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話旗袍

    雖然李白的《將進酒》被無數人追捧,但是我心中的李白就是一個酒瘋子,無酒不歡,無酒不詩,只會借酒消愁;酒醉的李白,“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橫空出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喝到位甚至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曾經也會巴結迎合奉承,但是恃才放曠,遭人嫉妒,不圓滑,不低調,戲耍高力士,很多人都不喜歡他,不被人整才怪呢!把好不容易謀取的小官職給葬送了,所以說他不適合搞政治。

    一,李白就是個酒瘋子,無酒不歡,無酒不詩,只會借酒消愁

    酒,是詩仙李白身上一個最鮮明的符號,“會須一飲三百杯”,詩仙的仙氣,一半才會靠醇厚的酒香釀出來 ,一半才能從李白個性中的獨特氣質表現出來。仕途上的不如意,必須要靠喝酒發洩。喝到高潮,名篇佳作就呼之欲出,這樣的李白,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一句,就足令天下才子精神為之一振。酒宴至此,漸入高潮,詩人已有八九分醉意,竟變客為主,殷勤致意,頻頻勸飲.

    一般都是這樣的,你看宴會上剛開始有人說:不行不行,我不會喝酒的。可是三杯酒下肚,頓時來勁兒了,小臉蛋兒也泛紅了,精神頭兒也上來了,你一杯我一杯,好像酒不要錢了,他也不是客人了,也不管誰誰誰了!

    但是人家李白有這個本事,不喝不詩,一喝就多,喝多就能詩。我一喝多就暈頭轉向,呼呼大睡。這就是跟“酒仙”的差距,更是跟“詩仙”挨不上邊兒。於是我不得不慨嘆:做人的差距咋這麼大呢???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愁。”宴飲至此,又出現了一個高潮。此時的李白就喝到位了,竟然一邊埋怨主人錢少,飲酒不能盡興,一邊又提出了建議,讓主人把“五花馬、千金裘”典當買酒,大家一醉解萬古之愁,真是醉人快語,語驚四座,憑這一句就足可名傳後世,令古往今來的酒徒們瞠目.

    喝到高潮的最佳狀態,就是開始要酒了。這李白都要主人日子不過了,啥都不要了,拿來換酒。只要有酒,就開心了。這就是“酒瘋子”的最佳狀態。

    所以李白的《將進酒》,以及其他的酒詩,是他全部詩歌中最為人稱道的精華之一。他的飲酒醉酒之作,將酒詩推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古往今來酒詩佳作如雲,但能稱得上獨步天下的,惟李白而已。

    李白的酒詩,均是千古名篇,首首皆是讓人歎為觀止的“酒神仙曲”。

    二,李白為了踏上仕途,也巴結迎合奉承過,但是恃才放曠,不圓滑,不低調,戲耍高力士,很多人都不喜歡他,把好不容易謀取的小官職給葬送了。所以說,李白不適合做官,只能喝酒寫詩。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李白為了巴結玉真公主,也是極盡誇讚,把玉真公主誇的跟王母娘娘似的。玉真公主一高興,就把李白推薦他給哥哥唐玄宗當了御用翰林,專門給皇上寫詩,歌公頌德。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李白可就神兒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經常喝醉了,也不管誰誰誰,皇上要呼他來寫詩,他也不去;有一次趁著酒醉,還讓皇帝寵臣高力士給他提靴。這還了得嗎?

    大家都紛紛進諫,唐玄宗也越來越反感李白。於是李白被唐玄宗拿幾個小錢給打發了。

    結語:李白,成詩因酒也,仕途失敗亦因酒也。酒喝到位了,大唐是李白的,詩詞是天下的,鬱悶都是“月亮惹的禍”。

    上帝是公平的,想讓李白以詩詞聞名天下,就不能讓他做官。打擊一下,才能激起他喝醉酒而創作詩詞的慾望。為我們中華文明史上留下最璀璨的一道光芒。

  • 2 # 八戒心說

    這首詩是李白漫遊樑、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當時詩人不得志,政治上被人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心裡非常鬱悶,常常借酒發洩胸中的鬱積。在這首詩裡,他再次表達了自己淡於富貴以及傲視聖賢的情懷。其中‘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這句集中地表現了他當時憤慨心情。但詩中不免流露出縱酒享樂的消極思想。

    這首詩氣勢磅礴,語言豪放,隨著詩人思想情感的發展和變化而奔騰不息,給人以一瀉千里,勢不可擋的感覺。音節嘹亮,換韻迅急,句型多變與詩人的情感緊密地呼應;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魅力。他的想象力奇特而豐富,常常把自己的形象思維放在久遠時空上馳騁,在現實生活以及運用歷朝歷代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的基礎上,運用高度誇張比喻的手法,對事物進行藝術描繪創作,塑造的藝術形象具有栩栩如生扣人心絃的感染力,因而使他的許多浪漫主義詩篇具有豪邁激昂,氣勢磅礴,器宇軒昂,形象奇特,意境非凡等藝術效果。他被譽為‘詩聖’一點不為過。

