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來的教育家
-
2 # 感知主義者
個人是人存在的基本單位,所有個人組合成人的概念。每個人都是人的代表,都表達人的存在方式、理由和目的,都履行人的基本準則、義務與責任,都享受人的生存權利、痛苦與快樂……個人是獨立、完整和完全的,是物質、時間、空間的承載體、表達體和觀察體,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綜合體,個人就是縮寫的世界。
人的根本性質決定:每個人都是唯一的、特殊的和不可重複的絕對存在。
一切事物和事實都彙集於個人,世界的複雜變化體現在個人,所有存在的起始與終結、意義與目的都綜合在個人,一切的秘密和終極解釋都在個人。我們及共有的世界都是虛構的,個人才是絕對的存在實體。人們往往用人的概念遮蔽了個人的存在意義,個人的存在才是絕對的實在。
正是為了保持和維護個人的存在權利,我們才集合為人的概念,"我們"為個人的集合單位,人是個人的複合指稱。這種集合和聯結創造了共同世界和人類社會。為了橫向溝通,聯合人,集合眾人的力量,人們統一認識、命名事物、建立邏輯秩序、維護倫理道德,以個人為基礎約定建立起共同的現實世界。為了縱向連線個人,保持個人的連慣性,人們用生殖、遺傳、家族、姓氏、親情還有輪迴、轉世、投胎等概念和說法來聯結個人的生死、此生與彼生。大千世界與繁雜社會都是人們實施生存策略的結果,都是為了個人的生存而採用的權宜性措施,是靠理性建立起來的個人生存聯合體。
久而久之,個人的概念逐漸消失於人的概念,個人的生存容納進社會生活,個人的意識淹沒於我們的認識……在現實世界和大眾的覆蓋下,個人天地退縮為私人空間,個人的精神意識化為一己之私。個人成為姓名、身份及社會角色,個人已經被人的概念標準化,個人絕對存在的倫理地位和心理地位被模糊,個人定義為標準的人或有個性的人。
個人的特別意義就這樣預設被抹煞,個人成為大眾的一份子,成為我們的最小單位,成為人的若干複製品之一。人們認可個人生命財產的私有性,認可個人的活動空間和隱私範圍,認可個人身份和個人利益。但是,人們並不認可個人性的絕對存在地位,不認可個人存在的獨有價值,不認可個人性與共同性的巨大差異。人們對個人性是輕視和蔑視的,個人只是世界與社會的構成材料而也,個人渺小到忽略不計。
個人性的否定無處不在,這使得個人的權利顯得猥瑣,個性的特別顯得怪異,個人內心的要求顯得無理。這種對個人性的無視與傷害逐漸導致人性的惡劣反應:自私、貪婪、懦怯、兇惡、仇視……這些個人病症由此而來。人的內心無憑無據,生存心理無依無靠,個人的根本性生存體驗感覺惡劣,個人的存在得不到確切的肯定。
個人是存在的基礎,如果個人不成立,這世界怎麼可以成立?
回覆列表
我時常在問自己我該如何存在?
每個人總會有迷茫的時候,
但你要堅持,
繼續努力,
不管生活有多糟糕,
你依然要努力地活下去。
你本來就是自然界中的存在物,
從你生下時就被賦予了一種使命。
你的父母、親人都對你寄予深深的希望。
努力拼搏,尋找屬於你的舞臺,發出屬於你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