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人說“自古忠孝兩難全”,再唐宋以後又強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兩者顯然是矛盾的,卻為何還要主張這樣的思想呢?

回覆列表
  • 1 # 傳承文化堅守者

    俗話說得好,不忠不孝不為人子,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忠君愛國,孝順父母的儒家文化影響,上要對的起君王社稷,下要對的起父老鄉親,“天地君親師”“君”還排在“親”前面,有大家才有小家,更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千古名句!

    “自古忠孝兩難全”中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國基因就像烙印一般印在血脈裡,“忠誠”二字型現的就是責任與擔當!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毅然決然擔負保家衛國的責任使命,義不容辭!可是中中國人又講究孝道,保家衛國的時候卻又不能侍奉父母與膝前,父母雙親又怕失去兒女,或者斷了傳宗接代,才有“自古忠孝兩難全”!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自古忠孝兩難全”“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看似矛盾,其實一點都不衝突,正因為有了良好的家庭門風,傳承了忠孝品質,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又可以做到“孝忠”,孝順忠於自己的家庭,國家,本質一體!

  • 2 # 三尋

    "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這句話出自《後漢書•韋彪傳》:

    “夫 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 ‘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 於孝子之門。”

    尋求忠於朝廷的臣子,要在孝子家找。舊謂事親能孝,事君必忠。晉·孫綽《喻道論》:“然則結纓公朝者,子道廢矣。何則?見危授命,誓不顧親,皆名注史筆,事標教首,記注者豈復以不孝為罪。故諺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明其雖小違於此,而大順於彼矣。”《隋唐演義》九九回:“古人云: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又云:移孝可以作忠。夫事親則守身為大,髮膚不敢有傷;事君則致身為先,性命亦所不顧。二者極似不同,而其理要無或異。”

    孝義思想在中國古代深入人心,有關孝義的內容充斥正史,瀰漫民間。兩漢以降,厚葬成為孝義行為中最有效的示範宣傳途徑。“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刻金鏤玉,梓,良田造塋,黃壤致藏,偶人車馬,竟為華觀。”為了厚葬,有的甚至不惜傾盡家資,以致一貧如洗。付出如此錢財的孝子們,自然會將自己的孝行,彰顯於世。

    孝,就是你要孝敬父母,對父母好。就算父母對自己再不好,或者再“壞”,天下間確實有這類很不堪的父母。但她對於你來說,依舊是恩德最大的人。他們賜予了你生命。是他們讓你來到的這個世界,如果他們在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就結束了你的生命,你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生存的機會了。

    西漢大將霍去病,他其實是父親霍仲孺與平陽公主的侍女衛少兒私通,生下來的。他的像樣根本不肯承認有霍去病這個兒子,一生中也沒有盡過一天當父親的責任。但是,霍去病功成名就後,還是找到父親,給父親買了房子,並且幫助其後母培養他們的兒子霍光。

    所以,只有一般的不懂事的小人物,才會去怨恨自己的父母,不能看到別人的恩情,只能看見別人的不是。真正有能力的大人物,一般都懂得,是父母給了你生命這個道理。

    孔子提倡仁義,以文行忠信教弟子,為的就是使他們身有美質。若人人能知禮守禮,禮便可行於天下,天下便可有道。

    《孟懿子問孝》

    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就是對孝的高度概括,父母在世時,事之以禮,父母死後,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人子者只要做到凡事皆合於禮,便是孝。孝沒有那麼高深的理論內涵,也沒有那麼難以做到,自己凡事守禮行禮,對父母事之以禮,這便是孝。人人為孝子,便是人人守禮行禮,如此禮便可行於天下,如此天下便會有道,這才是孔子重孝的本意。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一個人若能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便很少會犯上,若不犯上就絕不會違法犯罪為亂於社會。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一個人在家若是孝子,那為官之後多半也會是個忠臣

