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路上分享生活
-
2 # 小文藝的文老師
首先,家長們要搞清楚,幼小銜接,要銜接什麼?
1 作息的銜接
小學的生活相比幼兒園要規律許多,孩子要在上學前,提前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奏。
2、習慣的銜接
幼兒園對孩子的主要目標是照顧生活,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壓力的,而到了小學目標則是教授知識,要面臨各種要求,上課的注意聽講,作業按時完成,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等等,孩子從散漫到被約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不能心急,需要家長循序漸進去改變孩子的狀態。
3、知識的銜接
幼兒園雖然也教一些識字,拼音,加減法等,但是沒有大綱,沒有總目標。孩子進入小學後,知識是成體系的,環環相扣的。
孩子進入小學前,如能提前學一學小學的知識,還是有好處的
拿語文來說,拼音部分教授較快,而且拼音的規則較多,調號給誰標的問題,區分整體認讀音節,音節拆分問題等等。如果沒提前接觸,光在拼讀這一關,很多孩子可能就被卡住了,接下來學複韻母,也可能是雲裡霧裡,其他知識就更跟不上了。而學過的孩子至少不要在識記,拼讀方面花時間,可以在此階段專注於知識點的鞏固。數學來說,孩子在幼兒園可能學過基本的運算,但是在小學,運算能力只是基礎,重要的是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能在上學之前通過幼小銜接把計算基礎打紮實,再接觸一些思維訓練,孩子會在數學方面有個不錯的開端。此外,上學之前,最好還需要有一定的識字量,孩子進入小學後,面對一些練習、試卷上面的要求,如果不認字,只能靠聽。雖然老師可以給讀題,但是聽和看這兩種方式的審題效果完全不一樣。而且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孩子可以獨立閱讀,在低年級養成閱讀的習慣,為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的來說,銜接很重要,孩子通過這段時間,再進入小學後,各項習慣都已形成,學習會有動力、大部分知識點都已接觸,不會手忙腳亂。重要的是,孩子在小學會有一個不錯的開端,學習的信心先建立起來,孩子會有保持優秀的願望,那麼他們會一直領跑下去。
那麼,究竟要不要報班呢?這個,要綜合家長的時間、能力和資金情況來考慮。
首先,不管報不報班,孩子的作息、習慣的銜接,主要還是靠家長,這些是輔導班代替不了的。家長如果肯花費足夠的時間、足夠的耐心,提前去規劃,循序漸進地培養,你會看到,所有的付出一定會有彙報,孩子一定會在起跑線上表現突出。
第二,輔導班能夠幫助你的,就是知識的銜接,而一年級的知識家長完全也可以自己輔導,只要用心。
第三,如果你實在沒有精力,你可以選擇報班,但是報班時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正規的機構,老師要熟悉小學的教學體系,按照小學的教學風格去授課。家長也不能做甩手掌櫃,要像配合學校老師一樣配合機構,督促孩子及時完成作業,及時鞏固所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到知識,起到銜接作用。
-
3 # 天津早知道教育
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在幼兒園向小學的轉變中,尋找良好的過渡與銜接,避免不必要的學習困難。幼小銜接在以下四個方面可以進行訓練。
1.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模式不一樣,兒童需要適應。
比如幼兒園是小班教學,公辦小學都是大班教學,即便私立小學也比幼兒園的班額要大。班額變大後要求學生能在更長的時間裡保持注意力,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強的傾聽、複述、跟蹤能力。
2.師生互動、生生交流的規則不同,兒童需要學習新規則。
幼兒階段的師生互動多是模仿型的,老師做什麼,學生模仿什麼;小學一年級開始,師生互動多是理解型,學生理解要求後去做,或者看著別的學生進行模仿——學習方式有變化、學習難度有提高。總的來說,學生的關注的物件要增加,理解力要加強。
3.權威服從感發生變化,兒童需要適應。
到了一年級老師的話具有很強的約束力,班級的小幹部也具有一定的管理權威,但有一些孩子由於家許教育的方式、行為控制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問題會在新集體中出現不適應、不融入、產生對抗等嚴重問題。權威服從的變化是幼小銜接過程中廣泛被忽視的問題。小學教育需要學生會服從老師的要求,有些孩子沒有學會服從,缺乏自制能力,會導致在集體學習中被孤立和邊緣化,就會產生像消極學習、厭惡學習、不肯上學等等問題。
