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阿俊說歷史

    歷史上真實的妲己,只不過是可憐的“戰利品”罷了。認為商朝的滅亡,和妲己脫不了干係,這其實是後世強扣在妲己頭上的“黑帽子”。

    一個帝國的衰亡,絕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各種勢力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商朝的滅亡同樣如此。

    關於商朝滅亡的原因,大概有這三方面原因:一、宗室的分裂

    這主要是由於王位繼承製度改革導致的,商朝原本的繼承方式是“父子相傳”和“兄終弟及”相結合的繼承製度。但這種繼承方式,卻導致王位繼承始終處於混亂狀態,最終釀成了“九世之亂”。

    而到帝甲時期後,逐漸形成了“嫡長繼承製”。按照這種禮制的改革,帝乙的嫡子帝辛(紂王)繼位名正言順,但卻造成了庶長子微子啟,和帝乙的弟弟箕子、比干等人的不滿,從而導致了宗室的分裂。

    微子啟、箕子和比干,組成了紂王帝辛的堅定反對派,紂王帝辛雖是名義上的王族最高統治者,但實際上在王族得到的支援十分有限。

    二、貴族的離心離德

    自從盤庚之後,商朝貴族便已經離心離德,這導致商朝君主的統治,遭到嚴重掣肘。於是,在祖甲時期,廢除了貴族公義制度,從而加強了君主集權,加大了王族勢力。

    但這卻加劇了商朝王室和貴族之間的矛盾,在王室強盛之時,尚可壓制;可一旦王室勢弱,便各自為政,甚至反攻王室。

    因此,紂王帝辛繼位時,由於王族的分裂,和微子一派的瘋狂,王族勢力大為削弱,從而引發了貴族的蠢蠢欲動。

    三、商族的腐朽

    商朝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紂王時期,已經是疲態盡顯;尤其是商族中的上層,沉醉於奢靡享受之中,曾經的勇猛、睿智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貪生怕死和自私短見。

    如此局面,不但造成了統治階級的整體腐朽,更是加劇了底層百姓和奴隸的不滿,進一步加速了統治的崩潰。

    紂王帝辛繼位之後,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紂王主要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解決內部矛盾

    一方面,對內部反對陣營進行分化、打壓,甚至不惜採取殘酷手段,殺比干、囚箕子、逐微子。

    另一方面,提拔外臣飛廉、惡來,將軍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此二人亦不負紂王帝辛的重望,飛廉為伐東夷統帥,商亡後仍堅持戰鬥,直至戰死。

    通過這兩方面的措施,紂王帝辛一定程度上掌控了朝政,維持了統治的穩固。

    二是以武力樹立威望

    為了解決外部諸侯的威脅,一方面在黎國舉行軍事演習,用以震懾西部諸侯,尤其是已經強盛起來的周人。之後又伐有蘇,俘獲妲己。又在二十二年大搜於渭,囚西伯昌。

    另一方面,在解決西部威脅後,紂王帝辛又掉頭東征、南伐,對時常侵襲的東夷進行討伐,傾全國之力,用以滅掉百年來的巨患,經數十年方決出勝負。

    然而,紂王帝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商朝內部和外部的憂患,掩蓋了內部空虛的事實,維持了統治的穩固。

    但在內部鬥爭中,失敗的大夫甲、內史向摯、微子等人,卻先後逃到周,向周人出賣了商朝內部空虛的真相。從而導致周人聯絡其他諸侯,一起趁虛而入,最終致使商朝覆滅。

  • 2 # 陸高雄

    感謝題主,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關於妲己,在不少的古籍中勻有記載,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說到商紂王很愛妲己,對妲己一直是言聽計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國語-晉語一》中也說到:“殷卒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有蘇氏(今河南武陟一帶)原是商王朝的一個屬國,後來,商紂王討伐有蘇,俘獲有蘇的女兒妲己後,寵愛到言聽計從,於是整天尋歡作樂,不理朝政,結果最後被周武王乘機滅國。歷代史家基本上也都是將商王朝的滅亡歸之於商紂王寵妲己,妲己干政所致。但是也有不同的聲音。《呂氏春秋-古樂》中就指出,商之所以亡於紂王,完全是因為紂王好大喜功,常以武力威脅壓榨聚斂各諸侯、方國的財富,從而引起各諸侯、方國的反叛,最後被周武王所滅。《孟子-離婁上》也給商王朝的滅亡作了結論:“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所以,我們應當可以看出,商王朝的毀滅,實在不應當把罪過算到妲己一個人的身上啊。

