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知道,一提及古人,就是姓什名誰,字啥號啥的。現在我們國家人口眾多,重名者不計其數,為使重名者分得清楚,有學者建議恢復字號,即除取名外再加個字以區分,比如姓李名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等等,大家同意嗎?據我瞭解大部分文人書畫和傳統藝術工作者都是有“字”的,有些也有“號”,您有字和號嗎?

回覆列表
  • 1 # 雲之乎1

    要說字號,我的字號雲之乎,簡單的一個別稱而已,在雲南的湖南人,源自雲之湖,因為人生有太多的不解,“湖”換做“乎”。讀者順口,稍有含義即可。

  • 2 # 木之001

    我有“字”也有“號”,“字”是根據我名字延伸意來取的,“號”是根據從小生活在一條江邊,然後長大求學、工作,一直漂流在這條江附近,所以號“❌❌江遊客”

  • 3 # 紅色藝術坊

    您問我,有"字"號嗎?

    我得恭恭敬敬回答您,有“字"號。一是多少算個"半文人″,二是便於有"齋"號。

    "半文人"就是從事過十年以上專業的繕寫工作,如"中國保險""長途電信”"國務院三峽工程(駐宜昌)指揮部"等匾額門牌書寫,在當地小有影響。

    便於"齋"號,因有私人工作室,文人雅士愛"齋"號,我也"趕時髦”附風雅。但老一輩是農民,沒文化,無"字"亦無“齋”,我的"字″我自個作主取的,雖無傳承意義,但總歸有一個"字"可稱呼,繼而就有個響亮的"號”了。

    至於"字""號″全民恢復,我個人認為不可提倡。大道至簡,以簡促效。現代社會高度發達,沒有人去在意"字""號″的。見面都是"X總"、"X老師″、″X師傅"、"X先生"、"X同志"、"X局"……文人雅士有個工作室,取個"齋"號即可滿足矣。

  • 4 # 唐望續

    本人姓唐名望續,字子續,號洛河居士,齋號勤興堂。

    遠古時代的文人墨客特別注重藝術品格,給自己封有諡號,這就對文化的痴心追求的代表,也是文學作者投身於文化範疇的代名詞,一生堅持不懈的追求,發揚和傳承中華文化是最大的榮幸。至於稱呼以及綽號都是富有奉獻精神。不管是古人還是當代有文化藝術的人,我建議給自己一個字號,說明追求文化藝術也有存在的必要性。

  • 5 # 承寶Titanium

    我有字號。

    我覺得可以有,這也是我中華文化傳承的一個契機和象徵。

    這是也是我們中華文明之路的先盛之照。

    我建議:新一代的年輕朋友們,真的可以各自發揚和貫徹祖先們的偉大傳承!

  • 6 # 白白141204230

    好複雜。。。。等於要起兩次名字。這個意義何在呢?我們都有身份證,那是認哪個名字為身份證上的名字啊,有的可以復古,有的別

  • 7 # 手機使用者6369625080

    吃飽了撐的,社會生活節奏應該是越快捷越好,證明自己的身份當然是越精準,越簡節越好,個人的身份證號不是更好的證明方式嗎?提出這個問題的“專家”說明腦子有問題。

  • 8 # 渠紹錚

    反對!這不但是“復古”,而且沒有任何意義,只能帶來混亂。一些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往往稱呼“字”,有幾個百姓不糊塗?比如,陳誠字“辭修”,顧祝同字“墨三”,很多人云裡霧裡。我才略知一二,勉強看懂。