4.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轉變。
一年級開始,孩子在聽說讀寫算等方面會接受更多的學習任務和作業。幼小銜接可以為孩子提供適應性安排,通過合適的難度、合適的數量、適合孩子實際的特定學習完成相應的過渡。
所以說,還在入小學之前上幼小銜接班是有很多好處的,應該去上。
-
4 # Austinma
個人認為有必要上。
分享者自述,在我外貿工作近二十的生涯裡,接觸了不同型別的公司和人,我非常喜歡和他們一起探討設計,生產,管理及交易,我更願意將我的工作和生活觀點與大家一起分享。
3年前我的孩子就上過幼小銜接班。
在幼兒園即將畢業時,給孩子開家長會,老師有徵求過家長的意見,是否要上幼小銜接班?班裡的家長大約能有90%的都表示同意繼續在幼兒園上銜接班。
剩餘的10%,是要離開這個幼兒園去別地方上。有的因工作,有的因搬家的原因,但最終都表示要上。
在接近2個月的幼小銜接班裡,老師安排孩子按照小學生的作息習慣上下課,學習簡單的拼音,數字加減,ABC英語等。
重要是幼兒園還聯絡到旁邊的學校去體驗了一天大課桌。
所以依據我們的經驗,建議可以考慮利用幼兒園的條件繼續上幼小銜接班,如果幼兒園無條件儘量可以到校外的培訓機構讓孩子體驗一下。
-
5 # 愛在醉後
孩子上不上幼小銜接,還是要看家長的決定。
上幼小銜接糾結的原因:
2.因為現在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教育,基本上幼兒園最後一年都會讓孩子去上幼小銜接,所以糾結的家長怕孩子在班裡學習落後,給孩子造成壓力。
3.一部分家長為了面子,因為周圍的朋友親戚孩子都上過幼小銜接。
4.周圍的朋友都會告訴你,不上幼小銜接,家長和孩子在一年裡的學習生活中會很累很崩潰,讓你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最後去選擇上。
其實對於幼小銜接,別人的建議可以聽取,但也不要過於緊張。孩子還小,從幼兒園每天的各種玩耍變成學習寫字,前期肯定會有個適應過渡期。可能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強,可以輕鬆的跟上老師的授課進度,沒上過的孩子會吃力一些,需要家長的幫助。家長還是應該多多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也是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糾結了,最後去試聽了幾個學校的課程,選了一個環境和老師授課比較好的學校,讓孩子去了幼小銜接,讓孩子適應一下上課的氛圍,接觸拼音數學等。我也是擔心一年級拼音講課太快孩子跟不上。事實證明,班裡孩子基本上全學過拼音上過銜接班,而且拼音授課時間很短,如果沒學過拼音可能會有些吃力,家長和孩子會辛苦一些。
所以幼小銜接是否上,家長還是根據孩子的情況,經濟基礎等原因考慮。家庭條件允許,幼小銜接學校環境良好,想一年級家長和孩子都能輕鬆一些,可以選擇上幼小銜接。
-
6 # 土家女漢子
對於孩子的教育可謂是家長一生都在操心的事,從胎教到幼兒園,再到小學大學,各個階段都是操碎了家長的心。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
幼兒園時期主要以遊戲為主的動態教育方式,而小學教育主要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學習為主的教育。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這種適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整天跟著老師吃飯、穿衣服、上廁所、繫鞋帶等,老師都會看護周到,給予及時的幫助。但進入小學後,相對於獨立的生活,孩子必須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學會照顧自己,自己繫鞋帶,上廁所,穿衣服,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還有很多學生守則,學校規章制度等,還有最關鍵的是幼小銜接除了學規則外,適當的學一些小學基礎知識,等上小學後,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這時幼小銜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個人認為還是很有必要上幼小銜接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7 # 張嗨嗨