    有子說孝悌“為仁之本”克己復禮為仁。一個人要想做到仁,必須克己復禮。禮者,別也,貴賤有別是禮的最本質的原則。要做到克己復禮,最根本的要求便是懂得君臣之別,尊卑之分。而一個人只有做到孝弟,才不會犯上作亂,不犯上作亂,才能謹守君臣之別。總之,仁要求克己復禮,克己復禮又要求謹守貴賤之分、君臣之別,這樣又要求不能犯上作亂,而一個人若是做到了孝悌,明白父子長幼之分,自然就會謹守君臣之別,所以就不會犯上作亂。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裡的君子即是指在位的諸侯士大夫,而不是指有德之人。既然孝悌為本,所以為政治民的君子們當以孝悌為本。若天下皆為孝悌之人,則人人克己復禮,不會犯上作亂,如此則天下歸仁,如此則天下有道矣。“本立而道生”中的“道”便是天下有道之道。古人常說“以孝治天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孟子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這樣解釋孝,似乎有些功利主義,好像在位之君子提倡孝悌,是在欺騙人民,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以保證天下安定。這樣想未免有些狹隘,因為孝悌本身也是每個人都想做的。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孝悌,本來就是人的良知良能,無論在位者提倡與否,此良知良誰都不會丟棄。

    清朝乾隆年間紀曉嵐寫了一副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晚清“百官楷模”馬丕瑤的家風故事便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奸臣也是從小他人格沒有建立好,可能他脾氣大,可能他私心重,心術不正,這些我們從因上,家庭重要。能不能出國家的棟樑,都要看家庭教育的根。包含他為官,他的領導者,君父,也要有教育的職責。甚至於用他的時候,也要用得得當。比方,他的才德不夠,你讓他擔任太高的官職,一下誘惑太大,他的德行根基穩不了,可能就出事情了。所以我們在用人的時候,往往都覺得用他,看把他放在哪裡發揮,只要有地方去發揮,好像人就是安排好了。事實上,用人最重要的是要考慮他的德行根基,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整個社會的閱歷經驗,來考量他整個德才,再來用他。所以用人其實也是在栽培人,這整個過程,都要掌握得當。

      

    「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句話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影響著人們的思想。

    有個公司在招聘員工當中出了一道題目,寫著「當你領到第一份薪水,你會做怎麼樣的安排?」當第一份薪水裡面沒有奉養父母的,統統刷掉。又有一家公司是這樣應試,他告訴每個受試者,說今天回去幫你母親洗腳,明天來說說你的心得,再從他的心得當中看出他體會到那分行孝的感受有多深,來判斷要不要錄取他。

      有位老師他體會到孝道的重要性,那天他就告訴他的學生,說今天回去只有一項作業,就是回去幫你的母親洗一次腳。小孩子覺得很新鮮,其他的作業都不用做,就洗一次母親的腳,然後回來報告心得。隔天小孩來了,大家都有做。有位孩子就對著同學說到,他說我幫我母親洗腳,邊洗我母親的眼淚就掉下來,我在那裡想我的成長過程,我的媽媽不知道幫我洗了多少衣服、洗了多少尿布、洗了多少碗盤、洗了多少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母親幫我洗了這麼多我都沒有掉眼淚,都沒有感謝,我才幫我媽媽洗一次腳,她就感動得從頭哭到尾。這個小朋友就說到,他說我應該往後多幫母親做些事,讓她多感動、多歡喜。很多事情是要去做了、去經歷過才有感受;孝道絕對不是用言語、用書本能教出來的,必須讓孩子去身體力行。好,這是我們感受到「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中華民族受儒家文化影響,歷來重視“忠孝”,並稱忠臣孝子為世間第一等人。“孝”立家之本,“忠”立國之本,同時也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大學》上說,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時代在變,不變的人內心深處的追求,這也是中國文化屬性決定的。用現在通俗的說法,應該是塑造正確的三觀,二忠孝也就是三觀塑造中很重要的一個要素。

    忠孝,從古至今都是被人們所歌頌的美德,忠於國家,孝訓父母。很多人都只能做到其中一個方面,正所謂忠孝兩難全。為國家盡忠,堂前盡孝,二者往往是不可兼顧的,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無數能人志士也都在忠孝二字上做不到兩全。還記得《梁書·庾黔婁傳》說,他的父親庾易疾始二日,醫雲: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忠孝兩難全,因為進朝為官,連父親病重也沒能照顧,盡到最後的孝。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再例如東漢三國時期,出了一句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故事的主人公徐庶滿腹經綸,足智多謀,在新野縣以少勝多,大破曹軍,威名大振,深得劉備的信任,他本人也對劉備非常的忠誠。後來,曹操使計騙徐庶的母親到了曹營,又假以徐母之名騙徐庶進曹營。在忠與孝的艱難抉擇面前,徐庶非常的矛盾,躊躇良久,最終他選擇了孝,進了曹營。但他立誓仍忠於劉備,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計,因此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徐母知道後,大罵徐庶愚蠢,為了斷了他盡忠的後顧之憂,她自縊而死。就這樣,徐庶非但沒有盡孝,卻逼死了自己的母親,最終也留下了不忠的罵名。忠孝二字為難了多少能人志士。

