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暖88花開

    髒水裡會有各種各樣的微生物,能生出魚類的食物,清水裡缺少各種微生物,所以才會有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也就走了渾水摸魚這個成語。好像沒有魚仔,只要有水窪就能滋生魚類,這個現象應該說是有水鳥類就去喝水,然後拉屎,鳥的糞便裡還有鳥吃過的魚仔,遇到水就孵出小魚了!

  • 2 # 我是一個80後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自然界有一個真理,水太清澈了,不適合魚生存。魚要生存,它也是要吃東西的,和人一樣。水看起來比較渾濁,是因為水裡面富含魚生存所必須微生物等營養物質,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在池塘裡,和稻田裡養魚了。而且在這種地方養魚,魚生長的特別好,特別肥妹。

    就說大海吧!我們都知道大海里的水生物和魚類資源豐富,是因為,海水富含豐富的各種礦物質和有機化合物,非常適合各種魚類生長。

    水太清澈,缺少魚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這就是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水看起來很髒,有很多魚了。

    這是我個人的粗淺的觀點,知識有限。

  • 3 # 地理愛好者

    水至清則無魚!

    1、魚本來就生活在水中,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進化過程也是水生到陸生;

    2、水本來就有清澈和渾濁(埋汰)的區別,因為各個地區環境不一樣,人為干擾也不一樣,汙染程度不一樣;

    3、汙水汙染程度和渾濁程度不一樣,魚的生命看似很脆弱,但是也有很強的耐受能力,有很多魚可以在很差的水質中生存,比如鯰魚、清道夫等;

    4、魚類動物可以在水中遷移,但是如果水環境比較封閉,比如池塘、廢棄的魚塘、水庫等,水流交換能力差,比較容易受到汙染。水體交換能力差,魚兒只能夠在汙染的水體裡勉強生活。就像生活在貧民窟的人,明知道這裡不好,沒有能力搬走。

    ……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入手AMD R 7 1700 3D渲染和閒時吃雞幾盤划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