    那麼,為什麼我們通常總是覺得妲己是一個大大的壞女人呢,這在很大程度上和小說或是影視中的《封神演義》有關。在《封神演義》中,妲己被刻畫成一個壞得令人髮指的九尾狐狸精,所以在潛移默化中我們就認可了這樣一個形象,從而完全遮掩了妲己的真實面目。

  • 3 # 尋根拜祖

    一般情況下,我們瞭解歷史,多依靠古人的史籍記載,越往前的記載越可信。商朝則很有意思,我們考古發現了大量史籍中沒有的文字記載,瞭解到的資訊竟比古人還要詳盡和準確。遺憾的是,在現有發掘考古中,尚沒有發現妲己的記載。

    記載妲己事蹟最清晰、最生動的是《封神演義》,可這是明朝人許仲琳的通俗演義,不是歷史。由此形成了妲己的“民間形象”,而不是“歷史形象”。

    那麼,妲己的“歷史形象”到底是怎樣的?她紅顏禍水的“民間形象”,又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妲己從歷史形象到民間形象的疊加過程

    史料關於妲己的記載少得可憐,我們按時間順序羅列如下:

    《史記》: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紂伐有蘇,有蘇人以妲己女焉。紂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武王殺之,斬以玄戈,懸之小白旗。《列女傳》: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妲己配紂,惑亂是修,紂既無道,又重相謬,指笑炮炙,諫士刳囚,遂敗牧野,反商為周......妲己者,殷紂之妃也。紂伐有蘇,有蘇女以妲己。美而辯,用心邪僻,誇比於體,戚施於貌。紂好酒淫樂,不離妲己,所譽者貴之,所憎者誅之。

    《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如果是真的,那麼它成書的年代,比《竹書紀年》還要早一些。《國語》比《竹書紀年》多了一條記錄和一個論斷,一個記錄是妲己受帝辛寵愛,論斷是妲己跟商的滅亡有關,證據沒有。

    《史記》記載“具體”描述了妲己禍國殃民的事例:妖言惑主。

    《列女傳》是西漢中晚年劉向的作品,其實不是歷史。所以,劉向對妲己的描寫充滿想象力,從外貌到特性,再到行為,塑造了一個“表演系”藝術女的形象。

    但是,即便如此,它們與《封神演義》中的九尾狐狸蘇妲己相比,差距太大,太過模糊。如果把以上形象做一個總結,頂多說妲己是個恃寵而驕的無德女子,她所有的行為,都是人的本能反應,而不是有意識地參政、敗政,也沒有關於她參與政治的記錄。

    歷史上像他這樣的女人比比皆是,不足為奇,她們最大的破壞力,頂多是拖垮了君王的意氣和軀殼,國家的滅亡,跟她們沒多大關係。

    而且我們發現,時間越是往後,記載越不利於妲己。用史學家顧頡剛的話說,這叫“層累的歷史”,就像刷油漆,一遍又一遍覆蓋,到最後原貌根本看不清了。

    在《封神演義》裡,蘇妲己成了女媧娘娘派來,專門負責搞垮殷商的九尾狐狸,女間諜。結果,這個民間形象與歷史形象遙相呼應,讓人們原來越看不清歷史的原貌了。

    所以,結論很簡單:妲己就是一個戰利品,受到帝辛寵愛,在生活方面可能會竭盡奢侈享樂,但是絕對沒能力干預到政治,說她毀了商朝,那是哄騙中小學生玩的。

    那麼商朝究竟是如何毀滅的,其中真的跟妲己沒有一點關係嗎?

