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連明
-
2 # 教育界的小仙女
高職都被大學搶走了生源,目前只有讓學生真正畢業就掌握工作技能才行!
高職只有透過深化專案化教學才能高質量發展,但是也要注意有效課堂。
我是高職的老師,又是大學研究生畢業,對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都比較瞭解,給大家介紹一下高職大學!
首先,本科教育與高職教育的目標不同。本科教育培養的是掌握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的高素質行業精英,並初步具備科研能力的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做準備!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掌握知識和行業崗位技能的高素質技術人員。具備從前一線生產的技術工種,並能透過掌握的行業知識進行晉升。所以高職強調的是技能,要讓高職學生掌握實際生產的技術能力,那就必須依託實際工程專案進行教育。
其次,高職要進行專案化教學改革。高職教育不能跟本科教育一樣。本科教育傾向於理論知識,一個本科生畢業後幾乎啥都不會,不能直接從前崗位工作,還需要繼續培訓。但是本科生學習能力較強,畢業後能快速學習崗位技能。
但是高職生就不一樣咯,高職生學習能力差,素質不高,不能有本科生的路,需要在上學時候就要學習崗位技能,要進行實際專案的教學學習,這樣畢業後能直接從前崗位生產,不需要再進行培訓。
但是,目前高職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技能教育,還是跟本科一樣,進行理論知識教育,畢業的學生也達不到直接從前生產的能力。
不能高質量發展的原因:1.國家投入不足,一個本科生國家補貼15000的教育經費,而一個高職生只有9000,學校無法建設專案化教學裝置。
2.師資隊伍不行,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後直接到學校教學,沒有從事過崗位生產,不具備專案化教學的能力。
一直以來,學校畢業的學生,進入企業後,不能直接使用,企業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才能滿足公司各個崗位需要。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存在嚴重脫節的問題,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如果院校始終緊盯行業(企業)需求,甚至把課堂搬到工廠/車間,為企業“量身定做”人才,使學生一出校門就進車間,一畢業就能上崗,用不著二次培訓。這樣就會大大縮短人才的培養週期,使得用人單位節約一大筆成本。
應該說很多高職院校還做不到這一點。有的用人單位已經在和院校聯姻,進行聯合培養技術人才,無論對院校還是對企業,都是“雙贏”的好事。當然,人才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能忽視,任何一個行業/企業,都需要品學兼優的技術人才,兩者不可偏廢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