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孩子,小巫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絕對不能打孩子》,我來分享下:
首先,打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恐懼,而這恐懼的製造者又是自己最親近的父母,這使得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任,繼而喪失對整個環境和他人的信任,缺乏對生活和親人的信任,則是抑鬱症的緣由之一。這種恐懼可能導致他們即便成年後也不敢跟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懼怕對方的憤怒,一旦誰對他們生氣,他們就害怕得不得了,以為對方會衝過來打他們。這種心理陰影使得他們無法建立和維持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也難以維護自己的各種權益。
其次,打孩子會在孩子心中產生極大的憤慨,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輔導,這種憤慨會伴隨他們一生,並且在每一個適當的關口都跳出來侵擾他們的生活。父母打孩子,孩子心中種下憤怒的種子,他們又不敢對父母宣洩這種憤怒(因為會招來更厲害的打),只能默默地忍受著。但是這股怒火早晚會找到出口的,他們會透過其他方式來發洩憤怒。也許他們會在青春期的時候反抗父母(父母打不動他們了,他們也不需要依賴父母生存了),也許他們乾脆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以懲罰自己來懲罰父母。
尤其是女孩子,當父母不尊重她的身體時,她也會鄙視作踐自己的身體。小時候捱打多,尤其是挨父親打的女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在性方面過於開放,誰糟蹋她都可以。在婚戀關係方面,她則容易找到脾氣暴怒的配偶,甚至是暴力的、打老婆的男人,因為在她心目中,男人就是對女人施暴的。
最後,打孩子並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後果。孩子小,你打他,他畏於你的強大而屈服了,但並不理解為什麼。而且他以後會為了躲避體罰而用遮掩和撒謊的辦法來保護自己,你和他之間互通有無的交流渠道從此被堵死。孩子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 ,他從父母身上學會了以暴易暴,任何事情不用講道理,誰力氣大(或者脾氣大)誰就贏,以恐嚇威脅武力制服他人,這樣的人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中怎麼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呢?用暴力控制孩子的行為,立竿見影的效應是短期的,因為孩子很快就會長大,很快就不服打了。我總是問這樣的家長:等有一天,你打不動他(甚至他都能把你揍一頓)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除了以上小巫的觀點,我想,和大人一樣,孩子再小,他也是有自尊心的,被尊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那麼不顧旁人地打他,哪怕僅僅是說他,都會摧毀他的被尊重感,讓他自小變成一個低自尊的人,難道這樣就是我們做家長所期待的嗎?
所以,生活中,成人要約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我們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榜樣。要孩子尊重自己,首先需要尊重孩子,這是一個互為的過程。
關於打孩子,小巫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絕對不能打孩子》,我來分享下:
首先,打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恐懼,而這恐懼的製造者又是自己最親近的父母,這使得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任,繼而喪失對整個環境和他人的信任,缺乏對生活和親人的信任,則是抑鬱症的緣由之一。這種恐懼可能導致他們即便成年後也不敢跟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懼怕對方的憤怒,一旦誰對他們生氣,他們就害怕得不得了,以為對方會衝過來打他們。這種心理陰影使得他們無法建立和維持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也難以維護自己的各種權益。
其次,打孩子會在孩子心中產生極大的憤慨,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輔導,這種憤慨會伴隨他們一生,並且在每一個適當的關口都跳出來侵擾他們的生活。父母打孩子,孩子心中種下憤怒的種子,他們又不敢對父母宣洩這種憤怒(因為會招來更厲害的打),只能默默地忍受著。但是這股怒火早晚會找到出口的,他們會透過其他方式來發洩憤怒。也許他們會在青春期的時候反抗父母(父母打不動他們了,他們也不需要依賴父母生存了),也許他們乾脆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以懲罰自己來懲罰父母。
尤其是女孩子,當父母不尊重她的身體時,她也會鄙視作踐自己的身體。小時候捱打多,尤其是挨父親打的女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在性方面過於開放,誰糟蹋她都可以。在婚戀關係方面,她則容易找到脾氣暴怒的配偶,甚至是暴力的、打老婆的男人,因為在她心目中,男人就是對女人施暴的。
最後,打孩子並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後果。孩子小,你打他,他畏於你的強大而屈服了,但並不理解為什麼。而且他以後會為了躲避體罰而用遮掩和撒謊的辦法來保護自己,你和他之間互通有無的交流渠道從此被堵死。孩子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 ,他從父母身上學會了以暴易暴,任何事情不用講道理,誰力氣大(或者脾氣大)誰就贏,以恐嚇威脅武力制服他人,這樣的人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中怎麼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呢?用暴力控制孩子的行為,立竿見影的效應是短期的,因為孩子很快就會長大,很快就不服打了。我總是問這樣的家長:等有一天,你打不動他(甚至他都能把你揍一頓)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除了以上小巫的觀點,我想,和大人一樣,孩子再小,他也是有自尊心的,被尊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那麼不顧旁人地打他,哪怕僅僅是說他,都會摧毀他的被尊重感,讓他自小變成一個低自尊的人,難道這樣就是我們做家長所期待的嗎?
所以,生活中,成人要約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我們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榜樣。要孩子尊重自己,首先需要尊重孩子,這是一個互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