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滴滴奔奔嘟嘟
-
2 # 瓜仔
大部分的影片都是導演中心制,導演統籌整個影視的形式與風格。編劇只是文字工作,所以編劇的主要貢獻在於臺詞。文字和影像讀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影像需要設計。並且導演需要對文字進行修改,比如《Sunny燦爛的日子》望遠鏡的段落就是導演姜文自己加上去的。除了敘事方式需要導演把握以外,色彩,構圖,燈光,演員都是需要導演把握的,所以導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3 # MagicRockStudio
如你所問,一部文學作品遇到一個好導演才能變成好電影,反之,一部好作品遇到一個爛導演就變的慘不忍睹!
1.導演的工作是把文字內涵變成鏡頭語言,看導演理解文字的能力如何,自我修養如何,鏡頭運用的手法如何,好的導演必然是一個好的編劇,把文學作品變成他要表達的鏡頭語言,加上他的標籤表達他的個性,姜文改編了王朔的動物兇猛,加上簡潔的分鏡頭,變成了他的代表作《Sunny燦爛的日子》諾蘭的電影劇本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寫的,而問題所指的斯皮爾伯格拍《大白鯊》時還不滿28歲,他的想法顛覆了當時好萊塢的想象,開創了災難片的新型別!名聲在外,當然衝著他的名字看電影了,
2,導演都要有發現劇本的能力,斯皮爾伯格拍《大白鯊》時,這個改了好幾版都不如人意的作者都要放棄了,卻在斯皮爾伯格的改編下成就經典,電影好不好,和導演的關係就明朗了!把經典拍成傳世之作,化腐朽為神奇才是導演作出好電影的基礎!
-
4 # 一嘟嚕一嘟嚕的八月呦
導演根據自己的文化水平,審美情趣等篩選,選擇電影劇本,然後組織拍攝。他是影視作品的把關者,也是締造者。沒有好的劇本就沒有導演用視聽語言的的二度創作,也就沒有觀眾看到的影視作品。
導演不光要有發現的眼光,更應該有提升劇本的能力。如果沒有導演,再好的影視劇本也只能停留在文字上,它永遠變不成影像。 演員兼導演姜文改編了王朔的《動物兇猛》小說,變成了他影視代表作《Sunny燦爛的日子》。同時,他在《Sunny燦爛的日子》補充上望遠鏡的情節,豐富了人物。
斯皮爾伯格在遇到《大白鯊》劇本時,作者修改幾次都不滿意,幾乎要放棄,斯皮爾伯格在遇到這個題材時卻如獲至寶,把它改編後拍出了經典作品。同時,他也開闢了影視作品中災難型別的先河。
《飄》原本是部二流小說,作者是 瑪格麗特·米切爾。而導演維克多·弗萊明 、喬治·庫克、山姆·伍德聯手把它拍成了舉世矚目的電影《亂世佳人》。成為不朽的佳作。
當然,不是每個導演都能做到這一點,偉大的導演,他一定是有著深刻文化內涵,超乎常人的審美意識和哲學思想的人!
中國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偉大導演!
一部電影好不好和導演有多大關係,一部電影好不好看不是應該和編劇更有關係嗎?就想最近要上映的《頭號玩家》,為什麼人人都是衝著導演斯皮爾伯格去,而不是衝著這本書或這本書的作者去的?
回覆列表
導演(film director)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 這是百度百科上面的一句話。 導演要在讀完劇本後告訴演員怎麼去演,如果只有劇本,沒有導演,那麼演員演出來的戲就可能是僵硬的,沒有感情的。這樣觀眾看完以後也不會覺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