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問了廠家的人是2018年3月底,不是北京車展~
另外剛剛小試了一下,簡單回答一下試駕體驗,更詳細的回答等試駕報告,哈弗H4有兩款發動機,1.3T和1.5T的,三個配置,至於總共三個配置還是每款發動機三個配置呢,我猜後者。
主打1.5T車型,匹配的長城自主研發的溼式雙離合,而1.3T的車型則匹配格特拉克的溼式雙離合變速箱。記住,對標的是榮威RX3,Vezel和Qashqai,當然長安CS55也會在內,至於價格,估計會更低,據說目標月銷量是1萬輛以上。
說下詳細體驗,鄉道、國道、泥路都體驗了一下,幾個感受。
變速箱方面,1.5T和溼式雙離合的匹配,低速20-30速度銜接很好,40-60時速也很順,三種駕駛模式,開的最多是標準模式,其降檔並不算積極,急加速需儲備一定動力,會緩個半秒到一鐘的時間,但動力表現還是比H6要出色一些,特別是60以上需提速時的爆發力,畢竟和H6搭載同樣的組合,車重比H6輕了很多,開起來的動力上自然會輕快活潑一些!
駕控方面,前排側傾比後排大,或許坐姿比後排高,而且座椅的支撐性並不是很足,(說明一下,我身高175、130-140斤區間波動,不算重也不算輕吧),所以過彎時,讓人缺乏點自信。當然對這車要求也太高了,這個價位的SUV不會為了所謂的操控,而犧牲舒適性的。
噪音方面,車型匹配18寸和19寸的輪胎,其中我試駕是18寸固特異御乘SUV II代輪胎,主打靜音,但實際駕駛起來,主觀感受,底盤輪胎噪音並不小。
底盤方面,來自底盤的細碎感傳遞很直接,感覺並沒有很好的過濾,後來我查證了一下,這個可能和懸掛和輪胎的配合有關,可能是胎壓太高,有三個胎壓接近2.7千帕,所以經過一下細碎砂石路面時,輪胎的回饋太迅速直接了,而懸掛也沒能很好全部接收,部分直接反饋到車內空間裡頭來了。
還有個人感覺需要反饋的地方,方向盤有些大了,有點銳志那種感覺,不論是握感還是尺寸,需要適應。
另外值得表揚的是,揚聲器很棒,對於一個不怎麼研究音響的人來說足夠,低音也挺給力,而且很音色很均衡,再說可以很好地掩蓋胎噪。
空間表現可以給8分,特別是後排地板純平,坐三個成年人沒問題,而且腿部坐墊沒有偷空間,傾斜度也夠,總體坐起來很舒服。
新車有藍標和紅標版本,外形上如大燈、霧燈形狀、中控格柵都有所差異,另外尾部保險槓也是有所區別,造就尾箱的開啟方式不同。
剛問了廠家的人是2018年3月底,不是北京車展~
另外剛剛小試了一下,簡單回答一下試駕體驗,更詳細的回答等試駕報告,哈弗H4有兩款發動機,1.3T和1.5T的,三個配置,至於總共三個配置還是每款發動機三個配置呢,我猜後者。
主打1.5T車型,匹配的長城自主研發的溼式雙離合,而1.3T的車型則匹配格特拉克的溼式雙離合變速箱。記住,對標的是榮威RX3,Vezel和Qashqai,當然長安CS55也會在內,至於價格,估計會更低,據說目標月銷量是1萬輛以上。
說下詳細體驗,鄉道、國道、泥路都體驗了一下,幾個感受。
變速箱方面,1.5T和溼式雙離合的匹配,低速20-30速度銜接很好,40-60時速也很順,三種駕駛模式,開的最多是標準模式,其降檔並不算積極,急加速需儲備一定動力,會緩個半秒到一鐘的時間,但動力表現還是比H6要出色一些,特別是60以上需提速時的爆發力,畢竟和H6搭載同樣的組合,車重比H6輕了很多,開起來的動力上自然會輕快活潑一些!
駕控方面,前排側傾比後排大,或許坐姿比後排高,而且座椅的支撐性並不是很足,(說明一下,我身高175、130-140斤區間波動,不算重也不算輕吧),所以過彎時,讓人缺乏點自信。當然對這車要求也太高了,這個價位的SUV不會為了所謂的操控,而犧牲舒適性的。
噪音方面,車型匹配18寸和19寸的輪胎,其中我試駕是18寸固特異御乘SUV II代輪胎,主打靜音,但實際駕駛起來,主觀感受,底盤輪胎噪音並不小。
底盤方面,來自底盤的細碎感傳遞很直接,感覺並沒有很好的過濾,後來我查證了一下,這個可能和懸掛和輪胎的配合有關,可能是胎壓太高,有三個胎壓接近2.7千帕,所以經過一下細碎砂石路面時,輪胎的回饋太迅速直接了,而懸掛也沒能很好全部接收,部分直接反饋到車內空間裡頭來了。
還有個人感覺需要反饋的地方,方向盤有些大了,有點銳志那種感覺,不論是握感還是尺寸,需要適應。
另外值得表揚的是,揚聲器很棒,對於一個不怎麼研究音響的人來說足夠,低音也挺給力,而且很音色很均衡,再說可以很好地掩蓋胎噪。
空間表現可以給8分,特別是後排地板純平,坐三個成年人沒問題,而且腿部坐墊沒有偷空間,傾斜度也夠,總體坐起來很舒服。
新車有藍標和紅標版本,外形上如大燈、霧燈形狀、中控格柵都有所差異,另外尾部保險槓也是有所區別,造就尾箱的開啟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