們一切的女人。

    李治死後,武則天醞釀了很久很久,直到67歲高齡才終於登上皇帝的寶座。這給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一些女性的柔情。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她無疑是地位最高的女性,即便呂后,再到後來的孝莊慈禧,雖然權傾朝野,但終究比武則天差了點。

    武則天81歲去世,死後刻了一塊無字碑,與李治共葬於乾陵,重新做回了李家的媳婦。

    孝莊

    嫁給了皇太極,生了順治帝福臨。皇太極死的太過突然,多爾袞虎視眈眈,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兒子,生存已經是困難,更何況將兒子撫養成人,並且讓他順利當上了皇帝。是個了不起的女人。

  • 6 # 佳佳侃世界

    在歷史上,權傾天下的女性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4位,分別是秦宣太后、呂后、武則天與慈禧。秦宣太后是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曾經掌權超過40年,親昭襄王60歲以後才從母親手裡奪回權力;呂后是漢高祖劉邦的妻子,掌握15年,在歷史與武則天併成為“呂武”;武則天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性;慈禧則是一位遺臭萬年的歷史人物,慈禧掌權的時代也是中國最屈辱的時代。

    歷史上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得益於孫儷主演的《羋月傳》,秦宣太后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秦宣太后就開始掌握了秦國大權。宣太后依靠弟弟魏冉、羋戎與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人,牢牢掌握了秦國軍政大權長達41年。直到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才在範睢等人的建議之下,從宣太后手中奪取了權力。秦宣太后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為了穩住秦國大敵義渠國,不惜委身義渠王30多年,為義渠王生下了兩個兒子。最終在穩定了局勢以後,又毫不猶豫的殺死了義渠王。

    巾幗不讓鬚眉的呂雉掌權15年。提到歷史上的呂皇后,最著名的莫過於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事實上,呂雉是一位非常有才幹的政治家。在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呂雉出力不少。在劉邦死後,呂雉掌權15年,穩定了漢朝的統治。在《史記》中,司馬家將呂后列入了帝王本紀,稱其為“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可見,司馬家對呂后非常推崇。當然,中國古代對於女性掌權都是“牝雞司晨”的態度。特別是在儒家掌權以後,對掌權的女性普遍都給予負面評價。所以,多數人印象中的呂后形象都不太好。

    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唐太宗的妃子,後來又成為了唐高宗的皇后。唐高宗體弱多病,政務逐漸由武則天掌握。等到唐高宗死後,武則天先後廢掉了兩個兒子唐中宗與唐睿宗,並於公元690年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能夠稱帝,與她的個人才幹分不開關係,更與唐朝本身擁有鮮卑胡人血統有關。如果在別的漢人朝代,武則天嫁給了父子兩人,已經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怎麼可能有機會掌權?不過,武則天也沒有戰勝歷史的慣性。等到了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發動了“神龍革命”將武則天趕下了臺。

    遺臭萬年的慈禧。慈禧是清朝咸豐帝的嬪妃,同治帝的生母。由於慈禧為咸豐生下了唯一的兒子同治帝。1861年,在咸豐死後,慈禧被立為生母皇太后。1875年,同治帝死後,慈禧又立光緒帝。等到了1881年,慈安太后病死,慈禧開始獨攬大權。從1861年-1909年,慈禧其實一直是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也就是在這48年期間,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48年。儘管這些年來有很多為慈禧翻案的文章,但也無法改變其遺臭萬年的歷史形象!

  • 7 # 小連殺

    在古代,儒家的“男尊女卑”思想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成為了男性們的獨角戲,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總會出現這樣一些女性,她們打破了儒家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踩在了諸多男性的頭上成為權傾天下的那個人。在這裡我們就來看一下中國歷史上那些權傾天下的女人們。

    之前一段時間,隨著《大秦帝國》和《羋月傳》兩部電視劇的熱播,很多人記住了一個叫做羋月的女強人。歷史上的羋月又稱羋八子,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中國第一位號為“太后”者,《史記·秦本紀》記載:“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其實歷史上的宣太后本名、父母均無記載,只知她是楚中國人,嫁與秦惠文王為妃之後,位階為“八子”,所以號稱羋八子,公元前325年,羋八子生下了王子稷,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公子蕩繼位,是為秦武王。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與人比賽角力,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理石孟說比賽舉“龍紋赤鼎”,結果折斷脛骨、失血過多而死,由於秦武王無子,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由於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治政的女主。《史記·穰侯列傳》記載:“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在宣太后主政的這段時間,平定了“季君之亂”,並攻滅義渠國,一舉消除了秦國的西部大患,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

