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評三國
-
2 # 歷史百家爭鳴
楊震,東漢名臣,又被人稱為關西孔子,他是東漢著名的經學家,“天知我知地知”的故事就與他有關,他是位嫉惡如仇,正直無私的人,可他的結局卻不太好,落得一個服毒而終的結局。
楊震為官時,敢於直諫,一直對著漢安帝進諫,可這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當時,大臣樊豐修築房屋,楊震的掾屬高舒召將作大匠令史查清這件事。結果查到了樊豐做了假詔書,楊震便寫了奏書,要等安帝回來上奏。樊豐知道楊震掌握自己的把柄後,就誣陷楊震因趙騰的死,楊震深為怨怒朝廷。並且楊震是鄧騭的舊部,也對此懷恨在心。樊豐倒打一耙,使得楊震跳進黃河洗不清,漢安帝回朝後,派使者持節收楊震太尉印綬,楊震於是閉門不見賓客。可樊豐還是不放過楊震,他想借此把楊震打壓到底。他勾結大將軍耿寶,讓他上奏說楊震不服罪,心懷怨恨,安帝受到他們的欺騙後,就下令楊震返回原籍。遭受了接二連三的打擊之後的楊震,對生活喪失了熱情,他覺得朝廷再也容不下自己,所以當他走到洛陽城西的幾陽亭,慷慨地對他的兒子、門生們說:“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忽設祭祠。”說完這番話,楊震便服毒自盡,漢順帝即位後,他的冤屈昭雪。
謝邀。楊震是東漢的名臣,清流的代表人物。東漢中後期形成了三股勢力:宦官、外戚、清流。由於皇帝即位時大多年幼,外戚就權重起來。皇帝長大後,利用宦官扳倒外戚或奪了外戚的權。所以總體而言,宦官還是佔據優勢,因為他們直接為皇帝服務,一定意義上代表皇帝。楊震作為清流的代表人,官至太尉,他與宦官展開了爭鋒相對的鬥爭,結果宦官依靠皇帝的支援,把楊震罷免,他在回鄉途中,義憤難盡,服毒自殺。說穿了楊震的死就是清流與宦官陣營之間的政治鬥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