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初為人父還沒學會怎樣做一名合格父親的爸爸,我的兒子一歲三個多月了。出生後發現了各種問題,各種檢查未明確病因,應該是基因方面的問題。因為原發病的原因,全身陸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孩子因為肺炎獨自在重症監護室,情況非常不好,醫生已經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目前是在維持。現在我們面臨2個選擇,一是見不到孩子,等待那一刻的來臨,這樣孩子在最後一刻到來前會得到相應的治療。二是,我們帶孩子在身邊,沒有生命維持手段,不知道孩子能堅持多久,能彌補最後一段時間的不能陪伴孩子的遺憾。這2個選擇對於哪怕我這樣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來說真的難以抉擇,真的希望孩子可以自己告訴我他的願望。旁觀者清,在這裡希望善良的大家幫幫我,給我一些真誠的建議,感謝大家
-
1 # 腫瘤科歐歐醫生
-
2 # 花鑫遊子
我的體質還是很好,我剛跟女兒說,媽媽往後要是身體不好,不要在我身上插管子,讓我完好無損的,然後把對別人有用的器官捐出去,讓別人好好活著
-
3 # 小坷垃qing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想每個人在這個時候,都希望親人在身邊,尤其是孩子,年齡還很小,應該是希望爸爸媽媽在身邊陪著。
-
4 # 鄉村老美
這個問題我必須要回答,雖然回答起來很是個令人心酸的問題,沒有此經歷的人是自然不會知道其問題的傷痛。
已然能提出這個問題,想必看過重病房(ⅠC∪),那根本不是一般人去的地方,你如果對你孩子感情深厚的話,還是不要在重症房了,這不是父母不痛惜自己的子女。正是因為心痛其,才讓他不要受那種折磨,相信你進過重病房的人就瞭解到,在重病房裡麵人是何等受罪,全身上下插滿管子,唉!,看到自己人這樣,誰人不心酸,誰人不心痛。
誰人會忍心自己的兒女離去。當然也是萬般無奈,萬不得已,沒有辦法,無力迴天的情況下而不得不的選擇。
如果非要作出選擇的話,我一定選擇後者,讓其在父母身邊安然地離去。讓孩子在離開人世間時,有父母在其身邊,給其壯壯膽,使其在奔往往生的道路上不會感到那麼孤獨。送其走完最後一程吧!。也不枉他來到人間,和你有緣成為父子一場啊。
-
5 # 程家思瀚
首先希望這是一個話題而不是真的發生了,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他們可以為孩子付出任何的東西。面對生病的孩子,讓他們放棄,無異於在心口插刀,以後的人生可能都會在後悔中度過。所以應該把孩子留在身邊,給孩子、給自己一個機會,哪怕是沒有希望的機會。
生命是很偉大的,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敬,尤其他還是你的孩子,命運已經對他很不公平了,作為父母應該給他更多的愛與呵護。既然已經知道了命運,那就讓我們珍惜那僅有的時間 ,讓爸爸媽媽再愛你一次,哪怕只有一分鐘!
-
6 # 梔子花畔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痛心啊!抱抱寶爸寶媽~難抉擇是不願放棄任何可能讓孩子活下去的希望,這是做父母的天性和職責!但如果孩子的生死已定,我贊成把孩子接回家!
雖然孩子一歲多,但也算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他不應該只經歷磨難和疼痛,更需要家人的愛和陪伴,雖然短暫,但他會感受到的!好好陪著孩子,在生命的盡頭,讓他安睡在父母懷中,好過讓一個幼小的生命獨自承受冰冷和恐懼...
留著淚寫了這段話,真的太難受了。望您安好
-
7 # 愛生活還要會活
理解――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
在重症室離開,父母的心裡會好受一點。
在父母懷抱裡離開,雖有不安,但全家都好
受,讓他再體會一次愛。
選擇――請記住,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選擇的權利。在瀕臨死亡的時候你一樣可以選擇,留給這個世界的是愛,關心,慈祥,溫暖。還是恐懼,後悔,內疚,自責。
請尊重他的選擇,這是他做為一個人的權利
…………願有來生。
-
8 # 2019小開心
個人感覺,孩子在最痛苦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親人能在身邊陪伴。重症監護室可能會減輕他的身體痛苦,但隨著病情的加重他的痛苦一會逐漸增加。這個時候親人的鼓勵和陪伴是最好的精神安慰。死在冰冷的醫院和死在親人的懷裡,哪個感覺更好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我為這樣的病人選擇的是親人。
-
9 # 情感營養線上
假設我是孩子的父母,我會選擇讓孩子在重症室離開;但假設我是孩子,我會選擇在父母身邊離開。
身為父母,疼愛子女是肯定的,不到最後一刻肯定是不能放棄希望的,但如果你把孩子帶回來,就意味著孩子會因為缺乏維持手段,而加速離開的步伐。但是老實說,這樣做雖然父母會感覺安心,對於孩子來說的感受卻並不好。
畢竟,孩子最想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哪怕生命只剩最後一秒,與其在冰冷的機器中死去,倒不如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離開,這肯定會成為孩子心中的遺憾。
你還是和醫生確認一下,如果孩子回家,有沒有日常能夠讓他維持的手段?還是說孩子在醫院會有治癒的希望?無論是哪種,都要努力嘗試一下,如果都不行,儘量徵求家人和孩子的意見吧,這種事,你一個人做決定,責任太大了,我怕你擔不起。
-
10 # 辣椒豬豬育兒經
我覺得孩子在父母身邊更好,我瞭解到有一種機構可以接受像您孩子這樣的兒童,他們有一項服務叫做“兒童臨終陪伴”。
這種服務就是讓得了重病又無法醫治的孩子能夠好好離去,一般這種機構裡面會提供醫院裡面的一些裝置,而且還有溫暖的病房,父母也可以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有尊嚴的離去,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關懷,因為如果孩子一直在重症,父母又不看到,這樣的離去太過殘忍,如果把孩子抱回家,孩子又接受不到醫生的護理,也是很殘忍。
如果時間還來得及,您可以去了解一下這方面,希望對您有幫助,同時也希望您的孩子能過度這次的難關。
臨床上大部分的情況都很難界定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
肺炎也許堅持下去有緩解好起來的希望,但是如果我告訴家屬要治療又擔心見不到最後一面,如果告訴家屬要放棄又擔心剝奪了一線治癒的希望。
我覺得作為醫者,特別是那些有能力改變現狀的醫者應該要好好的想辦法改進一下,為什麼陪伴和生命支援不可以同時作為選項?
為什麼重症監護室就不可以有陪護?非得要在生命支援和陪伴之間痛苦的做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