    呂雉,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她是實行皇帝制度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並被司馬遷列入了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可以說呂雉雖然沒有皇帝的名號,卻早已有了皇帝之實,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劉盈繼位為帝,呂后開始獨掌大權。在她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對呂后施政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另外,呂后在統治期間大肆分封親族為王,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比於呂雉,武則天在專權的道路上又往前邁出了一步,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原名武曌,在十四歲的時候進入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被封為才人,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開始建立了感情,唐高宗即位後,武曌被封為昭儀,永徽六年被立為皇后,尊號天后。唐高宗李治在顯慶五年患上風疾,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則天處理朝政,並在麟德元年得以與李治共同上朝、臨朝聽政,時人並稱二聖。李治去世後,武則天與公元690年宣佈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建立武周王朝,統治天下達十五年。

    武則天之後,中國歷史上另一位長期統治天下的女性便是大清的慈禧太后。慈禧,葉赫那拉氏,是咸豐皇帝的妃嬪、同治皇帝的生母,同治皇帝即位後稱慈禧為“聖母皇太后”,在發動辛酉政變、剷除掌權的顧命八大臣之後,與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光緒初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開始獨掌大權。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掌權時間長達四十七年,在清朝僅次於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她統治期間,發動了兩次政變、立了兩次皇儲、推動了三次變革,公元1908年,在光緒皇帝駕崩後的第二天,慈禧太后去世,就在她死後三年,清朝滅亡。

  • 8 # 無非故事

    歷史上,權傾天下的女性不少,比如羋月、比如呂雉、比如武則天、還有慈禧等等,今天我重點給大家說說南宋的李鳳娘。

    南宋高宗皇帝趙構,就是親爹親哥親孃被金國擄走,他不敢報仇反而殺了岳飛的那個,他收養一個養子叫趙昚。趙構本來有太子,可惜早早死了。他不能再生一個嗎?據說有一次他和嬪妃正在造人的時候,太監慌慌張張闖進來喊道:金國兵殺進來了!趙構嚇壞了,造人功能也嚇壞了,真壞了。於是,他就找了個養子。

    大家知道,宋太祖趙匡胤死了以後,弟弟趙光義奪去了皇位,以後的皇帝自然都是趙光義一支的。到了高宗趙構這兒,有大臣說:金國的皇帝完顏晟,女真名完顏吳乞買。這個完顏吳乞買,長得跟太祖趙匡胤極為相似。所以金國打咱,那是來要債來了。不如,咱就在太祖那支找個後人,立為太子繼了皇位,金中國人自然就不打了。

    趙構一聽有理,就選了倆小孩一胖一瘦,他娘喜歡胖孩,趙構看見胖孩踢了路過的貓一腳,不喜歡,他想選瘦孩。趙構比較孝順,就折中說,倆都養在宮中,慢慢考察。等倆孩子大了,趙構選了二十名美女,給倆孩子每人十個,過了兩天又把美女召了回去。讓宮中女官體檢,發現胖孩的十個美女都已破處,瘦孩的都還守身如玉。於是,趙構就立馬把皇位傳給了瘦孩趙昚,也就是宋孝宗,趙構自己做了太上皇。

    有一次,有個道士告訴趙構,在安陽,有個叫李道的節度使,他家的二閨女李鳳娘,面相大貴,讓他做你孫媳婦挺好。趙構同意了,趙昚更孝順,啥都聽他爹的。於是,李鳳娘就嫁到了趙家,做了趙構三孫子趙惇的媳婦。

    這個李鳳娘一入宮,就鬧的趙家的宮裡雞犬不寧,天天到各處播弄是非、指桑罵槐。對太上皇和皇上也是針鋒相對、隨意頂撞。高宗晚上睡覺時悄悄對老伴兒說:“我可能上那個道士的當了,這娘兒們不是善茬兒。”孝宗作為公公,也不得不破例警告了她好幾回,說再不學好,就廢了你。

    高宗死了以後,孝宗也學了他們趙家先人,把皇位讓給了三孫子趙惇,因為前面倆哥都先辭世了。老公當了皇上,李鳳娘自然就是皇后了。人家道士看的不錯,這娘兒們面相果然大貴。

    李鳳娘做了皇后以後,更加飛揚跋扈為所欲為。對皇太后太皇太后太上皇根本不放在眼裡,連皇上老公都得聽她的。李鳳娘先把自己孃家親戚高官厚祿封了個遍,“政事多決於後”朝中大事也得聽他的。三孫子皇上看了一眼宮女的手,說了聲好,她就給剁了用食盒裝著送給皇上。

    皇上喜歡的妃子,一個殺了,另外兩個轟出皇宮許配給大街上最噁心的流浪漢故意羞辱她們。婆婆謝太后聽說了,前來規勸幾句,李鳳娘竟然把婆婆推倒在地,肆意謾罵。不僅如此,她還天天挑撥皇上和太上皇倆人的父子的關係,弄的父子倆很不開心。

