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雲水社
-
2 # 地外天使講科學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太陽是太陽系的核體(恆星),擁有巨大的核能量和質量,同時,太陽還擁有一個巨大的磁場,太陽磁場的磁控範圍,就是太陽系佔領宇宙空間的範圍,有磁場的存在就必會有磁力線圈的客觀存在,由於太陽有隨機自轉運動現象,會連帶性地牽引著其磁場之中的磁力線圈進行圓周迴圈運動,從而,會形成太陽系不同距離之行星執行軌道的必然現象。
鑑於太陽核聚變燃燒過程會有周期性強弱的變化,這個週期變化時間的規律性,通常是地球上的一年時間,會帶來太陽系八大行星執行軌道呈橢圓形的圓周迴圈運動現象,與此同時,還會帶來與太陽不同距離之公轉和自轉運動速度的不同以及圓周運動完成之周長與時間的不同。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或發表己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
3 # 忒孤雅
太陽系是由50億年前的一團原始星雲聚集和坍塌形成的,在星雲演化成太陽系的過程中,各原始星子的慣性動量與引力動量的綜合作用,驅使整個星雲在向中心聚合的同時,還統一的朝著一個方向旋轉,而整個星雲的大旋轉又帶動各個星子的小旋轉(自轉),其方向必然與大旋轉的方向一致。因此,現在的太陽系,其執行方式具有如下特點:
一、太陽的自轉方向、八大行星和各矮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轉方向全部一致,都是自西向東轉。
二、八大行星、各矮行星和小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是以太陽為一個焦點的偏心率很低的橢圓。
三、八大行星、各矮行星和小行星的公轉軌道平面與太陽赤道平面基本上都是處於同一平面。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夾角很小。
四、八大行星的自轉方向大都是一致的自西向東轉。但是出現了兩個例外,一是金星,自轉方向完全相反,是自東朝西轉的;二是天王星,其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平面呈97度夾角,幾乎是平躺著自轉。(這兩個例外也許是早期大碰撞的結果)另外,八大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並不是隨機或是無章可循的,而是遵守一個叫做提丟斯-波得定則的規範。沒錯,就是這兩個歪果仁,提出了一個古怪的公式。
提丟斯-波得定則用公式表達是an=0.4+0.3*(2n-2)。用文字表達就是在0.4上各加上0,0.3,0.6,1.2,2.4…等數,便得出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單位是天文單位。
以下是由提丟斯-波得定則算出的八大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數字和實際測得的數字對比:可見,除海王星誤差較大外,其餘各大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與由提丟斯-波得定則算出的數字吻合得很好。
至於提丟斯-波得定則到底是太陽系的特殊現象還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連專(磚)家的說法都不一致,更不用說咱這些吃瓜群眾了。
都說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在以不同的半徑軌道圍繞太陽作圓周運動,假設有一臺很大的攝影機能把九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過程拍攝成影片,那麼,九大行星是處在同一平面還是不同的平面圍繞太陽轉,假設不在同一平面,那麼每平面與平面相距多少度?
回覆列表
沒有九大行星了,自2006年以來,九大行星被減為八大行星,因為冥王星太小了不能算“行星”。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冥王星的軌道不在所說的赤道面上旋轉。
而其他行星則以橢圓的軌跡圍繞太陽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