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冰峰財經

    很多人會說晶片股會上漲,但是今天的走勢已經打臉了

    今天晶片股高開低走,剛開始是高開誘多,然後突然的跳水,最終很多股票都出現在跌停板上。

    這是最終市場的一個走勢,可能開盤的時候有一部分資金利用週末華為的訊息,然後把這個利空炒成了長期的利多,但是市場馬上用行動來證明這次的確還是一次利空,而不是短期的利多。

    我今天早上本來發一篇文章,結果沒發出去,今天是準備加倉,但是明確表示不會碰半導體這個板塊。

    最終我今天也加倉了,加了一點醫藥,之前上週五,也加了一點倉位是水泥。

    最近市場的主線就是消費和晶片半導體,其他板塊走勢相對較弱。但是在全球央行而印鈔的大背景下,股票其實也是跟黃金一樣,是具有抗通脹的屬性的,尤其是具備提價能力的這種公司。消費股的表現就是很明顯的一個體現,而其他的板塊,相信也有類似的股票是能夠抵抗住通脹的。

    我認為短期,晶片半導體這個板塊還是有壓力的,華為今天也召開了說明會,對美國這次制裁表示一定會對華為的業績造成影響,但是目前影響還不太確定。

    今天恆生指數那邊,晶片半導體這個板塊也出現了大跌,中芯國際跌了7個點,華為概念股也是暴跌。這就是市場最終給出的答案。

  • 2 # 筍尖財經評論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這意味著所有用過美國技術或者裝置的公司,不得賣晶片給華為,這其中最主要的公司,可能是臺積電。因為目前臺積電給華為生產的晶片,是使用美國的EDA軟體和技術設計出來的,也使用了美國的ARM架構。如果臺積電對華為斷供,將對華為造成巨大的衝擊。

    美國為什麼總是針對華為?

    這樣的問題有點大,要寫的話,估計一篇博士論文都不能寫完。但是,一個農村大叔都知道,是華為動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了。美國之所以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其領先世界的主要有金融能力(美元霸權)、軍事能力、科技能力、輿論能力和情報能力。

    華為的崛起,首先是動搖了美國的科技領先的地位,也就是削弱美國科技地位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華為是5G技術的龍頭。根據IPlytics的資料顯示,華為是全球擁有最多的已申報的5G標準專利族的公司,達到了3147族。其實早在2017年,華為就已經成為了通訊裝置領域的世界第一,打破了歐美在通訊技術上的壟斷,並且使得中國所有的工業產業有可能彎道超車,實現超越。美國享受慣了“世界老大”的角色,現在華為有可能幫助中國威脅到它“老大”的位置,它豈能善罷甘休?

    其次,華為威脅到了美國的情報地位。華為所處的行業是通訊行業,這是跟情報獲取最密切關聯的一個行業。美國目前的情報系統極度依賴於一直在他們掌控之中的網路空間,基本上所有的裝置、網路、系統都是他們掌控下的公司提供的。如果這個空間被華為的裝置進入,就意味著這裡面的情報有可能洩露到華為手裡,也就是落到了中國這邊。如此,美國私底下很多見不到光的行為(如斯諾登事件),甚至是重要的國家情報,都會被對手掌握,這對美國而言,也是致命的。

    最後,華為跟美國玩的不是同一套規則,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中國和美國之間總存在意識形態不同的問題。小筍之前有文章曾提出,金融行業的最高層次是什麼的問題?後面也一直沒有回答出來。今天借這篇文章一起說了。其實,金融(其實所有的行業、甚至是國家競爭)的最高層次,是制定規則。規則是誰制定的,肯定是對誰有利的。一旦現有的規則對制定者不利,那麼制定者,尤其是有權力的制定者,肯定是要破壞現有的規則,再重新制定的。美國現在正是這麼做的。需要自由經濟的時候,就對外說全球要奉行自由經濟,你們要開放市場;好了,輪到了自由經濟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又開始玩貿易封鎖了。

    回到華為的問題。為什麼美國不扼殺騰訊和阿里?因為騰訊和阿里是在美國製定的底層架構上的上層應用,而華為,是在制定自己的底層架構,玩的不是美國現有的東西,而且華為的這一套,還有超越美國現有底層架構的可能。華為要製造自己的晶片、自己的作業系統等等,這都是直接分割美國既有利益的事情。

