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麥田詩社

    吳昌碩別號老缶、缶廬、缶道人、苦鐵、破荷、大聾等。他為什麼要自號老缶、缶廬、缶道人呢?這裡有一段歷史是十分有意義的。

    先生在咸豐十年(1860)在家鄉安吉考中秀才,可是他絕意試場,不求功名,專心從事藝術活動,潛心研習金石篆刻。為了在藝術上進一步求得深造,毅然背井離鄉,隨帶簡單行李,往大城市尋找師友,開始新的藝術生涯。先生跨出古老偏僻的安吉山城,先到浙江省城杭州。那時經學大師俞樾在杭州西湖詁經精舍擔任山長,名望頗大。先生投其下,拜俞樾為師,向他學習詩文與書法,得到不少教益,為吳昌碩奠定了詩文與書法的基石。

    後來又去蘇州、上海等地。在去蘇州時途經江蘇的震澤,結識了金石家金傑。金傑字俯將,吳江震澤人,平生喜愛收藏古代文物,凡是見到心愛之物,千方百計以求之,尤癖嗜古甓,家藏有數百種。他家境並不富裕,惟有古物為伴,對古代金石文字深有研究。吳昌碩曾書“道在瓦甓”四字相贈。金傑得書後狂喜以古缶報答。

    吳昌碩到蘇州後,居住在桂和坊,他們雖然分居兩地,可是常有書札往來,共同研討有關金石學問。時隔不久,接到訃音,金傑病死。先生知道後甚為悲痛,每當看到金傑贈給他這件缶時,就會想念這位志同道合的老友。從此後昌碩先生在書畫上的始題老缶、缶廬、缶道人,這也許對金傑的最好紀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陪讀媽媽的心聲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