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外奇經

    中藥中的紅信、白信都叫砒霜,砒霜是外用藥也是極強烈的毒性藥,辛,大熱。有大毒。歸肝,肺經,外用蝕瘡去腐:內服截瘧,化痰平端。古方:枯痔散、金棗散、一翦金、紫金丹方中都有配五。但是因為毒性太大,國家對此藥有嚴格控制和管理。

    斑蝥通俗名叫斑毛蟲,辛,寒。有毒。歸肝經。有攻毒蝕瘡,破㿂散結的功效。斑毛蟲對面板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皮膚髮赤起泡,外用有攻毒止癢和腐蝕惡肉的作用。內服有破㿂散結之功,可用於瘰癧、癥瘕等症。一般都作散劑服用。近年來用其除去斑蝥素的提取物治療慢性肝炎,有一定的療效,亦有用斑蝥素配合白芨、烏賊骨等試治肝癌,肺癌,有一定的療效。總之以上二昧藥都是劇毒藥,目前國家藥監局總局對此藥有嚴格的管理,所以對年輕的藥劑人員是沒有見過。

  • 2 # 詩書棋酒

    提問的問題有些太簡化,不是“紅信,白信”,這應是某些地域的說法,或是某些中醫對“紅砒霜,白砒霜”的簡稱。應是“紅信石,白信石”,或為“鶴頂紅”。

    紅信石是砒霜的原礦石,經過加工提純成為砒霜。而白信石極為少見,其純度比紅信石更高,毒性也比紅信石更強。

    紅白信石(以下稱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性大熱,有劇毒。砒霜,最早用於“麻風病”,梅毒,寒痰,哮喘和一些頑固的面板等。砒霜中毒後,古法解毒時,有用“鮮羊血”和糞便催吐解毒的說法。再有,用綠豆,甘草各二兩和一兩,洗胃後溫服可解砒霜毒。

    斑蝥,有大毒,是芫青科昆蟲。主要用於經閉,惡瘡,頑癬,瘕癓等。對狂犬病有一定療效。內服一般為0.03_0.06克。

  • 3 # 老劉105751014

    紅信,白信,也稱紅信石與白信石,統一稱為砒石。中藥材分紅砒(紅信石)與白砒(白信石)兩種,二者的總稱為《砒石》。

    砒石:撥毒化腐生肌藥。

    1,砒石為礦物砷華的礦石,或由毒砂(硫砷鐵礦),雄黃等含砷礦物的加工品,也稱信石,砒石昇華的精製品即是《砒霜》。藥用以紅砒(紅信)為主。

    2,性辛,大熱,有大毒,歸肺,脾,肝三經。外用攻毒殺蟲,蝕瘡去腐,內服劫痰平喘,攻毒抑癌。

    3,信石可單用貼敷,因易中毒引起劇烈疼痛,要多配伍其它藥物以緩解毒性。

    如治療日久生成的惡瘡,可與硫黃,苦參,附子,蠟等用,調油為膏,用柳枝煎湯洗瘡後外塗,如砒霜膏《聖蕙方》。

    4,信石有大毒,能以毒攻毒,抑制癌症,用來治多種癌症。

    5,外用適量,研末撒敷,宜作複方散劑或入膏藥,藥捻用。內服宜入丸,散,每次0.OO2一O,OO4g。

    6,(注意):有劇毒,內服宜慎,外用以防區域性吸收中毒。不可做酒劑服。不宜與水銀同用。孕婦忌服。

    班蝥:破血消癥藥。

    夏,秋兩季捕捉,悶死或燙死,曬乾,生用,或與米炒至黃棕色取出,除去頭,翅,足後再用。

    1,班蝥辛行溫通,入血分,破血逐瘀,通行經脈,消癥散結,用於瘀血重症。

    2,班蝥辛散有大毒,外用有以毒攻毒,消腫散結,頑癬,瘰癧,癰疽不潰,惡瘡死肌等。

    3,可用發泡療法以治多種疾病,如面癱,風溼痺痛等。

    4,孕婦忌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糟毛豆的做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