    忠孝之所以不能兩全是因為我們既要忠於國家,又要孝順父母。然而當我們在國家的利益面前,只能選擇舍小家為大家,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的一切,在國家面前一切都應該是以國為重。而孝順父母,是我們作為子女應該做的事情,如果連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都不能對她們做到孝順,那就真的枉為人子。

    忠孝兩難全,那現代社會的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忠孝其中一個方面,如果“忠孝兩難全”是個事實,那麼不要苛求完美,你要這樣認為,“忠”要求你對其忠,是關心你,因為你人生路要走很長前途!“孝”要求你對其孝,是愛護你,因為你們相依為伴天倫!別人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當自己遇上了,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個好答案!

  • 3 # 孚朗頁

    孝子之門出不了忠誠,在國家危難時,大都心中以只為敬孝,以放棄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品質。過於孝敬父母之人的智慧大都低於無私為國有犧牲精神之人的智慧。

  • 4 # 明月前身14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上面這段文字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孝經》的第一章,也就是《孝經》的“中心思想”。提問者要的答案,孔聖早就為你作好了!“忠”和“孝”不是二而是一!“忠”是更高層次的“孝”!從今天的語義來看,古代的“忠”也就是今天的愛國主義!這和儒家的“人不獨親其親”是高度一致的!“忠”就是“孝”的擴大!所以古人才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 5 # 鄱陽明月

    忠孝兩全的人,古往今來比比皆是。兩者不矛盾。主要還是看職業,比如軍人,在外征戰,為國盡忠,在孝這塊可能確實較難做到親力親為,但可通過各種方式來盡孝。

  • 6 # 暖暖HHH

    “自古忠孝兩難全”與“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是否矛盾?為何?

    “自古忠孝兩難全”與“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並不衝突。

    孔子曾經過:一個人孝順而違法亂紀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守法安分而去叛亂這也是不可能的。

    一個人孝順就必然是個正直忠心之人,試想一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願意照顧,他怎麼能忠於君主,為百姓效力呢?孝是治國之本。故而“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所以“自古忠孝兩難全”與“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並不衝突。

  • 7 # 原來易經這麼好用

    兩者完全不相關。

    忠於君,不一定同時能夠盡孝。

    而忠君之正直誠信的性格,與孝子侍奉雙親相同。

  • 8 # 毓秀閣

    我認為“自古忠孝兩難全”與“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兩種說法在內容理解上是矛盾的,但是在不同環境下,又有著各自的道理。

    首先,這兩種矛盾說法都是圍繞“忠”“孝”二字展開,產生的原因都是在二者倫理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封建社會裡,關於忠孝孰重孰輕、是否相互依存的論辯一直存在,許多古人困擾於此,他們既想成為忠肝義膽,效命於皇權統治的報國之士,卻又離不開對家庭家人的眷戀懷念。如此看來,“忠孝”之間的矛盾還與古人對國和家、君權和父權之間矛盾有關,隨著這些矛盾愈發尖銳複雜,選擇困擾愈發加深,人們就會越來越感覺到“自古忠孝兩難全”。

  • 9 # 葉榆散人

    核心在一個“忠”字。和“忠”衝突就矛盾,和“忠”不衝突就是和諧的。

    不和“忠”衝突,“孝”是提倡的,大力提倡,個人“孝”,國家負擔就少。

    但和“忠”衝突,“孝”就是“封建”,這種“孝”就要批鬥,大力批鬥。

  • 10 # 執行概念

    因為孝是一個人忠與善的表現形式,一個人孝,說明這個人有忠誠的心和善良的心,所以忠與孝在思想上是一致的。但是有時候在行為上,只能選擇其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影視二次剪輯,無解說,擷取幾段,還會有推薦和觀看量嗎?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