  • 3 # 悠悠芳草心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的《將進酒》膾炙人口,特別是裡面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對我印象極深。我總認為能寫出這樣句子的人一定是個自信滿滿、豪氣沖天、重情重義的人。

    其實,我錯了。

    李白不是重情重義的人。恰恰相反,他有點薄情寡義。

    一個人對感情如何,要看他對婚姻的態度。因為妻子是他的最愛,一個對妻子都不負責的人,很難對別人付出真情。

    說李白對妻子不負責任,一點都不為過。

    李白先後有過四次婚姻。第一次是政治婚姻,李白入贅到前宰相許氏之門,李白拿這個婚姻當跳板,自然不會付出真情。

    李白第二段婚姻,是和於劉氏,劉是個俗人,愛錢如命,最後拋棄李白。

    第三段婚姻是和魯女。結婚五年,後來魯女病死了。這五年,李白四處遊蕩,孩子都是魯女照顧。

    第四段婚姻,入贅宗門。宗氏也是相門之後,家資頗富,曾千金買壁,就因為上面有李白的一首詩,可以說她對李白是情真意切。

    可李白就是李白,照樣不回家。

    李白從20多歲就出蜀了,在外雲遊了27年。去過18個省市,爬過80多座名山,遊過60多條名河。

    可以看出他經常不在家!不在家不是為了家人的幸福去打拼,而是自己遊玩。

    自己美了,不管家人。

    他豪放不羈,經常置家人於不顧 ,他對妻子都如此,對朋友又如何?

  • 4 # stefaniexxx

    才華橫溢,十歲作詩,天命之年得傳世佳作: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張狂自傲,天上地下,唯我獨仙: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一身正氣,大丈夫該當如此: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滿懷壯志,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

    縱情浪漫,尋仙問道真性情: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他有時也會多愁善感,男兒柔情似水長: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重情重義,肝膽相照交朋友: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愛意綿綿,用情深深盼佳人: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詩聖有詩云: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詩仙李白,空前絕後!

  • 5 # 古史札記

    首先,我們都知道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亦或者是“謫仙人”。他“謫仙人”的稱號是賀知章先說的。

    李白給我的印象呢,首先他十分愛喝酒,在一個就是他是一個豪氣沖天,夢想做俠客仗劍天涯行俠仗義的人。

    先說他十分愛酒

    李白在《將進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有學者統計過,李白現存詩篇大約一千多首,而其中寫詩的大約二百多。“詩聖”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朝,自稱臣是酒中仙。

    不僅如此,李白宴會時喝酒,懷念人時喝酒,重逢時也喝酒,他拜訪別人要喝酒,別人拜訪他就買酒,在酒樓喝酒,在家裡喝酒,在宮廷裡也喝酒。著名的《清平調》三首,不就是在李白喝醉了之後所寫的嘛!

    李白不僅愛酒,也愛俠客之道

    唐朝時期俠客之風盛行,李白也有一個俠客夢。他的這首《俠客行》便是最好的證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他說;“十五好劍術,遍於諸侯。”正是當時任俠流行的社會意識,為了事業心和抱負的驅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幹一番豪縱、快意的事,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讚譽。

    因此,在我心中他不僅僅“詩仙”李白,還是一個具有俠肝義膽,豪氣干雲的俠客李白。

  • 6 # 魚三字

    首先,他是個天才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十五好劍術”“十五遊神仙”,20歲後環遊中國,登名山訪大川,在那個年代,這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環遊世界了吧~,他一生漫遊了大半個中國,飽覽了祖國的壯美山河,作詩無數……

    其次,李白相當狂傲自負,可以說是“最狂傲”的詩人

    他的性格玩世不恭,狂妄不羈,從他寫出來的詩便可看出他的性格!比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等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讓後人讀來津津樂道!