    綜上,華為動搖了美國的科技地位、瓜分了現有的市場份額、威脅了美國的情報系統,而且華為還想玩一套不由美國掌控的規則,所以,美國要如此無賴、不顧一切地扼殺華為公司。

    美國扼殺華為,短期而言,對中國的整個半導體產業肯定是利空的;但是,長遠來看,中國的產業從來都是越封殺越強大的。

  • 3 # 楊子翔

    華為迴應:沒有傷痕累累 哪來皮糙肉厚 ,英雄自古多磨難!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方宣佈,美國商務部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

    5月16日,華為僅用一句話迴應:“沒有傷痕累累 哪來皮糙肉厚 ,英雄自古多磨難。”

    業內人士認為,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的限制升級,意味著中國產晶片自主化的程序刻不容緩,而兩大國家級基金同時注資中芯國際,也表明其未來將承載起中國產晶片崛起的重要使命,國內半導體行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對於晶片的自主研發,勢在必行。5月15日,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國際披露最新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與國家積體電路基金、國家積體電路基金II、上海積體電路基金及上海積體電路基金II訂立新合資合同及新增資擴股協議,以修訂前合資合同。兩大國家級基金分別注資106億 、53億,合計獲注資近160億人民幣。

    這個也看得出來,我們對晶片研發的決心和信心。

    受上述訊息刺激,中芯國際的股價也迎來一波大漲。5月14日上午,港股上市的半導體巨頭公司中芯國際,股價開盤大漲,盤中一度飆升超10%以上,刷出年內新高,市值漲超千億。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必須向前看,永不言棄!

  • 4 # 慧算賬

    週末大家比較關注華為事件,起因是美國商務部發布宣告,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美國以外地區,如果想供貨必須經過美國的許可,並給了120天緩衝期。

    最近晶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從四月底到現在,晶片ETF漲了20%多了,個別妖股更是漲上了天。關於美國對華為的施壓,說利好和利空的人都有,從中長期看,我認為這是一利好。

    美國的施壓讓全國都認識到晶片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前大家都想著賺快錢,像晶片這種研發週期長、消耗資金大的元件,只要能買的到,沒人想著研發。

    直到中興因為晶片差點被美國搞死,大家發現快錢能不能掙還得看美國的臉色,自此開始,舉國之力搞晶片,資金和人才都開始向晶片傾斜。越受刺激,越能激發人的鬥志,可能這幾年要吃不少苦,但只要挺過去,那就能對外收割。

    從19年開始晶片漲的很猛,最近又有起勢的意思,晶片將是這兩年科技股裡面最熱的行業,要是眼光放遠一點,我感覺還有機會。該事件對指數的影響不遠遠低於對科技板塊的影響,指數可能在會議前保持震盪。

    資金更多的是等待市場共振的節點到來。只要量沒有大規模降低,指數也會穩住,保持耐心吧。當前市場的邏輯就是抱團。之前都抱機構的大腿,後來又找上了遊資,進而形成了兩大陣營,一波是是原先的抱團機構趨勢,另一波圍繞著人氣核心短線股的抱團。週五軸研科技八連板,省廣集團反包,湘佳股份二連板,華盛昌 反核大漲,除了上面這些老傢伙們,還有夢潔股份,泉峰汽車,御家匯,安記食品這些四五連板的的新貴。靠情緒跟風的越來越少了,市場就圍繞著人氣股來回做文章,並且多在午後引發漲停,因為下午看清風險後才能預判次日情況,反之亦然。

    當前市場的大趨勢在這裡,大家在能嚐到甜頭時,不會切換,除非沒有賺錢效應,或者冒出來新的人氣股吸引資金。今天看這個市場有什麼變化,指數上,氛圍上,情緒上的,而非題材上的,看看跌停多不多,趨勢有沒有被破壞。

  • 5 # 淡淡禪風

    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5月15日針對華為公司出臺出口管制新規,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裝置,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言外之意,除了美國不敢發威做生意以外,其他國家,只要是採用美國技術的都不能幹,華為做生意。俺明顯這是在全面打電話喂,明顯的就是晶片代工。現在華為所採用的晶片大部分是7奈米的,能夠代替臺積電的只有中芯國際,但中芯國際現在只發展到了14奈米量產的地步,距離去那裡還有一段距離,而世界先進的代工產業,臺積電和三星已經開始發展5南美的技術隱私呢,就算中芯國際近近能夠突破7奈米的技術與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還有兩代的距離。但是現在的華為明顯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比如說華為,現在要推出的p40,據說要採用5奈米技術,如果現在被美國禁止了,那麼華為的p40出貨就可能受阻。

