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潘天壽是美術界公認的二十世紀與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並肩而立的“四大家”之一。  潘天壽的生日,是傳說中的花節,他喜歡自己是“百花生日生”。所以成名後,他往往在得意之作上蓋上“百花生日生”的印章。  母親給他講故事,教他背詩文,剪紙人,做燈籠,與父親相比,潘天壽與母親有著一種分外溫馨的母子之情。但母親在寧海農村反洋教的運動中,竟因驚嚇而在產後去世。這一年潘天壽7歲。幼年的經歷催生了他早熟、寡言和獨立的性格,列強欺凌帶來的家國劫難,埋下了民族自尊的情結讓他一生揮之不去。  他從塗鴉到立志做中國畫畫家,緣於一本書。還在讀初小三年級時,他偶然見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園畫譜》,這是清代初版的一本中國繪畫入門書,懵懂之中的他咬了咬牙,攢了幾個月零花錢把它買下。  於是,《畫譜》成了潘天壽學畫的無言老師。他逐漸懂得了詩文、書法、金石以及畫史、畫理與繪畫有不可分割的聯絡。因為印刷粗糙,他少了細節的臨摹;可也少了技法的拘謹。就像他幾十年後,擔任了美術界最高學府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時,深情地回憶道:當時如同“盲人騎瞎馬,賓士在大沙漠中,無所息止。就這樣五個年頭,不知走了多少彎路”。  12年後,潘天壽投考有名的浙江第一師範。在政論考試中,潘天壽以母親遭遇不幸的那場反洋教起義為背景,縱論時局。救國之情真切,憂民之心鑿鑿,打動了考官,在1200名考生中奪得第一。  浙江一師的校長,是經亨頤,有“一師的蔡元培”之稱,是思想文化藝術教育領域裡開一代風氣的領袖之一。師生一同住校,朝夕相處,一師是南方新文化、新思潮的中心。  在這裡,美育有崇高的地位。這樣的一所學校竟有三間畫室、200颱風琴。比潘天壽高一個年級、上海中國畫院第一任院長豐子愷這樣描繪當時一師的感受:“下午四時以後,滿校都是琴聲,圖畫教室裡不斷有人練習石膏模型木炭畫,光景宛如一藝術專科學校。”  潘天壽上的第一堂圖畫課是靜物寫生,寫生一枚楓樹葉。老師是李叔同。按理說,從小愛畫畫的潘天壽應是如魚得水。拿慣了毛筆,從《芥子園畫譜》中自學而來的他,第一次捏起木炭,學習西洋的素描課程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富有繪畫才華的他是否得到名師的讚賞?  這枚小小葉子,也許就是判定將來潘天壽幾十年藝術道路,藝術價值的那座沉重的天平。  (更詳細的內容,請看4月12日、19日晚8時30分上視紀實頻道《大師》欄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抑鬱症重度患者透過調整後不會感到焦慮和抑鬱了,但就是入睡困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