    醉酒是李白一大人生樂趣。他認為“壺中別有日月天”(《下途歸石門舊居》),“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擬古十二首》之三),“人間無此樂,此樂世中稀”(《贈歷陽褚司馬》)。他認為飲酒取樂比個人名聲更重要:“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行路難》之三),“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笑歌行》)。因而沒酒時“空言不成歡,強笑惜日晚”(《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鬱鬱寡歡;有酒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豪氣沖天。為行樂“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喝得“北窗醉如泥”(《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為盡歡“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擬古十二首》之五),喝得“醉倒臥空山”(《友人會宿》)。有錢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縱情醉酒;沒錢時“投箸解鷫鸘,換酒醉北堂”(《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照樣暢飲。

  • 7 # 微笑的紳士

    李白除仕途不順外,他活成我們曾想象能夠活成的樣子。他是少年英才,五歲誦《六甲》,自謂,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頗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少年師從縱橫家趙甤。趙甤博考六經,議論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這又深深的影響了李白,讓李白萌生了澄清天下之志,後來李白多次干謁求仕,正是匡扶天下之心的發作。李白身處中國古代極繁盛(開元盛世),極開明的年代,受時代任俠風氣影響,頗喜劍術。青年的李白,是腹有良策,匡扶天下的英才,是仗劍走天下的俠客,又是遊名山歷大川尋仙訪道的謫仙人。他狂放不羈,是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狂士,是酒後竟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夢同遨遊的俠客,是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的道徒。李白在朝堂則懷匡扶天下之志,在野則尋仙訪道,在市井則醉眠酒家,交遊廣泛,尚義任俠。

    是想,這樣的李白是一個怎樣的人?滿腹才氣,劍術高超,交友廣泛,二十歲遍遊蜀中,二十五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懷著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宇大定,海縣清一的理想。他出蜀地到揚州,北上汝州,歷陳州,至安陸,遊江夏。三十歲入長安,廣泛交結王公大臣,無果,離長安,至開封到宋城(商丘),秋又至嵩山,到洛陽,干謁終於還是沒有結果,李白遂生隱意。李白回到了安陸,開山田,構石室,日耕夜讀。後又獻《明堂賦》《大獵賦》以期得到玄宗賞識,還是沒有得到機會。即便是有滿腹才華(絕非僅僅是詩才),但無處施展,李白又是怎樣的態度呢?試看,李白離開帝都長安時作《行路難》,詩云“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可以看出,李白雖然在仕途上多遭歧路,但是依舊滿懷希望,這種求仕而不得的境況一直維持到到公元742年,在賀知章,玉真公主的讚譽中,才被玄宗接見,奉為翰林,陪侍左右。 李白在積極求仕外,另一面就是狂傲的任俠,貪杯的酒徒與謫居的仙客了。司馬遷在《遊俠列傳》說,“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言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在李白身上同樣深具遊俠品性。關於唐朝任俠風氣的盛行,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中說,李唐起於關隴集團,關隴一帶的風習是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李白少年時代亦頗受關隴風習的影響。他仰慕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而重三杯吐然諾的德行,甘願縱死俠骨香,也不慚世上英,而決不願像揚雄那樣白首太玄經。同樣他的任俠狂傲習氣,甚至對不通實務的儒生作出嘲諷,“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然墜煙霧”,說魯地儒生讀書不通,頭髮白了只知道章句小技,不通實務,還不如歸耕渭水濱。李白不僅有著過人才華的傲氣,還有著濃重的殺氣豪氣,他“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遨遊”,他還願遍交豪傑,“平明相馳驅,結客洛門東”“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可以看出詩人寧願做負氣狂傲的任俠,遍結豪俠之士,也羞入原憲室。

    說起李白與酒的關係,杜甫說的最好,他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道出了李白不僅愛酒,而且喝酒越多才華越橫溢。詩人余光中在《尋李白》中也說,他是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交遊的時候要飲酒,岑夫子,丹丘生,將近酒,杯莫停,獨處的時候要飲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訪幽人時要飲酒,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失意的時候要飲酒,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還要嘲笑別人不飲酒,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李白自己也說,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這樣的李白,真是一個愛酒,嗜酒,貪酒的酒徒啊!

    白除了任俠,酒徒的一面,他其實還是一個痴迷尋仙訪道的人。李白成為仙人的想法與時代有著莫大的關係。梁啟超先生在《中國儒學史》裡面說“唐朝一代,頭等人物,都站在佛教及文學方面,純粹講儒家哲學的人,不過是二三等角色。專就儒學而論,唐代最無光彩”,既然唐代儒學最無光彩,那在思想上誰最有光彩呢?是道教與佛教,唐開國即崇道教而國教,通觀整個唐代尤以玄宗扶持道教最得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李白更是頗受道教影響,他五歲就習道教書籍《六甲》,他在《感興八首》裡面寫到,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他更是二十歲接受道教灌頂儀式,訪問過不少道教名山,如峨眉山,戴天山,紫雲山等,《將進酒》裡面提到的丹丘生就是他的道教朋友,李白一生道教活動都不曾停歇,尋仙問藥煉丹,李白都親身實踐,在四十四的時候,李白去濟南紫極宮經高天師授道篆正式成為了一名道士,這也難怪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在李白的詩中亦可看出這種飄逸神祕的氣質,“我來逢真人,長跪問寶決。燦然啟玉齒,授以煉藥說。銘骨傳其語,竦身已電滅。仰望不可及,蒼然五情熱。吾將營丹砂,永世與人別。”

