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33892743394

    女權主義(Feminism),源自西方,譯文理解成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 女性主義-Feminism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意味著婦女解放,後傳到英美,逐漸流行起來。五四時,傳到中國,定為女權主義。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爭取選舉權。20世紀20-30年代,西方國家的婦女,基本上都爭取到平等的政治權利,但在社會生活與人們的觀念中,仍與男子不平等。女權主義者開始認識到,這其中有一個性別關系,性別權力的問題,所以女權運動就變為分析男女為何不平等,男女的權力架構,強調性別分析。在中國也認識到,先講女權是不行的,也要講性別分析。從女權主義--女性主義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而是認識的加深。在國內目前多用女性主義,用性別研究兩性權力有深層次的意義,而且用女性主義也容易讓人們接受。女性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一種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識形態,旨在反對包括性別歧視在內的一切不平等。

  • 2 # 梅田弦韻

    西方女權主義分三個階段:1。第一代女權主義 (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 2。 現代女權主義( 20世紀初至60年代) 3。後現代女權主義 ( 20世紀60年代至今)

    1. 第一代西方女權主義:西方女權主義起源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代表人物是英國的HARRIET TYLER MILL。最初的訴求是婦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應當平等,在經濟上與男性平等。她們主要是從經濟方面訴求婦女的解放,對以後的女權主義運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女權運動有很大影響。中國20-40年代的一些社會主義者受到的女權主義影響,恐怕主要是屬於這一代的。這一時期,女權主義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主要是一些實踐活動,象克拉拉。蔡特金領導的婦女同工同酬的運動,和"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2. 第二代西方女權主義

    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殖民制度瓦解,各種矛盾從新排隊,女權主義在這個大動盪的時期也各樹大旗,風起雲湧。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主要是從經濟和階級鬥爭方面要求婦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婦女的在物質上的地位。而"激進女權主義"和"自由女權主義"卻是在"性"方面訴求女性的"解放"。她們挑戰的是整個男性社會,挑戰"性階級"體制。

    3、後現代女權主義

    後現代女權主義開始於上個世紀60-80年代,她的產生大概和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由於60年代的"性解放"和將男女對立起來的女權思想,帶來了無數的家庭破裂,單親母親,問題兒童和艾滋病流行,於是人們反思:社會值不值得為性解放和女權主義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另一個因素是,8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女人佔據了政府企業學校傳媒的領導地位。後現代的女權應運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親密接觸”的婚姻,女人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