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環環993

    徵信的原則是徵信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科學的指導原則,是徵信活動順利開展的根本。通常,將其歸納為真實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和隱私保護原則。

    隱私和商業秘密保護原則

    其中對被徵信人隱私或商業秘密進行保護是徵信機構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也是徵信立法的最基本原則。

    1、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即指在徵信過程中,徵信機構應採取適當的方法核實原始資料的真實性,以保證所採集的信用資訊是真實的,這是徵信工作最重要的條件。只有資訊準確無誤,才能正確反映被徵信人的信用狀況,保證對被徵信人的公平。真實性原則有效的反映了徵信活動的科學性。徵信機構應基於第三方立場提供被徵信人的歷史信用記錄,對信用報告的內容,不妄下結論,在信用報告中要摒棄含有虛偽偏袒的成分,以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基於此原則,徵信機構應給予被徵信人一定的知情權和申訴權,以便能夠及時糾正錯誤的信用資訊,確保信用資訊的準確性。

    2、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又稱完整性原則,指徵信工作要做到資料全面、內容明晰。被徵信人,不論企業或個人,均處在一個開放性的經濟環境中。人格、財務、資產、生產、管理、行銷、人事和經濟環境等要素雖然性質互異,但都具有密切的關聯,直接或間接地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被徵信人的信用水平。不過,徵信機構往往蒐集客戶歷史信用記錄等負債資訊,透過其在履約中的歷史表現,判斷該資訊主體的信用狀況。歷史信用記錄既包括正面資訊,也包括負面資訊。正面資訊指客戶正常的基礎資訊、貸款、賒銷、支付等信用資訊;負面資訊指客戶欠款、破產、訴訟等資訊。負面資訊可以幫助授信人快速甄別客戶信用狀況,正面資訊能夠全面反映客戶的信用狀況。

    3、及時性原則

    是指徵信機構在採集資訊時要儘量實現實時跟蹤,能夠使用被徵信人最新的信用記錄,反映其最新的信用狀況,避免因不能及時掌握被徵信人的信用變動而為授信機構帶來損失。資訊及時性關係到徵信機構的生命力,從徵信機構發展歷史看,許多徵信機構由於不能及時更新資訊,授信機構難以據此及時判斷被徵信人的信用風險,而導致最終難以經營下去。目前,中國許多徵信機構也因此處於經營困境。

    4、隱私和商業秘密保護原則

    對被徵信人隱私或商業秘密進行保護是徵信機構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也是徵信立法的主要內容之一。徵信機構應建立嚴格的業務規章和內控制度,謹慎處理信用資訊,保障被徵信人的信用資訊保安。在徵信過程中,徵信機構應明確徵信資訊和個人隱私與企業商業秘密之間的界限,嚴格遵守隱私和商業秘密保護原則,才能保證徵信活動的順利開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隆的詩寫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