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磚家財經

    給自己的產品定價,本身的原理比較簡單,但實際的操作卻又諸多巧妙之處。我們分三個不同思路來談這個問題:

    第一,成本定價法。

    如果我製作一個燒餅需要1元的材料成本,按照預計銷量測算,每個燒餅還需要承擔0.2元的人工、店租、水電、稅費等其他成本,然後,我希望每個燒餅還能有30%的利潤,這樣一來,燒餅的售價就應該確定為:(1+0.2)*1.3=1.56元。

    這就是成本定價法,簡單明瞭,容易操作。缺點是,按照這個價格未必能達到預期的銷量。比如,原來你的預期是每天賣500個,結果只能賣出去100個,這樣一來,材料成本500*0.2=100元攤到每個燒餅上,就是1元錢,加上材料成本後,按照1.56元賣出,相當於每個虧損0.44元。這就很尷尬了。

    第三,差別定價法。

    創業產品有的時候可能缺少市場比照物,或者有的時候因為品牌的不同,消費者難以比較他們的區別,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考慮使用差別定價法了。

    有一個朋友曾經代理過幾個化妝品品牌,都放在當地的商場銷售,定價是按照進貨成本加上預期利潤做的,也就是成本定價法,也兼顧了市場類似產品的價格情況。但是,有一個產品因為是新牌子,消費者不瞭解,銷售很不理想。這位朋友把心一橫,乾脆把產品零售價格標高了一倍,再適當加了些宣傳資料,與其他產品顯著地區別開來,結果令人驚訝,銷量明顯提高。這就是差別定價法。

    一切產品,最終都要接受市場的檢驗。定價方面到底如何操作,先進行市場調研,再輔以完善的價格應對方案,這才是創業者要考慮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旅遊的美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