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胖歷史觀

    牧野之戰是上古時期以少勝多的突出戰役,《史記》上記載“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叛紂。”其實,作為一場保國與滅國的生死決戰,用“血流漂杵”一說更適合牧野之戰。

    要知道,西周滅商就準備而言就耗費了文王近50年的時光,周武王更是在滅商之後心力交瘁,於三年後去世,並留下了一個危機四伏的王朝。若不是周公力挽狂瀾,撲滅“三監之亂”,商朝復辟也不是沒有可能。況且,商紂王平時雖然暴虐,但他的心腹之人也並非全是窩囊廢。《墨子》記載,“昔者紂王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費中、惡來、崇侯虎”。事實上,紂王的這些心腹也確實在牧野之戰中拼命相博,這也讓周人對他們惱恨不已。秦人的先祖惡來一族即是在戰後被遠遠地被髮配到隴西戎狄之間,直到200多年後的周孝王時代才被重新起用(秦非子給周王室養馬)。那麼周軍是如何以弱勝強,擊敗紂王的呢?

    首先,周朝自文王時代便開始蓄意東出。當時,周人若要東出,有三條大路可循:一者沿黃河經崤函古道直達今洛陽,後渡盟津過黃河,直趨商都殷墟;自關中渡過黃河,一者順太行八陘之一的軹關陘與前道相合,一者穿上黨下太行山側擊殷墟。《尚書》記載,文王“一年質虞、芮,兩年伐於,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犬夷,同年被紂囚禁,五年被釋,克黎,六年伐崇,同年稱王”。其實,按照今日的地理形勢推斷,《史記》中記載的比較靠譜,即文王先被紂王釋放,然後收服黃河兩岸的虞、芮,為己方設定了監視商人西進的哨兵;繼而攻滅身後的密須、犬戎,然後攻滅商都外圍的黎國、邗國、崇國。最後,文王將都城從岐山遷至崇地。周人前期的軍事征伐看似順利,但滅商之路依舊坎坷不已,如殷墟側背重巒疊嶂的太行山脈和前方的濤濤黃河水依舊是古人難以克服的天然障礙。所以,周人攻滅黎國的訊息傳入紂王耳中,並未引起他的重視。《史記》記載“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能何為!’”最終,周人也正是考慮到太行山脈的道路崎嶇難行,易使紂王提前防備而放棄。當然,更重要的是周人依仗的新裝備也不適合在山地中展開。它,就是戰車。

    古代戰車

    周人使用戰車的方法和二戰納粹德國的閃擊戰類似,也是將力量集中於一點進行中央突破。實際上,武王對戰車的大規模使用乃是對以往戰法的革新,並直接影響了春秋時期的戰爭方式。武王所統率的精銳部隊計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賁字是“奔”的假借字,虎賁原指勇猛而快速奔走的勇士。周初兵制,一車甲士十人,故言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據《尚書》記載,武王自一月三日自關中出發,二十八日來到盟津,二月四日即抵達商都南郊牧野。從盟津到牧野約有三百里路程,這一帶交通條件良好,若利用戰車承載戰士,並以每日五十餘里的急行軍,足以趁紂王大軍來不及防範而施展斬首戰術將其擊潰。《呂氏春秋》對牧野之戰的描述也反證了這一點,“武王即位,以六師伐殷,六師未至,以銳兵克之於牧野。”

  • 2 # 小魚93642

    周商時期,中國還處於奴隸社會,國家的軍隊並沒有專門的固定人員,而是直接將奴隸趕上戰場,作為軍隊使用,因此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非常的低。不紂王的軍隊如此,武王的軍隊也一樣,只是武王更得人心一些。兩軍交戰,紂王不得人心,那所謂的十萬大軍,其實就是在朝歌的奴隸,部隊都投靠了武王,十萬大軍瞬間傾覆。

  • 3 # 縱橫天下一夥

    當時王對各路諸侯的控制不是中央集權制的,也就是說不涉及到諸侯的利益,諸侯有可能不聽你指揮,或者做做表面應付工作。一句話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體系無法發揮所有因素的最大綜合力量。因此,始皇帝一統江湖後,建立並強化了中央集權制,目的也就是在此。

    當時,應該是軍隊首領或者諸侯見到,大局已定,各路諸侯反商的局面沒有及時或者沒有去救駕。

  • 4 # 冰城野史亮

    看了下下面的答案,幾乎都是答非所問。當然出題人的問題較大,問題問得不清楚。

    武王伐紂,其實是伐帝辛,紂王是周朝的摸黑。而當時商為強國,周弱,以弱伐強需要時機。這個時機就是東海叛亂,商精兵伐於東海之濱,國內空虛。

    周武王抓住這個機會,會諸侯伐商。商無奈驅奴隸戰於牧野。

    是戰,兵倒戈,商軍遠不得救,武王入朝歌,帝不降自焚於宮。

    遠水解不了近渴,十萬精兵對於商朝的覆滅,鞭長莫及,無可奈何。

    這類似於秦60萬精兵伐於嶺南,秦滅而不得歸。

  • 5 # 小魚93642

    周商時期,中國還處於奴隸社會,國家的軍隊並沒有專門的固定人員,而是直接將奴隸趕上戰場,作為軍隊使用,因此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非常的低。不紂王的軍隊如此,武王的軍隊也一樣,只是武王更得人心一些。兩軍交戰,紂王不得人心,那所謂的十萬大軍,其實就是在朝歌的奴隸,部隊都投靠了武王,十萬大軍瞬間傾覆。

  • 6 # 縱橫天下一夥

    當時王對各路諸侯的控制不是中央集權制的,也就是說不涉及到諸侯的利益,諸侯有可能不聽你指揮,或者做做表面應付工作。一句話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體系無法發揮所有因素的最大綜合力量。因此,始皇帝一統江湖後,建立並強化了中央集權制,目的也就是在此。

    當時,應該是軍隊首領或者諸侯見到,大局已定,各路諸侯反商的局面沒有及時或者沒有去救駕。

  • 7 # 冰城野史亮

    看了下下面的答案,幾乎都是答非所問。當然出題人的問題較大,問題問得不清楚。

    武王伐紂,其實是伐帝辛,紂王是周朝的摸黑。而當時商為強國,周弱,以弱伐強需要時機。這個時機就是東海叛亂,商精兵伐於東海之濱,國內空虛。

    周武王抓住這個機會,會諸侯伐商。商無奈驅奴隸戰於牧野。

    是戰,兵倒戈,商軍遠不得救,武王入朝歌,帝不降自焚於宮。

    遠水解不了近渴,十萬精兵對於商朝的覆滅,鞭長莫及,無可奈何。

    這類似於秦60萬精兵伐於嶺南,秦滅而不得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條件不錯的離婚女人帶孩子應該嫁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