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884242771914
-
2 # 嚮往的旅居生活
太窮可以窮遊,遠的不行就近的,汽車開不起就坐公交,實在不行就騎行車,走路去旅行也不是不可行。
不是有首歌叫《走路去紐約》麼?現在很多做直播的也都是一些揹包客,帶上基本的生活用品,不說有背後的營銷團隊,現實中這樣的人很多,有的人就喜歡浪跡天涯。
如果僅僅只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出去旅遊,我覺得鄉村遊啊,登山遊啊都是可行的。一般本地都有幾個旅遊群,去論壇上找找,然後加入他們,每週基本都有活動,男女老少都有,交通工具以公交車為主,往往是一些偏遠的鄉村古道之類,既開闊視野,又強身健體。
-
3 # 100光年
其實旅遊目的更多是心理的放鬆,即便是資金不充裕,也可以選擇短途遊、周邊遊,花費並不多,如果時間充裕,可以騎車或者徒步旅遊,也會達到旅遊的目的!
-
4 # 皖美悠遊
旅遊本身並沒有貧富界限的。我自己有以下心態和做法:
1、對於人文景點:比如各種名人故居、各類重新修復的老建築,我喜歡到此一遊,門前一照。因為很多重修的名人故居,裡面也多是照片、展板,所以很多網上都已經有較為多的報道和照片,瞭解下,基本和進去看的差不多。還不如花花時間,翻翻網頁,記點筆記,更有深度。
2、很多有趣的地方,並不花錢。比如像成都的寬窄巷子、合肥的步行街、城隍廟、屯溪老街等等,本身就是開放式的,我們可以自由行走其中,感受文化,品味底蘊。
3、對於自然景點:比如皖南的西遞宏村,商業化很濃。但是那塊土地上到處都是古村落,很多還沒有開發,或者不收費。轉一轉,其實建築格局都類似,說不定有以外收穫。——找那些景點的隔壁村落,一樣美麗。
4、對於像黃山、泰山、華山這樣的景區,我們也可以省去索道、纜車這樣的費用。與其在健身房裡花錢流汗,不如在景區邊走邊看。
5、現在很多城市建設的很好,我們也可以給自己找點樂子。我一般去一個城市,就會在我住的附近步走,鑽小巷小街,看眾生百態。或者間隔坐段公交車,跳躍式瀏覽。花費不多,收穫不少。
6、如今還有很多景區有帳篷營地、24小時書店等等,都可以省錢式的過夜。路上吃喝,均是豐儉由人,山泉水也可解渴,大餅也可充飢,花費不多,也挺自在。
旅遊趁早,年輕愛旅遊,見多識廣。年紀大了,咱有老年證,基本出處免門票,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幹嘛不出去遊一遊?
回覆列表
不能旅遊又怎麼樣?又不會死!沒錢去旅遊,在家看電視啊!古語早就說過:書生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這話在過去有些矯情,而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全球任何角落的事不出門都可以知道。你沒去巴黎,那個破教堂燒了你也看到了!況且,有些景點“沒去很可惜,去了更後悔”!!!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