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皖風徽月
-
2 # 白雲之語手工摺紙大全
民國軍閥形成來自於清朝末年的混亂局面。清政府面對列強各國的洋槍洋炮瓜分中國束手無策,因此想透過軍隊改革來改變這一不利局面,下令了成立的新軍但新軍。但中央政府對地方新軍的權利失去有效掌控慢慢形成了軍閥混戰的不利局面。
其實民國的軍閥形成跟與三國的軍閥形成有著十分相似之處。漢朝末年面對黃巾軍起義,朝廷無能力剿滅,只好下令讓各地地方政府自行招練兵團。黃巾軍被剿滅後,地方政府擁兵自重,不聽政府號令與節制,慢慢形成了軍閥相互混戰。
接著我們來說說民國軍閥形成的詳細過程。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受到重創。不得不說自清政府入關以來第一次敗的這麼慘。又過了9年爆發了著名的太平天國起義,再一次給了清政府當頭一棒。面對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清政府依然束手無策。因為八旗子弟兵和綠營的戰鬥力低下,不堪一擊。特別是八旗子弟兵,早已失去了戰鬥力,根本派不上用場。
面對大清的半壁江山落入賊手,清政府不得不重用漢臣,因此漢臣慢慢走上了歷史舞臺。漢臣中特別有名的是曾國藩建立的湘軍、李鴻章組建的淮軍,還有左宗棠的楚軍;依靠漢臣勢利消滅了太平天國,清政府眼看著漢臣勢利逐漸做大,就解散了地方軍隊,但地方勢利依舊存在。
甲午戰爭失敗後,緊接著義和團事件導致了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清政府經過一系列賠款後意識到傳統軍隊已經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就開始主導建立新軍。但籌辦新軍的經費是一個大問題,自庚子賠款後清政府已經入不敷出,除了北洋六鎮的新軍以外,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了,於是操練新軍的經費由各省政府自行解決。
這種方法雖然減少了中央政府的負擔,但是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地方政府所招練的新軍勢利一步步擴大,逐漸脫離了中央政府的掌控。原來的北洋六鎮的新軍忠誠問題也成了清政府極大的隱憂,北洋六鎮的新軍架構的核心人物的袁世凱,他們都是袁世凱栽培的部下,比較忠於袁世凱。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相繼死後,為了削弱袁世凱的勢利,袁世凱被迫辭官回家。辛亥革命爆發後,各路新軍已經擁兵自重不聽清政府調令。清廷不得不重新啟用袁世凱來帶領新兵鎮壓革命力量,但誰知袁世凱重新掌權後不但沒有效忠清政府,反而成功勸末代皇帝退位。
袁世凱稱帝,爆發了護國戰爭。護國戰爭結束後民國各地軍閥形成。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多個省份宣佈脫離清政府,從此各地以省為單位進入軍閥混戰。
民國軍閥割據原因,多來自於清朝末期中央政府在面對社會發生動亂,沒有威信和管理權利,只能任之放之,失去了控制權,從而導致各地擁有人事權、財政權、軍事權,最後擁兵自重。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場自發的革命,也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中國太大,與沙俄相當。但是中國沒有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舊的傳統勢力並沒有完全打敗,清廷的退位只是“民族解放”象徵意義。
雖然,推翻了滿清,但是隱患沒有消除。各地處於半獨立的狀態,最後形成了各地的軍閥割據和最終形成。
最後,在看一張圖片你就知道當時的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