    帝辛的形象及亡國原因分析

    從相關史料的解讀,以及最新考古發現分析,商朝的滅亡不光跟妲己沒多少關係,甚至跟帝辛的所謂荒淫無道,都沒有太多關係!商朝的滅亡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部落邦聯制結構的瓦解是主因

    一般認為商朝跟周朝一樣,是個封建國家,其實不是,商朝和夏朝一樣,是部落邦聯制結構政權體系。這個政權的主體,是由若干個部落聯盟,在原始選舉制基礎上,形成的輪流坐莊的聯盟結構,而不是周朝家天下的王權結構。

    這種結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當中原文化進入帝制時代,中國北方草原部落,還有這種遺存。比如北魏、遼、金、蒙古等,其最初的政權結構都是部落邦聯制。

    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商朝的國君,名字全部是由天干組成。比如商紂王叫“辛”,他的父親叫“乙”,第一任國君商湯叫“癸”。這叫奇怪了,為何商朝國君那麼喜歡天干?為何這種情況僅僅在商朝出現?

    有學者認為,商朝國君的天干,並不是他們的名字,而是其部落聯盟的圖騰。比如商紂王帝辛,紂,是後人給他加的諡號,他的名字也不叫“辛”,而是“受”或者“受德”,“辛”是其部落聯盟的圖騰。

    辛,在甲骨文中是一把刀,意思是屠宰,所以辛部落是一個以屠宰為業,掌管祭祀的族群。商朝的結構,就是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部落聯盟輪流坐莊的邦聯制政權。

    西周也是一個部落聯盟,由姬姓部落和姜姓部落等構成,只是他們沒有執政權。隨著周部落聯盟的不斷強大,他們也希望打破商朝子姓十大部落聯盟,對執政權的壟斷。

    由此可見,在部落邦聯制結構下,只要有其它部落聯盟的存在,他們就必然會對執政的部落聯盟形成挑戰,邦聯制結構早晚會崩潰,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所以,西周代替商朝,其實是邦聯制結構,向家天下的封建結構轉化的歷史程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正好落在了帝辛時期。牧野之戰中,王師倒戈,其實就是部落聯盟結構崩塌的表現。

    2.帝辛的三個錯誤,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

    作為商朝的王,帝辛大概也看出了西周聯盟的威脅,所以,他加強了對周聯盟的管控,把姬昌囚禁,將姬發睏在身邊做人質。與此同時,帝辛又不斷擴大戰爭規模,希望通過武力征服各大部落聯盟,又達到開疆拓土,提高統治力的目的。

    所以,帝辛在位期間,不斷征伐東夷,將商朝的疆域,擴大到黃河以南,以及淮河流域一帶。據考古銘文發現,帝辛曾經兩次親征,時間每次都長達九個月。

    由此可見,帝辛絕不是荒淫無道的君王,他非常有作為。有學者認為,“紂時的製作、田獵、征伐、祭祀,莫不整齊嚴肅”,絲毫沒有內部潰亂的跡象。

    只是帝辛犯了三個錯誤,一是大規模的戰爭,消耗了國力,二是疏於防範,給周聯盟可乘之機,三是部落聯盟內出現嚴重分歧。

    現代史學家大多認為,帝辛不斷征伐夷方,時間誇大和規模都太大,對剛剛步入農業文明的商王朝來說,經濟負擔太重,由此嚴重動搖了統治基礎。

    在帝辛把注意力集中在征伐的過程中,周部落卻不斷髮展壯大。帝辛又被姬昌矇騙,授予其西伯侯的身份,任其經營黃河上游一帶,讓周部落迅速壯大。

    史書中記載,微子、比干、箕子等,不斷勸諫帝辛,或遭殺戮額,或遭囚禁。其實這絕不是史書中錚臣對昏君的規勸,而是微子、比干、箕子等部落聯盟,與帝辛部落聯盟之間的矛盾分歧惡化。有人分析,很可能帝辛要結束邦聯制輪流坐莊結構,進入家天下的世襲制,惹翻了子姓內部聯盟利益。

    在三個錯誤,導致商朝內憂外患,體質虛弱,最終被一擊而潰。

    3.帝辛和妲己的失德比重微不足道

    以上分析,一個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一個是客觀環境的決定性,它們才是決定立是走向的勝負手,其實跟帝辛和妲己的個人失德,沒多大關係。