幼小銜接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小學的生活狀態和學習情況與幼兒園的模式截然不同,存在很大的區別,包括生活和學習等一系列的獨立,幼小銜接就是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來做入學準備。 小學不像幼兒園那麼自由,小學對孩子學習的習慣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孩子不接受幼小銜接突然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孩子可能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 如果孩子提前補過小學的拼音和算數等基本的技能,面對一個新環境,就不會有太多的心理壓力,不至於又要熟悉作息、環境、老師、同學的同時還要學習新的知識。 幼小銜接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父母也要多關注孩子,多鼓勵孩子,和孩子聊聊天,讓孩子建立自信心,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和適合的學習方法。我來列一列孩子入小學前家長需要做些什麼:一、培養時間觀念這個要放首位。二、有機會多帶孩子參觀學校有機會多帶孩子參觀學校,讓孩子初步瞭解一下小學生活。小學課堂是怎麼樣的?衛生間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放學時間是如何整隊的呢?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三、多閱讀、多刷趣味題,初步感知寫字
-
8 # 淅爸育兒記
這就視乎你怎麼看待“幼小銜接”了,即你想要達到怎麼樣的效果。
作為一名補習班的從業者,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什麼20以內的加減,筆畫認字拼音、早階英語,這些通通都是浮於表面,只要智力正常的孩子,一般在3年級就可以實現與他人同步(也就是三年級效應)
我認為的幼小銜接,應該是規則的銜接、意識的銜接、態度的銜接。所有表面的知識點僅僅是一個體現形式。
就好比,你要讓自己學會“堅持不懈”這個品質,就需要通過某個事件來鍛鍊自己。
幼兒園的規則與小學的規則是不同的,從上下課時間到課堂紀律;
幼兒園需要的學習內容和小學的學習內容是天差地別的,幼兒園更要求孩子玩,而小學則更要求書面,這也就需要有態度上的一致。
家裡大班的姐姐馬上就要小學了,疫情期間,我都在家裡培養她的學習態度,儘可能去模仿小學裡面的時間安排和規則安排。
而對於內容方面學得怎麼樣,我確實不在乎--每個孩子天賦不同,我所要求的就是認真,就是遵守規矩,並且讓她體會到規則不同的難受的同時,也體會到知識所帶來的實際樂趣(對生活的幫助)。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但真正需要準備的,是態度和執行力。
-
9 # 我是東峰媽媽
有必要的,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已經上初中了,在農村上的幼兒園,當時沒有幼小銜接班,上一年級時候拼音特別費勁,再同時上英語,更是亂了套。今年二孩大班上了幼小銜接班,現在拼音特別熟,一年級應該不會太吃力吧,主要是現在的幼兒園不會教這些的原因吧
-
10 # 隨風攜行
幼小銜接活動分好多種,如果是參觀小學校園如圖書館、教室、興趣班,旁聽一小會小學一年紀哥哥姐姐們上課這些都是可取的。其次,家長可以帶孩子挑選喜歡的書包,在裡面放文具盒,讓孩子們看看文具盒裡有啥,學會整理書包。說到提前讓孩子利用暑期去學拼音、數字這種型別的培訓班,如果家長有這方面的預算,孩子本身也挺感興趣的,那是可以去上。但如果孩子本身比較抗拒這件事情的話,我還是建議就讓孩子在家多玩一兩個月,問題也不大。家長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孩子入小學,在背後配合支援老師的工作,為孩子的學習成長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就可以。
-
11 # 平凡捌壹
快樂成長是我們美好的願望,但萬馬奔騰是我們殘酷的現實!我朋友友的教訓,孩子沒上幼小銜接,結果孩子比別人慢半拍,現在已經三年級成績非常差。
-
12 # 蘇小妮
現在的家長文化水平都是比較高的,不像我當年上學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是文盲,根本不認識字,當然也不知道怎麼教孩子。
你的孩子有沒有必要上幼小銜接,其實,你可以自己測試一下。你拿一年級的識字、拼音還有十以內的加減等在家裡試著去教他,然後看他的接受能力,他在聽課的時候的專注力,教過以後,你可以出些題目給他做一做,看他掌握知識的能力怎樣。是一學就懂,做也不太會錯,還是你怎麼教他就是沒反應?如果是後者,那是建議送孩子去上個幼小銜接的,免得等他上了小學跟不上。到時候你就會成為“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了。
如果經過這樣的測試,你自己還是沒有把握,那就不妨送他去上一上我只聽說過不上幼小銜接懊惱萬分的,從來沒有聽說過上了幼小銜接後悔的。花點錢和精力讓自己以後不後悔,也值得!
