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馬到成功150494217

    個人感覺這首歌挺不錯的,聽一首歌不能只看文字的,要去聆聽歌者表達出內心深處的感情。這首給我的感覺即憂傷有美好回憶的感覺。感覺就是美好生活中有許多無奈又無法改變。

  • 2 # 都叫我逐日

    聽懂這首歌是大二的時候。第一次和她分離,會在夜裡默默流眼淚。"後來我有跟你聽同一首歌,知道了當初你想要表達意思,最後啊,我把你弄丟了。"

  • 3 # 娛樂小王子啊呦

    在短期內引起你與這首演繹的共鳴。我們聽歌,不就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富色彩麼?

    這首歌前奏是用了朴樹《且聽風吟》。說起來,朴樹比較有名的曲風就包括憂傷的唱著“追憶逝去的人事物”。說他適合表達這個風格,不僅是他作詞作曲的關係,他的唱腔有一種隔著“綠皮火車模糊的舊玻璃”的距離感。你並不好琢磨他內心的真實感受,因為即便他正處於撕心裂肺,或是正巧唱到體現爆發力的地方,唱出來的聽感依然像是已經有些釋然的緬懷。

    而當他心中遺憾已經完全放下時,音色與咬字又依然殘留著比較強的憂傷感。所以我們聽《那些花兒》、聽《白樺林》、聽《旅途》,包括《且聽風吟》,它會引導你進入一種容易陷入的情緒,悲但不太悲。就好像《且聽風吟》中唱到“日子快消失了一半,那些夢又怎能做完。你還在拼命的追趕,這條路究竟是要去哪兒?”你想想筷子兄弟唱的《老男孩》是不是也在唱著類似的情感,但兩種唱腔呈現出的情感濃烈程度是不是差很多?

    所以呢,其實朴樹這種音樂人的作品是非常適合在音樂演繹類舞臺翻唱的。本身原唱歌手唱腔的關係,會適當削弱歌曲本身的感情密度。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在樂壇脫穎而出的作品,無論是詞、曲都至少是中上之選。在現場演繹,意圖增加強弱對比、增加高潮片段的時候,僅僅是咬字、嗓音和幾個裝飾音的變化就能夠強化歌曲本身的情感了,根本不需要做蹦迪節奏啊喊場啊增加超高音啊的魔改,甚至不需要你大改。

    所以其實會選到那些花兒這首歌,即便不做大的改動,吳青峰發生點靠前的咬字和乾淨清亮的發聲就足夠凸顯這首歌的感情。

    這次選曲青峰搭配了《那些花兒》與閩南語老歌《望春風》。這兩首歌能融合的比較好,我想一個主要原因是:《望春風》使用了中國五聲音階創作,而《那些花兒》雖沒有刻意使用五聲音階,卻極少涉及47音。所以旋律的起伏感覺是非常相近的。此外,我以前好像聽過陶喆rnb改編版本的望春風,所以曲子一直留在腦海裡。但那個版本有濃重的西化色彩,大量複雜的轉音和節奏改編削弱了這首歌原本質樸的聽感。因此還原《望春風》本來感情真摯的風格就與《那些花兒》很相近了,如此進行意象與情感連線就不會有矛盾的感覺。

    唯一讓我覺得融合的不完全恰當的地方是第二次《望春風》主歌的四句,以《那些花兒》副歌四句做背景。但兩首歌旋律走向不完全相同,所以有時走向相同,有時又一起一落。加上兩首歌每個音符的節奏不完全相同,因此這個融合就稍稍有點粗糙,還是能明顯聽出是兩首不同的歌。。。但並不影響選擇這兩首歌的組合可以達到85分以上。

    至於說修改的音呢,3:25附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改的那個弱混聲B4,不破壞意境,又增加了起伏性,音色乾淨又美好,我還是聽的很滿足的~(餘下的幾處修改音其實可以再斟酌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面獸楊志因為押送花石綱出事兒而被免官,這個花石綱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