  • 9 # 墨藝堂劉有貴myt

    我有“字號”找我的字為:芙蓉,號:倒書子。當今,有字號的人不多搞藝術的有起字和號的,一個是雅稱,二是同名的不會搞亂,普通人是沒有的,也沒有必要。

  • 10 # 楓下篆客

    因為本人玩篆刻,所以有字號,但個人認為恢復字號並沒必要,現在社會是一個大資料社會,身份證號等資料就已經足以滿足社會需求。個人看來取字號還是看個人的意願。

  • 11 # 味哎兒

    人有一個親疏遠近的次序。

    早年間,父母長輩先給孩子起個乳名,俗語說成小名。本村裡人基本用這個小名稱呼此人。

    入學後,由教習先生給起個學名。學名是同學間排序的稱謂表示辭。也同學或師門間用終生的。

    人到12歲弱冠名時,由族長按族譜排字,給起個大名。此名記入譜系內。

    人到18歲成人禮時,由本村長者給起個字號。此名是出村在外地用的稱呼詞。

    人到同父母兄弟姐妹分家獨住後,父母或長輩再給起個真名。真名替代乳名,乳名轉成本人的魂名,一般條件下不準再叫此名了。通常條件下真名被後世用成妮稱了,絕對親近的人才用的稱謂詞。

    一個人自有孩子及事業得立後,獨立迎來送往接待他人後,自給自居用處起個齋名或堂號,後世有用筆名替齋名堂號的,更多的是鋪店名稱常用常見,有場及廠的為場名廠名了。現更多見的是官級贅姓後的職權名稱,如馬經理.煤老闆等。

    學者,不明白每個中中國人擁這麼多稱呼詞,想恢復號的形式,僅指齋堂號或學名與筆名。見此羅列後不應再提恢復了。

    由史書及小說上獲的知,僅皮毛而已,歸概述,屬記典型,不精細的。

    如,諸葛亮,孔明,臥龍。

    諸葛是姓,亮是真名及大名.字號合體式,孔明是學名,臥龍是其居處的如齋堂號。而現學者要恢復的是諸葛先生,或臥龍先生這一稱號。

  • 12 # 捐思危

    古代名是生下來家裡起的。

    字是讀書的時候先生給起的。

    號是成名之後自己起的。

    在中國直呼其名不禮貌,所以在文化人圈子裡對年輕人要稱呼字,對長輩稱號,或者家鄉、官名。

    比如劉備劉玄德,曹操叫可以叫“玄德”,但一般人要叫“玄德公”或者“劉豫州”,因為劉備曾任豫州牧。

    杜甫字子美,人稱杜工部,因為他曾任工部員外郎。

    同理,柳宗元又稱柳柳州,嚴嵩又稱嚴分宜,這說的是家鄉。

    現在工作中一般稱呼的也是職位,如王總、閆經理一類,或者長輩對年輕人可以叫小張小王,雙字名的可以直呼名而省略姓,還顯得親切,比如雲龍、雲飛……主要還是為了規避直呼其名。

    外企工作的大多數還都給自己起一個英文的nick name,比如Tony,Beth,Angela等等,也充當了字號的作用,避免直呼其名。

    阿里系的公司是讓員工給自己起一個花名,一般是武俠人物或者江湖匪號,這個馬雲本人的武俠情結有關係。

    總而言之,就是避免直呼其名,就算在家裡,直接叫孩子全名,基本上接的都是暴風驟雨吧?

    名字號這東西最大的特點是雖然是你的,但用的是別人。所以,如果有閒情雅緻,自己起一個無可厚非。

    但日常用的時候大多還是會被稱為老李,小王之流的,當然,如果能被稱為李老,至不濟是“李老師”,也還是不錯的。

  • 13 # 熙允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題主對字號的理解有些偏移。字號的作用不是為避免重名,而是為了避免失禮。名、字是提供給不同物件的。這緣於中國的禮敬文化。是古人玲瓏智慧的表現。

