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先生888

    一般意義上的因果報應大體上是這樣的:善行有善果報,惡行有惡果報,業力流轉。 一般意義上的因果報應,在佛陀教法中是被肯定的;然而僅僅是被肯定,佛陀教法其實並沒有在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因果報應上邊做什麼文章。對於佛陀教法而言,緣起思想是區別於其他外道的基本思想。緣起思想和因果報應思想的區別有三點:

    緣起特指「近因」,而因果報應往往不是近因,甚至是跨越生死世代的緣起一般就是描述諸行的幾個環節,比如「十二緣起」;而因果涉及的事情非常多緣起思想揭示在「無明」的籠罩下,「貪愛」是造業的根因;而因果報應一般認為舊業造新業在教義上,基於緣起開發出的四聖諦(佛陀教法),和基於因果報應開發出的消業論(外道),區別還是相當巨大的。然而隨著相似法的興起,這兩種思想被逐漸混合,最後一提到佛教,很多人只知道因果報應而不知道緣起,還有很多人只聽聞緣起之名,但一細說起來,講的還是因果報應。 對於佛陀教法的修行者而言,根據佛陀給出的十二緣起觀察前後兩個現象的「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關係,然後就會印證諸行「無常、苦、無我」的結論。在這個基礎上,修行者會繼續觀察「貪愛」和「苦」的緣起關係,以及「貪愛」是緣於在「無明」的籠罩下緣於「受」而「此有故彼有」、緣於對「過患」的觀察而「此滅故彼滅」的現象,最終徹底的捨棄「無明」,究竟解脫。 而基於因果報應的外道思想則五花八門。比如最普遍的一個理論就是消業論:因為我們時時刻刻的製造業,並且這業必然會顯發,所以當過去造的業都報了,也就解脫了。事實上,僅僅是消業論就有好多個派別:有人認為苦行可以消業;有人認為業不能消;有人認為阿羅漢不受後有就是宿業都消完了;有人認為阿羅漢宿業尚在只是沒有五蘊身而不能報;有人認為悟後起修就是消除累世積習;有人認為上輩子因這輩子報所以輪迴有主體;有人認為別人的因我受報的斷滅見,等等等等。 其實佛陀教法對因果報應不多加解釋的原因是,因果報應對於究竟解脫並沒有任何指導意義。佛陀教法修行的概要是「集」、「滅」、「味」、「患」、「離」,核心是揭示了在「無明」覆蓋下「貪愛」集起「苦」的事實,並且給出瞭如何讓「貪愛」滋生的突然——「無明」無餘滅盡的方法,而因果報應在這個體系中並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 所以,一方面你要知道因果報應是真實的,是佛陀說過的;但另一方面你也必須要知道因果報應並不是緣起,要明白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且把精力投入到緣起上。其實,歸根結底,把經藏讀一遍,然後佛說搞啥你搞啥,佛不讓搞的就別搞,就這麼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見的金屬防鏽的方法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