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買基金的英語老師
-
2 # 妙筆熱點熱搜
在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其實這就是過於鑽牛角尖了。一個人的成長,除開學校的學習之外,還應當多接觸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事物,學會與人相處,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才能融入社會。
我認為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他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他們會覺得父母不容易。他會學會感恩父母的。相反,什麼都不做的孩子,一般比較自私。覺得父母該為他付出。
我認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一定要從小開始,比如一歲多的寶寶可以自己學習吃飯,兩歲以後可以配合穿衣服,三歲的寶寶可以試著自己穿衣服和鞋子,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成績好,但生活動手能力差,一切大小事情推給父母。這是誰的責任?孩子有責任,但造成這個結果,更多的是父母的責任!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赤條條的,都是一張白紙。所有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都是後天養成的。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萬分溺愛孩子。一切包辦,有的上小學了還不會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漱。有的甚至還要餵飯。父母老人總是認為孩子小,學習重要。恨不得把所有事情做完。
我的孩子是我自己帶的,生活能力特別強。2歲開始,讓她獨立睡覺。幼兒園期間,學會自己穿衣穿鞋。小學四五級開始可以洗自己的襪子。初中以後,衣服全是自己洗。大學了,假期回來幫我做家務。大學期間來回都自己買票乘車,和同學結伴旅遊,我都非常放心。
孩子生活能力強,學習能力也不會差的。
我弟媳家的孩子,高中了,奶奶帶大。從不會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會洗衣服,吃飯必須端在桌子上,還極其挑食。不喜歡的絕對不吃。我真擔心,上大學時,是不是奶奶也要跟去?
不久前,網上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農村小夥子,家裡溺愛。從不要他做任何事情。父母先後離世,靠鄉親救助。熟食他就吃。生的不會做,也不願意做。最終活活餓死了。
90年代初,我們這有個孩考了一個清華大學,轟動全城。可是,只讀了一個月,跳樓了!什麼都不會做,生活不能自理,身上衣服髒兮兮的。被同學嘲笑,變得極其自卑。
孩子的生活能力要從小培養。相比之下,生活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這是有個過程的,慢慢就能做好了。要多表揚。
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他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他們會覺得父母不容易。他會學會感恩父母的。相反,什麼都不做的孩子,一般比較自私。覺得父母該為他付出。
不要溺愛孩子!否則,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