    顧頡剛先生特地總結了帝辛的七十條罪狀由來,撰有《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一文,他指出,其中六項罪出於《尚書》,二十項罪由戰國時期增加,西漢又增二十一項,東晉增加十三項,其餘十項是東漢以後增加。

    也就是說,所謂的帝辛個人失德,本就是子虛烏有,更不用說加在妲己頭上的罪名了。所以,郭沫若先生就曾經呼籲:“殷辛之名當恢復,殷辛之冤當解除。”

    為何亡國之君身邊總有一位紅顏禍水

    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每一個成功人士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每一位亡國之君背後都有一位紅顏禍水。比如夏桀後面有個妺喜、周幽王身後有個褒姒、唐玄宗後面有個楊貴妃、吳王后面有個西施。

    有趣的是,翻開史書,妺喜與妲己的事蹟,竟然有驚人的重合度,甚至夏桀與商紂之間也是重合度高得驚人。

    世間哪有這麼巧的事,又不是什麼光榮的事,學習雷鋒好榜樣吶?分明是有目的的“故事彙編”。其目的只有一個:警告後世君王,遠離女色!

    皇帝是最特殊的一個群體,天下女色,他可以盡情享用。如不加節制,不光容易崩了,很容易陷於荒疏政事,甚至引起外戚干政,這是文人士大夫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司馬光所在的西漢,是中國歷史上外戚干政最嚴重的時期,司馬遷本人,對外戚政治通深惡痛絕,思想流於筆端,半真半假地誇大,這是文人常用的筆法。

    另外,皇權至高無上,為尊者諱,把亡國的責任,推卸到紅顏禍水身上,也是轉移視線的好方法。

    這兩個因素,導致歷史上憑空多了一堆“壞女人”。其實仔細分析,女人再壞,有幾個能對政治產生巨大破壞力?所以,妲己毀商,這樣的言論就不要提了,丟男人的臉!

  • 4 # 老爹有話說

    【據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如果要認真掰扯,還真是有得聊。

    首先,這個觀點,肯定是有問題的。

    妲己是《史記》上有記載的歷史人物,不過,也只是提及紂王迷戀妲己的內容。老爹覺得,將商朝的滅亡責任,全部歸咎於妲己的身上,多少有些不公。

    因為妲己再怎麼樣,也只是商朝歷史上的一個後宮妃子。

    商朝的滅亡,還是亡於最常見的因素:國君昏庸無道,對於老百姓橫徵暴斂,簡而言之,暴政。而不是什麼紂王迷信寵妃妲己,導致荒廢朝政。當然了,這個也是造成商朝滅亡的原因之一,但它並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可能老爹這樣去解釋,還不是特別明白,沒關係,我們換個好懂的例子。

    比如,文字的發明。

    有的人,利用文字,寫一些淫穢色情類的內容,並通過這些不良內容,獲得高額的利益。還有的人,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成長,傳承前人的智慧。

    那麼,問題來了,文字的發明,是一件壞事嗎?

    當然不是啦,對吧,文字的本身,是沒有任何錯的。錯的是人,是那些將文字用於傳播色情內容的人,這些人才是應該得到批判的。

    我們回到這個問題,妲己的身份只是一個妃子,難道商紂王無法控制自己去迷戀妲己,也要怪罪於妲己嗎?

    這個邏輯,不是存在明顯的錯誤之處嗎?

    換言之,商紂王迷戀妲己,最大的責任在於他自己。如果商紂王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勤政愛民,商朝會那麼輕易就被滅亡嗎?

