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錢幣司令

    受悟空小秘書邀請來答,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但提問的朋友估計不太瞭解中國的歷代貨幣。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種規章制度趨於一統,當然包括鑄幣方面,以前戰國時期各國鑄幣皆不相同,更早有貝殼,後來各種刀幣,布幣,蟻鼻,圜錢等都有,但始皇帝開始使用秦國原先秦半兩為原型,繼續鑄造這種方孔鑄幣為天下通用,成為範例制度,也叫方孔制錢,歷代均遵循此例千古不變。方孔制錢自秦代統一後成為官方定式錢形,除了個別朝代有些反覆(比如王莽,但王莽貨幣中貨泉一類也是方孔制錢),這種形制直到民國年間(清末機制幣傳入後出現機制方孔制錢,以及民國初年部分省份仍鑄造方孔制錢式樣的“民國通寶”)。唯獨改變的就是從“秦半兩”和“漢五銖”這種重量錢文逐步過渡到年號錢文;但一直沒有帝王頭像用在錢幣之上,至於原因各種說法都有,總體而言我們沒有西方國家鑄造人像幣的習慣,個別古代錢幣上出現的人物或頭像多為一些壓勝錢或廣泛的花錢一類,諸如神佛之像和男女童子之像等等。

    真正意義上法定貨幣出現帝王頭像的還是清末用於川藏地區的四川盧比,這是為了抵抗英國殖民者的經濟侵略,抵抗英屬印度的印度盧比經濟入侵,於是也鑄造了帶有光緒帝頭像模擬印度盧比形制的中國銀質貨幣(還有一種雲南盧比,也有光緒頭像,但沒有具體考證,一來幣面全英文,二來是否光緒頭像泉界還有爭議),從主幣到輔幣都有,只用於川藏地區,實際流通跨度較長,在少數民地區用到了解放初期。

    所以這個問題很“無解”,因為中國歷史上根本沒有很多帝王頭像幣,清末之後民國時期才開始各大軍閥政客的頭像紛紛上幣(清代部分紙幣上多有地方大員頭像)。如果說年號錢的更迭,古代生產力有限,政府也是基本只到縣一級,無法做到全部回收匯兌新朝貨幣,一般都是夾雜使用。本朝不同皇帝鑄幣夾雜使用沒問題,前朝皇帝鑄幣夾雜使用也沒問題,當然一般多侷限於朝代更迭之初也要有正常過渡(不同歷史時期朝代更迭對貨幣可能會有特殊規定),但部分朝代末期鑄幣都較小較薄,這類錢幣會逐步退出流通領域而自然淘汰。而且正式的朝代,一般都認可前朝,朝代更迭還要替前朝修史(清史也是民國修),所以貨幣也是認可的。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如農民起義者建立的政權或稱帝,如李自成或張獻忠鑄幣在清代例如“西王賞功”這種一定被視為“偽幣”,隨意留存者被官服發現後會被嚴懲。

    直到清末中國才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帶帝王頭像的法定貨幣,附圖為光緒頭像四川盧比

    農民起義政權一類鑄幣不被作為“前朝貨幣”看待,屬於禁止使用的“偽幣”

  • 2 # 清風知水

    一般不需要,因為繼任君主只要是合法繼承,沒那個必要,即使是靠其他得位,融化錢幣往往得不償失,不過對暴君或者被推翻的篡位者鑄造的錢幣,確實不留。中國古代也很是如此,大部分時候熔化錢幣就是因為經濟目的(民間幹得估計比政府還多,一部分原因是銅價上漲,比錢還貴比如北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貨幣虛值化,大錢橫行,比如咸豐時。另外可能是舊錢幣不合格,比如隋代)但也有另外,比如失敗的起義軍鑄幣,基本都被禁止。正常上位的皇帝鑄幣被回收的其實也有,不過我知道的只有一例同治帝的祥琪通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半夜醒來感覺到嘴巴乾澀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