    公元744年,李白於洛陽遇到了同時代另外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李白年長杜甫十一歲,但這並不妨礙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他二人一同相約曾遊開封,後又遇高適,李白比高適年長三歲,都是身負大志的人,三人在一起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事,每當想到這樣的畫面,不覺讓人心馳神往。李白和杜甫在不斷的交往中,彼此的相知情誼愈發深厚。兩人之間有不少互寄遙思的詩作,杜甫在有詩《夢李白》雲,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亦云,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沙丘城下寄杜甫》雲,“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像這樣一個,一擲千金,狂歌痛飲,廣交豪傑,腰掛龍泉,腳胯青驄,仗劍天下,遊歷名山的人,不正是每個人年少心中執迷的幻想嗎?李白就這樣真切的生活過,實踐過我們仗劍天涯的理想,他不僅完成了我們俠客的夢想,還有與杜甫知己般的情誼,也曾酒醉縱論天下,也曾醒來行路難,他是武俠故事裡的俠客,是天上下凡的仙人,更是才氣縱橫的名士,這樣的李白怎能不讓人心生豔羨,感懷莫名呢!

  • 8 # 陌上郎中

    李白的《將進酒》被無數人追捧,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詩人豪飲高歌,借酒消愁,抒發了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

    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獨特的李白,要麼瀟灑飄逸、放蕩不羈,要麼嗜酒如命、嫉惡如仇。

    從《將進酒》中走出的李白,是一個懷才不遇,借酒消愁,卻又躊躇滿志的妙人。我很能理解李白,感覺就像遇到了好朋友一樣,被他的豪情萬丈所感染。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又是何等的樂觀通達,灑脫飄逸。此時距離李白離開長安已有八年之久了,經歷很多的艱難險阻,對於世道的認識更加清醒。雖然前路迷茫,但依然堅持奮力前行。

    李白的這種浪漫主義情懷,在生活中追求灑脫的行為,都說明了李白是一個性情中人,是一個樂觀的、豪氣沖天的人。

  • 9 # 林鳳閣

    1.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是一首七言古詩。以漢代樂府短簫曲調為題材,題目又可意為勸酒歌。其整體詩歌豪放奔流,義氣滿懷。是其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整篇佳句輩出,其中最出名的兩句便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李白此詩詞也沿襲了舊的傳統,以飲酒為題材。詩句採用三言,五言,七言錯雜相交而成一氣呵成。在流暢的表達基礎上,表現出作者牢騷憤懣的情緒,文字通俗易懂,明白沒有任何晦澀難懂的詩句。這是李白最自然流暢的作品。

    4.早年因為認識賀知章而通過賀知章的極力引薦推薦給唐玄宗,並得到賞識。作為一名翰林供奉,然而由於其過於驕傲,所言放浪形骸。所做詩文多有詆譭當朝,妄加評論的內容,得罪了許多當朝權貴,因此對於他的仕途有很大的損害,最終不得已離開長安。失去了他最重要的保障,終日鬱鬱寡歡,壯志難酬。

    5.本詩詞所流露出的情緒偏向消極,是在長安以後的思想理論更成熟情況下所作。而他的人生如同本詩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痛在懷才不遇,又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和情懷流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也是李白所向往的人生生活。在快意人生中成就千古流傳的佳話,正如詩中所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10 # 怪力美少女的藏書館

    我心中的李白啊,是個寂寥又瀟灑的小可愛。

    愛詩也有寫詩的天賦,愛酒也有品酒的能力,好朋友一大堆,追隨者一大堆,除了仕途不順利,整個小世界簡直無懈可擊。

    可為什麼覺得他寂寥,這和仕途沒關係,是從詩裡讀出來的,李白的詩大多瀟灑豪放,是非常頂尖的浪漫主義詩人,但如果不是有細膩的心思能感知到美好和開闊,是不可能寫出那樣好的詩的。而細膩天真的人往往非常執著,內心總會有自己的枷鎖外人不得知,那種自我掙脫枷鎖的慾望表現出來外在會顯得無比灑脫。

    因為細膩,因為有孩童一般的天真和執著,才能在登黃鶴樓看到崔顥的詩時寫下“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樣有趣的詩句。

    但為什麼細讀他的詩可以讀出矛盾和寂寥,原因也是他多年成迷的身世經過蛛絲馬跡的考據公諸於世後我才明白。

    原來李白真實身份乃李建成之後,引用朱秋德先生的《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裡的一段話可以深刻理解李白的心境。

    “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枷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德華和周星馳有沒有可比性?你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