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榜首張大仙
-
2 # 星海漁夫
存銀行風險雖然很小,但收益太低。我的建議是:一.拿出30%作基金定投,選擇好的基金公司逢股市大跌時進一點底倉,然後定期定投,每逢大跌再額外進一點倉位;二.拿出30%投資一份自己熟悉的事業;三.拿出10%作保險方面的投資;四.拿出20%轉到支付寶餘額寶、微信零錢通等收益還不錯的理財平臺;五.10%存銀行以備平常日用。
看你的年紀和風險承受能力了。如果你是為了升值,而不是為了貶值,如果你的年紀是在40歲是之前的,那麼我的建議一定是去駝子,而不是去存款 。
因為自古以來,存錢都是在貶值,只有投資,才能夠改變人生,才能夠升值,獲得財富自由的可能。
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銀行定存為4%左右。所以說,如果你只是做理財的話,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83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70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49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34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16.8萬元的購買力;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存款的話,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的加劇,你的資金實際購買力只是會越來越弱,並且財富縮水非常明顯。
我們來看一個非常真實的例子,你就會明白了:
44年前,1200元全買成黃金的話,放到現在價值超過百萬;
44年前,1200元如果全買成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超過千萬;
44年前,1200元在北京市中心黃金地段買個院子,今天起拍價就已經過億了;
然而,沒有那麼多如果!這位阿姨44年前將1200元全部存入銀行,到今天也勉強只夠買輛電動車……
歷史反覆證明: 錢不是用來存的,而是用來投資的!
這個圖大家也可以參考下,國內的大類資產收益率跟美國的這個驚人的相似。最高收益的是股票,然後是長期債券,短期債券,黃金,現金。
1、美金貶值了95%。
2、黃金增值了3倍。
3、短期債券增值了375倍。
4、長期債券增值了1600倍。
5、實際GDP增長了1800倍。
6、名義GDP增漲了3萬3千倍。
7、股票,股票,股票,增長了103萬倍,沒錯,103萬倍,第二的才3萬,多出100萬!
也就是說,大家能觸達的大類資產投資裡,唯有股市和房子能跑贏,印鈔機。 未來的有錢人的賺錢方式其實還是離不開金融和地產!
所以,如果你是想要財富升值,想要改變人生的,你就得選擇投資,因為世界上只有投資,才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率。但是如果你是一箇中老年人,想要保守,安全的,那麼就可以選擇市面上大額的低風險理財或者是存款,但同樣也要懂得接受低風險,低收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