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木0419

    小孩子成了小大人,大人成了大齡兒童。

    這本來就是很不好的事情,該是什麼樣子就該是什麼樣子,不要在不必要的時間攝取不必要的資訊,辦不必要的事,學不該說的話。什麼年紀辦什麼事情,不要粉末倒置了。

  • 2 # 張鐵軍158

    大人好講道理,孩子自然效法。

    有充分閱歷的成年人,可以理解道理。但兒童缺乏社會實踐,並不理解道理的真諦,如教養中缺失實踐閱歷,反被自我矇蔽而失去反省能力,則會“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3 # 寒石冷月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很讓人擔憂下一代的成長問題。確實如題主所講,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變成“小大人”,行為上越來越缺少兒童應有的童心,相反卻從身上體現出成人的世俗之氣,若問為何,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現代媒體正在奪去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讓他們過早接觸成人生活世界。

    我曾經在抖音上看到有一個家長,經常給他才幾歲的女兒錄視訊,其中有一個生活場景,我來還原一下。小女孩電話中對爸爸講:“爸爸,你快回來管管你老婆吧,她總打你的寶貝閨女。”爸爸說:“閨女啊,我哪敢啊,我和你還不一樣。”聽著這話,我心裡特別難受,這都是給孩子教一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啊?再看評論區,有無數網友都在誇那個孩子,也都在同情那個孩子的父親。但是有人想過,大家都在一起害這個孩子嗎?過早讓孩子參與到成人世界,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第二,沒有早期閱讀,遠離童話世界的孩子,他們還能擁有一顆童心嗎?

    孩子們的行為越來越像“小大人”,這不能不“歸功”於家長們的不學無術。現在有太多的年輕父母自己不閱讀,每天抱著手機看個不休,還不願意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的好習慣。兒童對世界的認知最初是從童話世界開始的,在這個世界裡,孩子們能理解童話故事,悄然間建立起純真與美好,不斷增強認知和分辨力,慢慢知道何為美,何為醜,何為善,何為惡。可是在成人的世界裡,這些原本界線分明的基本認知都被混淆了,你說對孩子們的健康的身心發展來講,是好事嗎?

    第三,兒童獲得有用的知識越來越少,相反隨時都可能接觸成人世界功利化的東西。

    網路上一度流行一句話:出名要趁早。結果就催生了人人都想當網紅時現象,因為網紅背後是不勞而獲的鉅額利益回報。當很多年輕父母也都這樣去看待網紅現象時,那真的就麻煩了。現在即使很多家長從正面教育孩子時,也難敵孩子們從網路上獲取的負面的價值觀影響。世俗化、功利化、捷徑化,讓孩子們從小就想幹成人才能幹的事,這不就完全把童年生活錯過了嗎?

    第四,越來越多的家長沒有耐心去陪伴孩子成長,都在為自己活,忽略對孩子的教育。

    現在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有越來越的家長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長的耐心,他們以工作壓力大,工作太忙為由,一回到家裡,便想享受屬於自己的業餘生活。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幼稚的心理,缺乏育兒的責任感,又能帶給孩子什麼呢?事實上,很多孩子正在失去童年的陪伴,只能過早地模仿大人的言行,這就是當代家長們忽略家庭教育的結果。好的光榮傳統需要傳承,但是孩子們缺少教他們的人,因為他們的父母不屑於那些傳統,說什麼都是老古董了,但是他們又無法創新出新的東西來,自然更沒有教育孩子的觀念和素材了,於是孩子們從父母這裡自然也就無法繼承好的傳統文化了。

    結束語:過早成為“小大人”,實際是意味著拔苗助長,也意味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正在流失。從文化繼承與發展的角度來看,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涵含著豐富的育人素材,父母的無知,必然帶給孩子少教,道理就這麼簡單。

  • 4 # 老老畢的號

    五十年代的孩子單純,幼稚,整天只知道玩,下河摸魚,上樹掏鳥窩,不是玩彈弓,就是跳繩子。根本不懂大人的事。後來科技發達,電視手錶,電影,電腦等出現。孩子經過大人的耳濡不染薰陶感染之下,加上電影上的愛情片,黃色片的出臺,孩子們的思想成熟得早,趨向於成人化。如我教的五年級班就有學生早戀的情況,給女生寫情書,還出現第三者插腳。兩個男生愛一個女生,雖然及時糾正了,但還是有些影響。所以孩子的成人化跟社會環境,家庭的影響分不開。不對,別噴

  • 5 # 馬天成

    為什麼小孩都成了小大人,因為我們都是以大人的思維方式去教育小孩,所以現在有很多小孩之所以變成大人,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都已經沒有了童年,每天揹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每天要學習一大堆大人所認為最有用的東西。

    很多小孩已經失去了那種天真無邪的快樂,有的是無限的壓力,要去揣摩這個社會以及大人的心思。

    他們看似是一個大小孩,但是內心還是很脆弱。其實有些人已經長大,但是內心還是個小孩,這也是這個社會的兩極分化,有些小孩小小的就感覺像大人,而有些大人卻感覺像個小孩,巨嬰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DHA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