    所以,說妲己毀了商朝的言論,是很難得到老爹認同的。

  • 5 # 抬頭一盞燈

    這個問題我認為和烽火戲諸侯的褒姒,死於馬嵬坡的楊玉環,是同一類的問題。

    有一個詞叫紅顏禍水,可見很多人將一個國家的滅亡或是朝代的由盛轉衰和一個美女聯絡起來,認為她們是直接原因,這明顯是一種轉移歷史責任的行為。

    國家的滅亡或衰敗,首先是統治者的責任,作為統治者,應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能國家管理好了,就說是自己堪比三皇五帝的賢能,國家亂了或是滅了,就說是紅顏禍水的責任。讓一個女人背鍋,太不地道。其次,商朝的滅亡自然是因為統治者的荒淫無度,管理失德,導致了其失去了人心。最後,這也不是正確的歷史觀,不能將一個國家的滅亡,完全歸咎於一個人,國家的滅亡必然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妲己也只是推倒商朝這座大廈的其中一個人而已。

  • 6 # 夜魔86

    事實上商朝的滅亡和妲己無關,商朝在殷紂時期已經發展成為很強大的奴隸制王朝了,而當時的周只是商王朝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只不過周文王及周武王兩代苦心經營,而周文王姬昌也受到商紂王的猜忌給醢成了肉醬,而周武王則趁著商朝攻打西北的黎及東南夷時向商朝國都進攻,商紂王得知後無暇抽兵回援,只能臨時組織起一支奴隸組成的大軍在牧野與周兵決戰,由於奴隸陣前倒戈,周兵徹底擊敗了商朝的奴隸軍隊,所以並不是妲己造成商朝的滅亡。

  • 7 # 跪射俑

    不是。

    1.商朝後期,絕大多數奴隸主貴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對待奴隸十分殘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隸主貴族對平民和奴隸們的剝削和奴役日益加劇,階級矛盾激化。  

    3.商朝統治者連年對外進行戰爭,大規模地對夷方用兵,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徵發,加劇了國內的矛盾。  

    4.周族已建國。而且日益強大,乘商國內空虛之機發兵滅商。

  • 8 # 芃博趣論

    其中說到他只聽妲己的,製作各種靡靡之音等,能這就是愛吧。。。。

    一個政權倒塌,並不是僅僅一名女子所能左右的,紂王,生性貪財好色,為所欲為,喜歡聽奉承之語,不喜歡聽忠言。

  • 9 # 閒人老羅

    https://m.ixigua.com/group/6820463585831944711/?app=video_article&timestamp=1589792863&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10 # 鄭說歷史

    這就是一幫臉皮比城牆還厚的男人編出來噁心的話。

    1.夏桀為了妹喜,搞出酒池肉林,帝王泡妞誤國,怨妹喜,簡直就是臭流氓。

    2.周幽王為了褒姒,烽火戲諸侯,這事也是瞎扯,我是不信。

    3.唐玄宗和楊貴妃,亡國了,逼死老婆,真厲害。

    哪個朝代可能因為一個女人亡國,不過是了驚醒後世不要貪戀美色的典故罷了。

  • 11 # 山月知心底事

    拋開神話傳說,商朝的滅亡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文王大兒子伯邑考被殺。

    《帝王世紀》上說:“因文王, 文王之長子日伯邑考質於殷,為紂御,紂烹為羹,賜文王,日‘聖人當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紂日‘誰謂西伯聖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大家看這個記載和我們 ]民間傳說是有差別的,這裡邊沒有妲已什麼事。而且還有一個傳說伯邑考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傳說伯邑考到了朝歌后,竟然垂涎姐己的美貌,對姐已展開了追求,紂王聽說後很生氣,後果當然很嚴重....當然這個傳說沒有什麼根據,我不想給任何人潑勝水,大家,大家自己去判斷它的可信性。所以只作為一種說法展現給大家,大家自己去判斷它的真實性,

    第二,紂王對疆域的開拓過於勞民傷財。

    紂王其實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開拓山東、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商朝疆域的擴充套件、中原文明的傳播,這都有助於華夏大地的生產力的發展。當時商朝擁有一支強 大的軍隊,他的軍隊都裝備著著先進的青銅兵器和盔甲,他的部隊所向披靡,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紂王曾在山西黎城與文王惡戰場, 把文王打得大敗,文王被俘、四於愛裡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場戰爭中。若不是東夷作亂,恐怕姬昌早被紂王處死,而不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被釋放回家。紂王真正應該反省的是他發動對東夷的戰爭的時間,紂王發兵東夷,計劃一勞永逸地除掉東部威脅,永絕後患。憑著優勢兵力,商軍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取得大勝(很可能是在這次征伐東夷的戰爭中,路過有蘇氏部落擄獲了妲己。)紂王為了勝利甚至還採用了“象隊”,古書上就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的記載。但是東線實在是戰線太長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征戰拖垮了商王朝。甲骨文卜辭記載商徵人方(東夷的部落之一) 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時間, 這是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

