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茅山陳志明

    錫劇,雖不是小戲,但因為語言問題流傳較窄。裡面有一出小戲《雙推磨》,生活情趣濃,旋律優美流暢,值得一看一聽。王蘭英、蔣昌湧,梅蘭珍、王彬幾對老派合作挺好。

  • 2 # 琴棋書畫129712171

    中國戲曲博大精深,每個地區都享有它適合本地口味的傳統戲劇。我認為只要人民喜愛,就必須把它傳承發展下去。因為它也是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提現的是民俗民風,希望當地政府部門扶持給予資金方面幫助。

  • 3 # 蘄梅園精品紅梅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有一套完整的表演技藝,主要是運用手法、眼法、身法和步法,形成靈活多變而又渾然一體的藝術表演風格,因為我是湖北人,小時候經常聽,覺得很有特色。我們這邊農村擺宴席一般都有說書的先生在一旁說書,跟湖北大鼓有點類似。

  • 4 # 蟒塬碎語

    我們西安高陵有一個市級非遺文化保護專案――高陵曲子。高陵曲子也是屬於秦腔,流傳與我們這裡已經有300多年,靠的是傳承人的口耳相傳,很具有地方特色。現在我們這裡的文化部門已經將其整理保護下來,這對於秦腔劇種的豐富和研究有重大意義。

  • 5 # 快樂136356350

    傳統文化戲曲(小眾)要想在民間重新在民間流行起來,一方面要放下架了,另一方面要創一些適合民眾口味的節目。可分享的劇種很多,例如,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等等。

  • 6 # 布衣書生石彥

    要說有意思的小眾曲種,我感覺我們商丘的四平調算一個。

    四平調的前身是由豫東花鼓演變而成,為花鼓曲調配樂,以六稜高胡作為領絃樂器,用梆子戲的打擊樂器烘托氣氛,取花鼓戲唱腔“四平八穩”之意,形成了獨具豫東地方特色,貼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小眾曲種。

    說它是小眾稀有劇種是因為它只流行於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交界的這塊區域。

    目前流傳下來的傳統劇目有《小包公》、《小借年》、《陳三兩爬堂》、《三告李彥明》、《小姑賢》等50餘出

  • 7 # 萬丈桃花浪397

    要說稀有劇種的小戲,我老家的樂腔戲應該算是稀有中的稀有劇種。樂腔戲又叫樂子腔,我們老家延津豐莊的老人們都叫"樂兒腔",是我們村的村戲。樂腔戲別說您聽過,想必大家連名字也沒聽說過。在我們村三十歲以下的孩子們也都不知道她。

    樂腔以其音樂歡快喜樂而得名,其伴奏樂器有皮胡、竹笛,現代又加入了琵琶、二胡、電子琴等樂器。樂腔的代表劇目有:《賣苗郎》、《雙開堂》、《王三秀私訪》、《借髦髦》,以及摺子戲《打鳥》、《吊印》等。

    樂腔戲由於其普及性和傳承性及音樂唱腔的固有化,還有劇目的老化而不能與時俱進,所以逐漸走向沒落。但是由於一大批堅守、傳承樂腔的民間老藝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讓樂腔這一古老的小戲種也收入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雖然樂腔戲也許最終有一天會真的走向衰亡,但是能夠在中原文化的史志上留下這小小的一筆,對一代代樂腔老藝人也算是一種慰籍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樂腔,心底永遠不改的鄉音鄉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枸杞是龍葵的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