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唸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唸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唸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唸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