    《左傳》評價相當精闢:“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

    第三,內鬼難防紂王的大哥微子啟的投敵叛國就是。

    紂王的大哥微子啟的投遞叛國就是一個商人叛逃的最典型的例子。《史記》上說:"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 ”微子啟為什麼叛變也許真的是因為約工沒聽他的正確意見,也許他還在對當年父王母后沒有傳位給他耿耿於懷,如果是後者,我覺得當年帝乙和紂母的選擇絕對正確,雖然紂是個亡國之君,但是再怎麼說也要比微子啟強。

    第四,武王的投機成功了。

    微子啟帶去的情報只有一條,就是殷都空虛,現在下手正是時候。這時候文王已經死了,年輕氣盛的武王姬立即對殷都發起攻擊。這次偷襲頗像兩千年多後,明成祖朱棣遠端偷襲建文帝成功的那次靖難之役。

    給我感覺那時候的姬發就是個混小子, 不過他狂賭豪贏。歷史被他的這一次突裝改變了。雙方主力在牧野相遇了,歷史記載紂王的二哥中行帶領十七萬大軍(也有說是七十萬,個人認為不可能,想想婦好時全國軍隊的數量),與周軍在牧野對峙,歷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戰即將爆發。

    牧野之戰打得異常慘烈,《尚書》 上說,“ 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絕非後世史書上所說的什麼奴隸臨陣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贏得勝利。但是牧野大戰還是失敗了,原因很簡單,商軍主力還在東南,牧野會戰的商軍主力是東夷戰俘及奴隸臨時拼湊起來的,而且投降的東夷部突然作壁上觀,造成了只有少數的商軍在中衍的帶領下浴血奮戰,即便是這樣,周的損失也是很慘重的。最後商軍終因寡不敵眾,牧野戰敗,殷都失守。每當我看到牧野之戰,我都會聯想到梅爾.吉普森主演的電影《勇敢的心》裡主人公威廉.華萊士失敗的那場戰役,蘇格蘭貴族突然不應戰,造成了華萊土的蘇格蘭聯軍的大敗。

    歷史如此,中外皆同,迴圈往復,總有忠誠與背叛、光榮與可恥。紂王失敗了,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也不代表周獲勝了。我估計武王在大戰前看到商軍的整齊與氣勢,自己也不禁膽寒,那時他定也在打退堂鼓,心想可能時機還未成熟吧。當他勝利後看到滿地的屍體,他自己也一定在為自己的僥倖勝利而慶幸。

    國都,山8日日來一土釋的等子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繼續營周朝為了安撫大商的子民很是下了一番工夫,釋放箕子,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繼續理殷地,但是沒有用,商朝的遺民很不服氣,在紂王的兒子武庚的帶領下起來造反。人用了3年的時間,才把這場暴亂鎮壓下去,由此可見商朝遺民的團結與紂王的威望。

    最可憐的是妲己,她本可以和其他女人一樣在歷史上不留下任何記載,或者只是她為紂王生了幾個孩子,可是歷史的偶然和必然讓她變成了- -代妖姬。讓後世的人們她誤會謾罵了幾千年。

    但是結束了就是結束了,歷史不會因為冤枉了一個女人而停止它的腳步。不管怎麼說,大商王朝被姬發射出的粒金球搞得突然死亡,此刻又-一個新的王(形式上)大周建立起來了。

  • 12 # 吳大德

    肯定不是了,大廈將傾,非一木所支也,紂王聽信讒言加上戰火不斷,惹得天怒人怨,不滅才怪,把滅國強行推到一個毫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身上,你覺得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諸葛亮為什麼避而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