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玩童的眼睛
-
2 # 為夢想書寫人生
我是70後,小時候沒有電,每到夏季,能涼快的最好辦法就是吃冰棒,無論有多熱,只要一吃冰棒立刻涼快起來。
在屋子裡,想讓屋子變得涼快,我記得我們家的房子前後都有門,夏天的時候,把前後門開啟,就很涼快。或者往地面上灑些水。屋裡的氣溫也會降低。
-
3 # 家有兒女的寶媽日常
老家鄉下的,沒山沒河,丘陵地帶,好歹有片樹林子。
小時候的夏天,孩童是不知道熱的,大中午也會和小夥伴一起到處跑。大人就不一樣了,早起幹活兒,中午休息,傍晚再去幹活,晚飯基本八點後吧!
天熱了,睡涼蓆,是蘆葦蓆子,芭蕉扇子扇著帶來點涼風,睡覺前打盆井拔涼水擦擦,中午或者鋪床蓆子躺地上,晚上鋪床蓆子躺院子裡,畢竟河南的夏天早晚還是比較涼爽的,所以在那個沒有風扇沒有空調的年代,也沒覺得多難過。
-
4 # 擦亮眼睛啊
小時候,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也沒有空調之類的製冷裝置,好一點的家庭或許有個電風扇,還有很多家庭連電風扇都沒有的,更甚者連電都沒有通,所以說,那時候的降溫方法無非就是物理降溫和手動降溫兩種方法了。
首先,咱們先來說說物理降溫的方法,那個時候,因為各種電器裝置較少,沒有什麼大功率的散熱物體,外加上樹木綠植較多,空氣也沒有什麼汙染,自然就沒有現在的天氣這麼灼熱,如果遇到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給地上、家門口、房頂上都灑上水,為的就是讓水蒸發帶走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作用。
然後,咱們來說說手動降溫的方法,這個無非就是用溫水擦拭身體或者說去衝個涼,讓身體的熱度降下來,或者說拿把扇子扇風,這是最方便直接的,缺點就是需要不停揮動,有點消耗體力。
總之,小時候的條件可比不了現在,咱們在享受的同時,也應該時刻銘記那些偉大的發明家,是他們的努力才成就了我們的現在。
小時候,家裡沒有電風扇,更沒有空調,夏天也很熱,但總覺得沒有現在這麼燥熱,讓人特別難受,也許是那個年代,懵懂無知的我,更注重的是與小夥伴們的遊戲,把一切煩惱與憂愁都拋之腦後了吧,而且以前的空氣質量好,再熱的天,一陣風吹來,也能讓人心曠神怡。記得小時候,家門口有顆大樹,中午很熱時,無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歡端個小板凳,手裡拿個蒲扇,坐在大樹下乘涼,拉家常、說閒話。到了傍晚,家家戶戶會用水噴灑自家門前的地板,讓熱氣散盡,然後把凳子、躺椅、茶几等搬出來,一家人喝著茶,聊著天,或者靜靜的躺在椅子上,望著天空,數著星星,腦海裡浮想聯翩,陣陣涼風吹來,讓人感覺特別舒坦,一天的勞累立刻化解,輕風拂面,不知不覺就睡著了。而孩子們更多的還是聚在一起玩捉迷藏或玩我們都是木頭人、丟手娟等遊戲,直到大人叫喊才回家睡覺。放暑假時,天氣太熱,小夥伴們就常常結伴去小河邊戲水,抓魚模蝦。小時候家裡沒有電冰箱,夏天為了給家人解暑,爸爸常常會買西瓜回來給我們吃,爸爸每次買回大西瓜,都會叫我們去井裡打些井水上來泡西瓜,等西瓜涼透了,切成一塊塊,吃到嘴裡涼絲絲的,美極了,一點也不輸現在的冰凍西瓜。現在想想,還真懷念以前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