    孝宗被氣得快死了,滿朝文武哀求半天,光宗趙惇才答應去見親爹最後一面。剛要起身走,李鳳娘在屏風後喊了一聲,三兒!趙惇馬上就返回不去了。大臣扯著趙惇的腿,叩頭流血,趙惇都不敢去。

    孝宗死了,喪事趙惇也不操辦,最後還是大臣們求太皇太后出面主持,孝宗才入土為安。就在孝宗大殮的這一天,大臣們迫不及待地給太皇太后商量,要不皇上就別讓三兒幹了?太皇太后一點頭,大臣們就飛快地跑出去,把等在宮門口的趙惇的兒子趙擴立為了皇帝,通知李鳳娘兩口子:你倆下課了!

  • 9 # 隴上陌客

    雖然中國古代的封建史主要還是一個以男權為主要的男權社會,但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還是湧現出了幾位權傾朝野的女性角色,這其中既包括挽狂瀾於既倒的女中豪傑,也有末代悲情女子。

    呂雉

    提到權傾天下的女性,第一個被列入正史的應該就是西漢的開國皇后——呂雉。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後、呂太后等。碭郡單父(今山東單縣)人。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前202年—前195年)的皇后,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權傾天下的女性,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1]),自名武曌(zhào)[2],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3]。唐高宗時封昭儀,永徽六年(655年)在“廢王立武”事件後成為皇后。[4]上元元年(674年),加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參預朝政。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諡為“則天順聖皇后”。後人將其與西漢呂后並稱為“呂武”。

    提到蕭太后,可能有些人很陌生,但是提到“楊家將”,大家就會想到那樣一個宋遼征戰的歲月。

    蕭太后,原名蕭綽(公元953年6月18日-公元1009年12月29日),小名燕燕,契丹族,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蕭綽為後族重臣蕭思溫之女,保寧元年(公元969年)遼景宗耶律賢繼位後,選為貴妃,五月被冊封為皇后。保寧三年(公元971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遼景宗在位期間,蕭綽即參決軍國大事。

    乾亨四年(公元982年),耶律賢去世,耶律隆緒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蕭綽開始27年的臨朝攝政生涯。統和元年(公元983年),耶律隆緒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承天皇太后”。

    蕭綽主政期間,重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及韓德讓,在統和四年(公元986年)擊退宋朝軍隊對遼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進攻;統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蕭綽以索要關南地為名與耶律隆緒共同親征伐宋,同宋朝達成了澶淵之盟。

    統和二十四年(公元1006年),耶律隆緒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統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蕭綽歸政於耶律隆緒。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諡聖神宣獻皇后。次年,葬於乾陵。

    慈禧

    提到慈禧,人們不禁唾罵,畢竟在末代腐朽不堪的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確實遭遇了最黑暗的時期。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十月二十二日(陽曆11月15日)未時(下午2時左右),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在她的統治之下,中國遭遇了最黑暗的時期列強欺凌,近乎亡國,但是她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

    在古代,儒家的“男尊女卑”思想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成為了男性們的獨角戲,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總會出現這樣一些女性,她們打破了儒家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踩在了諸多男性的頭上成為權傾天下的那個人。

  • 10 # 星哥的煩惱

    第一位:呂雉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在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她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還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劉邦能當上皇帝,除了手下的能人異士之外,呂雉同樣的功不可沒。即便是在劉邦去世以後,他依然能以一個女流之輩的身份守住漢室江上,將下面的大臣管理的服服帖帖,更為後來的文景之治鋪墊下了良好的基石。就連大名鼎鼎的韓信都被她用計謀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

    第二位:武則天

    武則天自名武曌(zho)幷州文水人,父親是荊州都督武士彠。14歲的時候進宮,成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獲賜號“武媚”。後來憑著自己的姿色受到了李治的喜愛,封昭儀,後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等到高宗駕李治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她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之後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等到皇太極繼位之後,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她就開始靜觀其變,後來和多爾袞聯合把兒子福臨(順治帝)推上了皇位。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第四位:慈禧太后

    她是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也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實際統治者。17歲入宮,賜號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等到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出生後,晉封懿妃。在咸豐帝駕崩後,同治帝繼位,她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

    等到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中國已經成為西方列強眼中的蛋糕。此時的慈禧對內採用酷刑鎮壓農民運動,還囚禁了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和其他愛中國人士,對外卑躬屈膝,採用割地賠款的方式才挽救瀕臨滅亡的清朝統治,使得我們國家一直出在了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時期。她可以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罪人,應該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受世人的唾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沒有存款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