-
13 # 快樂是福
我是教師,我的孩子由於沒人接送得上4年幼兒園,幼兒園那時花錢多,不如去一年學前班,進行幼小銜接。一年級主要是拼音這部分是孩子的難點,要在開學初一個月把拼音學完,對於一個大孩子學這些抽象的字母也是非常困難的,就像我們初一才學英語26個字母連讀帶默寫練會也要很長一個過程。對於接受能力強的孩子沒有必要去幼小銜接,對於接受能力弱的還是適應一下比較好,我也交過一年級,在學習拼音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這是孩子哭家長喊,就是學不會,特別是孩子普通話不好家長也教不對,弄的孩子都不想上學了,過了這開學的一個多月孩子慢慢就好多了,學習起來也有信心啦。
-
14 # 雞毛蒜皮與醉生夢死
五歲寶媽育兒經驗分享:孩子五歲,大班在讀,我應該最有發言權了。
我的答案是不上。
題主說孩子愛動,應該是擔心孩子正式上學坐不住,要是從坐的住的角度出發去上銜接班那就更是多此一舉了。我寶寶就讀的是省級示範幼兒園,日常教學完全去小學化,5歲了老師連數字1都沒教過。但是大班入園第一天的家長會老師就極力要求孩子們的作息向小學靠攏,執行小學的課堂紀律,原則上不允許遲到請事假。我開始還擔心孩子接受不了,冬天嗎起床難,哪知道孩子將老師的話牢記於心,到點就起。所以題主擔心的坐不住之類課堂紀律問題,我相信大班時期,幼兒園都會提前滲透,於無形中糾掉孩子的偏。
綜上所述,我覺得幼小銜接班不需上。
-
15 # 韭韭
孩子如果比較好動,建議還是要上一上幼小銜接班。因為上小學以後,對孩子的紀律要求比幼兒園高很多,好動的娃如果沒有提前準備,會非常不適應。
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個幼小銜接並不是指提前學習算術或者拼音識字,而是即將面臨新的學習模式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指導學習。所以要認真選擇幼小銜接班,讓好動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控力。
回覆列表
看你家孩子上的是什麼樣幼兒園,希望孩子能夠順利過度適應小學生活,我覺得大班後有必要從心理上及技能上進行銜接。
一般公立幼兒園是不會教授知識技能的,基本都是玩。所以從心理上講,應該在合適的機會帶孩子看看將來可能上的小學,提前瞭解,並在合適的機會告訴孩子,小學了是要學習知識本領的,不會像幼兒園玩的多,是要寫作業的,讓孩子對小學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提前心理上適應。
私立幼兒園一般中班或者大班就開始學習知識及寫字,那麼為了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將來寫作業不至於太慢太晚,至少大班下半年就應該練習一些寫字內容。
至於知識上的銜接,如果家長比較關注早教的,基本2-3歲就已經開始教了,只是看是否得到早起教育的精髓方法而已。多數是設定遊戲場景玩樂中學習。教育方法得當的,很小就會多國語言的兒童不在少數。
如果家長想教,就應該思考如何吸引孩子,勾起孩子興趣。一味強調不要過早學習的,只是無能或者懶惰的藉口而已。
我們家大寶下半年也上小學了,英語啟蒙教育一直都在繼續,數學簡單加減法不成問題,寫字練習目前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網課入了一個。不跟最好孩子的比,起碼自己一直在看書學習育兒,儘自己所能去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