    總結:既然美國限制我們用他的產品,那麼我們只有實現自我突破,沒有第2條路可以走。所以說呢,現在對晶片來說是一個大機會,明天會不會大漲不敢說,但對晶片來說,這裡確實存在大機會,因為有大量的資金流入,未來的機會是非常確定的。

  • 6 # 杜坤維

    目前晶片股已經位於高位,像做儲存晶片的兆易創新走勢相對低迷,而做模擬晶片的聖幫股份已經是創歷史新高,做射頻晶片的卓勝微已經畢竟前高。

    儘管成長性很好,但估值也不便宜,市盈率都是百倍以上,

    美國再次限制華為,對國內晶片行業影響不是單純的利好或者是利空,而是“威”與“機”並存。機會在於美國限制晶片等關鍵技術出口,會倒逼國家加大資源投入,強化晶片中國產化,有關企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風險在於晶片是一個高科技行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行業,材料裝置設計等,美國這次下黑手,會對國內行業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可能波及到一些關鍵裝置/原料等的獲得,也可能波及到下游廠家的需求,

    資本市場是一個帶有情緒化的市場,漲跌判斷是很苦難的,只能說是一個概率性事件,漲的概率多過跌的概率,還是跌的概率多過漲的概率,沒有鐵板釘釘的事情。

    週五晶片半導體光刻機等已經出現漲幅,就是對美國一些政策的反應,像聖幫股份漲停,卓勝微大漲,我翻看了一些公募基金的持倉結構,發現一些基金重倉股基本上都是高價科技股,持有逼近10%紅線,機構操作的激進風格表露無疑,從機構持股看,未來股價還又會有上漲空間,但是科技股泡沫誰也不能否認,漲多高,我是不敢判斷的,因為A股是一個漲跌沒有底線的市場。樂觀起來可以漲到天上去,悲觀起來可以跌倒地獄。

  • 7 # 琅琊榜首張大仙

    訊息面的影響可能會產生兩種極端,真的不好說!

    1、就是受到華為限制而波及到的企業會出現大跌,因為一旦華為受到牽連,那麼它所相關的產業鏈也會受到影響,這個很顯然。

    2、華為強勢回覆,並且推出自主的晶片,可能也會帶動相關的產業鏈上漲,激發概念炒作的行情。

    3、愛國情懷可能會推動晶片個股的走勢;

    所以,對於現在的情況來看。

    美國再次限制華為,利好和利空的結果很難預計。

    因為他們限制華為確實是一個重大的利空,但是限制之後華為的反擊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晶片市場的未來。

    甚至像格力、阿里巴巴等企業,都已經加入了晶片的研發之中。

    因此,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好的晶片中國企業誕生。那麼,長遠來看,美國這一次的限制,並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而且讓華為用於“亮劍”。

    長遠來看,有一些有實力的晶片公司,和一些華為的概念股,更會有吸引人的一面。

    而對於今天晶片股的走勢,我認為大家沒必要在意,因為短期的不確定性太高。

  • 8 # A股百曉孫

    晶片股高開低開咯,畢竟晶片技術這個東西並不是說要搞就能搞出來的,投錢和產出並不成比例,現在晶片炒作也是基於中國產替代的預期。但是短期之內中美之間還是有貿易衝突,受疫情影響雙重因素,科技股往上的空間並不大。總體而言,兩會期間,市場有維穩需求,但場內資金就那麼多。從行業平穩性講,機會持續運作大消費,有業績支撐。而科技股今天大多數業績會比較慘淡。相比可知,晶片股玩玩就好,走弱時候堅決離開。

  • 9 # 投行老周

    美國限制華為也是投石問路,其目的直指中國。

    華為肯定會遇到大麻煩,麻煩程度相當於重新創業。

    在晶片領域,華為應該被迫走IDM路線;

    在作業系統領域,會徹底另開爐灶;

    美國想禁華為,也是有難度的,只要有利益,國際上就會有灰色地帶,技術領域也一樣。

    再說中中國人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傳統,都會使我們獲得最終的勝利。

  • 10 # D亮China

    短期來看美國對中國晶片企業的打壓肯定是個壞事,但從長期來看是個好事,正是因為美國對中國晶片企業的不斷打壓,讓中國晶片企業意識到擺脫對國外的依賴的重要性,更能激發國內公司的發展潛力,也能讓中國國內的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晶片類的個股短期可能有風險,但是應該找一些未來有潛力的公司長期看好,短期的調整反倒是一個買入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就是一場戲,而這場戲的導演就是你自己,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