    比方說,年輕人見老者而直呼其名顯然是失禮的(不管帶不帶上姓氏)。這時怎麼辦?叫他的“號”。

    同輩之間,由於地位,頭銜,職務,親疏等細微的差別,直呼全名也是難以開口的。這時你可以叫他的“字”,這是於雙方便利的。叫者便於開口,聽者也心安理得。

    現在的做法就千奇百怪了,有去姓而叫名的。這發生在關係非常近的朋友之間;有在姓氏前加“大、小、老”字來呼喚的,如“老張、小王、大劉”。這發生在熟人、同事(職務相當)之間;有用姓氏+職務,姓氏+頭銜來稱呼對方的。如“張經理”,“王部長”,“李博士”。這發生在下級對上級,低階對高階,認識而不熟稔者之間。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一律“姓+總”,如“張總、李總”。管你是不是“總”,都這麼叫,表示一下尊重。但缺點是太多相同,一個會議桌上出現三四個“張總”的現象。

    禮數是到了,但複雜而且隨意。被叫者可能會因為不知道你在叫誰而出現短暫的不適應。

    客套的結果就是出現了有名無人叫的尷尬(細想還真是,很久沒聽到別人叫自己的全名了)。

    建國以來。國家並沒有對字號的問題做什麼規定。既沒取締,也沒提倡。也就是說,被遺忘、忽略了。由於社會氛圍的變化,人們都不再取字號了,但並不意味著不允許。只是戶籍、公安部門由於沒有慣例而不知如何記錄、採納。

    由於心理的微妙和生活的複雜,“字、號”也不一定能應付得了所有的生活場景,但也基本夠用了。而且,提倡字號也不妨礙相互之間起外號、綽號等親切的授受。

    至於“字、號”的起法,這裡就不贅述了。

  • 14 # 大國藝術畫廊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古時候字是由長輩所取,一般跟名取相近或者相反或者相關聯的內容。而且在古代只有成年人才會有在名之外有字,平時稱呼字,也是一種對對方的尊重和親近。比如張飛字翼德,關羽字雲長,而翼與飛相關,雲與羽相關。

    區別於字,號一般由古人自取,根據自己的志向,情趣,愛好自謂。字只有一個,而號可以有多個。當今社會在藝術領域,特別是書畫領域字號仍在使用,不過一般字號都是自取或者老師賜號。比如畫家齊白石,本名齊璜,字瀕生,號蘭亭、白石、老萍、餓叟,三百石印富翁。

    拿結交的一個書畫家朋友汪君之舉例,君之是字,號守一堂主人。取君之為字是因為,君是希望做個君子,之字則是想”向古代名家致敬,比如著名書畫法家王羲之,王獻之,陸諫之,顧愷之都帶個之字。守一堂主人的守一則是取自道德金抱朴守一之意,簡單理解就是認真做好一件事,也是為表達其追求和志向。

    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都可以給自己取個字號,別有一番情趣[玫瑰][玫瑰][玫瑰]

  • 15 # 若憶閣

    我有字號,我覺得恢復現代人取字號其實是挺好的。取字號不是一種糟粕,而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僅增加了自身的內涵,還繼承了傳統,是一舉兩得之事。

    古人的名字是出生之時由父母或者是家裡的長輩取;取字是古人到了成年的時候,由家裡長輩取,一般取的字和名字的含義是相關或相近的,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願;取號才是古人自己取,一般取的號表達了古人對社會的反應,或者是表達了自己的審美意趣。

    我家裡面的人沒有什麼文化,自然是不會給我取字了,所以我的字是我自己取的,叫“淨卿”。我的名字裡面帶有一個“鏡”字,鏡子的內涵是能夠照見世間萬物,平整而又純潔,所以我的字裡面有一個“淨”字;“卿”是代指我。取這個字就是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潔和人性的真善美。

    我有很多的號,我就說其中最喜歡的兩個。我喜歡白石老人,所以我的號是齊白;因為我現在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任何人都是我的老師,所以我的另一個號叫“淨卿後生”。

  • 16 # 海右yuanmin猴哥

    本人有字也有號,我非常贊同。

    姓,名,字,號,這是迴歸傳統文化內容的重要一部分。

    她有著濃郁的東方文化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和動畫片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