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常邪惡的小熊
-
2 # 億非魚
這個主要是從古老的習慣傳承下來的。
濁酒一杯,濁酒,其實是講到了古代的釀酒技術,沒有現代的蒸餾技術,所釀出來的酒裡會有糧食殘留,所以平日所飲得酒裡有雜誌,就出現了吃酒的叫法。
其中,像三國中“煮酒論英雄”,古人為了能夠喝到更為爽口的酒會進行煮酒,而煮酒需要篩酒,篩酒的過程可以吧酒裡面的殘渣篩掉。
隨著現技術的加強,酒已經不再像古代那樣留有雜誌了,所以很少有人說吃酒了,只有部分地區保留吃酒的叫法。
而吃茶這方面,早前茶是以一種藥材的形式存在,後來的茶又像現在的粥一般是用來煮著喝的。再後來,茶進化成現在這個樣子。
當然,現在,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茶點,並與茶的搭配,所以吃茶的叫法保留的還是很多的。
本人不常喝酒,對酒研究不深,
我個人認為古時的酒不像現在這樣經過多次蒸餾,喝的時候醇香無雜。古時的酒應該類似於現在的醪糟,或者米酒一類的,最高不超過20度,不然真像電影裡演的,一罐一罐的喝,誰能背的住?
如果真是那種類似於醪糟的酒,就差不多和米湯的濃稠度類似,那就是吃,不是喝了,哈哈。
另一種可能性是婚宴時吃飯,叫吃酒席,時間長了,也用吃酒來代替吃酒席。
針對吃茶這個問題,我還是些許見解的。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聖陸羽有著《茶經》一書。《本草綱目》對茶也有詳細介紹。
茶的發展有以下幾種說法:
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注意後兩句,而菜食,而藥用。最後來解釋。
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可以看到,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茶的發展是從菜或者藥發展而來,古時吃菜,吃藥,逐步變成吃茶。
另外,得從飲茶的方式說起:
最早的茶是煮茶,類似於現在的熬中藥,喝的時候(確切地說是吃的時候),連同茶葉是一起吃下肚的,所以那時喝茶都叫吃茶,因為確實是吃下肚的。
到了魏晉時期,茶葉開始精細化處理,經過研磨,泡入水中,喝的時候還是連同茶葉一同吃下肚的。
隋唐以後,飲茶更加精細,進行了茶水分離,只喝茶水,不吃茶葉。宋朝的我就不說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古時叫吃茶,不叫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