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仔的娛樂生活
-
2 # 萌說育兒
就選擇這件事來看,我想,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能在成長中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從事什麼。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經歷一個填鴨式教育,小學、中學、高考,渾渾噩噩讀一個跟風的所謂好專業,然後碌碌無為終其一生。即使曾經出眾,也很快泯然眾人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一個良好的引導何其珍貴,於是成長中的父母、老師的慧眼就極其重要。無疑,馬哈維亞成為了兩個女兒的伯樂,吉塔姐妹是幸運的,即便她們並不自知。
事實上,縱觀影片,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嚴厲但卻尊重女兒的父親,妻子在連生四個女兒之後向他道歉,他說,我一樣愛我們的女兒。他教導女兒學習英語,把好吃的分給女兒,默默地為女兒掃除前進的障礙,跟體育當局交涉,讓女孩兒參賽等。一招一式,一朝一夕,女兒在他的引導下,真正熱愛並享受摔跤這個專案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她們在享受快樂喜悅的同時,實現了更高的人生價值,而這位開明智慧的父親功不可沒。
“永遠不要忘記你是怎麼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我們在成長與陪伴成長的過程中,都不該忘記這句話
-
3 # 該怎麼剪呢
《摔跤吧!爸爸》是部印度電影,主演阿米爾汗,我個人非常喜歡他的電影,他在印度的影響力非常大,這部電影最大的影響便是提高了印度女性的地位。
電影中女兒不解為什麼自己要承受那麼辛苦的訓練,為什麼要幫父親去實現他的金牌夢。而且到了叛逆期開始頂撞自己的父親,與父親背道而馳,嚐到挫敗後才明白父親的偉大之處,慢慢開始理解父親。
可這時的父親已經老了,無法再去陪她訓練了,有些英雄遲暮的感覺。可最終女兒成功了,不會淪為男人的附屬品,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父親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最後電影中世人對他女兒的思想改變與父親欣慰的眼淚無不衝擊著我們,父愛的表達太過深沉,當你感受到時,那便是洶湧澎湃的。
這部電影是非常好的電影,意義也是非凡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
-
4 # 叫咖啡的高先森
剛看完這部劇,評分很高,我相信大家像我一樣是情不自禁地給出高分的。
看哭我們的總是因為一些瞬間:
金牌誰都可以拿,男女都一樣。在印度這個男女不平等的國度,主人公一家和所有人一樣,連生三胎都是女孩兒。他的一身摔跤好武藝,無人可傳。直到大女兒幫小女兒出頭,兩人揍了兩個男孩,主人公看到了希望,培養兩個女兒拿金牌:
主人公為了女兒不分心,為了他們的前途,決定剪掉他們的長髮,讓他們可以吃苦,讓他們忘掉性別,可以用他們的天賦,去拿金牌,去做更有意義的事兒。
這個決定的正確和果斷,是本劇的第二個哭點。
回家的時候,老爸打算和她比賽一場。她用教練教的方法最終把老爸打敗。
二女兒卻跟姐姐說,是爸爸的身體不如從前了。不是老爸的技巧過時。
尤其最後主人公聽到女兒奪冠的訊息,國歌響起的那一刻,熱淚盈眶。
女兒賽後衝向了老爸,她要第一個和老爸分享自己的喜悅和激動。
如果所有的女生都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再依附男人,這個民族就會生生不息。
-
5 # 眼鏡小生@
來簡單介紹一下<摔跤吧!爸爸>主要講什麼的吧
這是一部由印度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真實改編而來的勵志電影.
馬哈維亞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途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託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 哪知道妻子 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和巴比塔。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就這樣,在爸爸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看完這邊優質影片,裡面有很多場景深深得打動了我的心,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那兩次父女吵架!!!
第一次是吉塔和巴比塔小時候,爸爸對她們的生活飲食習慣、鍛鍊時間做出一個不是正常孩子能夠接受的超嚴格要求:1.不能吃醃製油膩以及辛辣的食物(她們的最愛)2.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做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在訓練幾次之後,兩姐妹對這個生活開始有了抱怨,有一天就停止訓練,去參加她姐妹的婚禮.當然在她們玩得最瘋狂的時候爸爸出現了,打了他侄子一巴掌???
只要一聲爸爸,他就會飛到你身邊!
我們生活也是一樣的,對父母或許有很多很多不解,但何嘗這不是父母的一種愛,只不過這樣愛的表達比較笨拙了一點.
這部影為什麼讓我們落淚尼?
1. 你肯定了影片中爸爸對女兒那”特殊”的愛.
2. 兩位女主角後期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追逐,哪怕是錯了哪怕累了依舊在奔跑著給你來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情的波動等!
3. 影片中種種挫折與自己在現實中遇到的相呼應.
4. 當然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還沒有發覺自己父親的愛在哪裡?什麼時候出現的,怎麼樣表達的!
這部電影是非常值得去看的,我去電影看了一遍之後回家自己又看了一遍,思考了很多問題,也得出了很多結論.希望你們也能去細品細品,學到東西.
-
6 # 娛樂生活小達人
〈摔跤吧!爸爸〉,是我看過的最感人的一部印度電影,而且它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
當時這部電影的評分非常高,還是我老公推薦給我,說特別好看,而且很感人。我之前沒有看過印度電影,認識阿米爾汗也是通過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的影響非常深刻。
它不是單純的騙觀眾眼淚的電影,它是真
的打動人心,有真實的東西存在的,首先我們都知道在印度,女人是沒有地位的,甚至很多場合都是不允許女人出現的。更別說靠女人讓這個國家得到榮譽,這在當時的印度簡直是個笑話。
可是這位爸爸就做出了讓所有印度人都不敢相信的事情,爸爸原來是名摔跤運動員,因為政府不作為不支援摔跤運動,所以他們國家沒有在摔跤運動比賽上拿過大獎,更別說是奧運會金牌了。這是他一生的遺憾,他不甘讓摔跤運動就這樣被沉寂下去,國家需要好的摔跤運動員來反轉局面,可是自己年齡大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一直想讓老婆生個兒子,他就可以把自己的摔跤技能教給兒子,但是偏偏老婆生個幾個女兒,也沒有生個兒子。
就這樣,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去訓練,而且強度非常大,因為頭髮長會影響訓練,爸爸就減掉了姐妹兩的頭髮,這對於一個女孩來說是非常恥辱的,可是爸爸只想讓他們成為摔跤手,並不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議論和嘲笑。
還記得第一次帶她們去參加鎮上的摔跤比賽,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都在嘲笑,挖苦,諷刺。可是爸爸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他一定要把女兒培訓成為專業的摔跤手,讓她們為自己的祖國爭光。
一個堅強,執著,有信念的爸爸,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客服了千難萬險,把兩個女兒從自己在家訓練到後來考上國家隊,再到奧運會如願得到摔跤比賽的金牌,成為了印度家喻戶曉的一個神話。
-
7 # 娛樂圈萬事通小林
近日,最受熱議的電影莫過於《摔跤吧!爸爸》了,其目前在中國票房達到了8億多,超印度本土成全球第一。不只是市場收益的火爆,而在一些電影評分網站上更是成為高分的爆款,豆瓣評分就高達9.2。雖有爭議,但卻難以掩蓋其鋒芒。
那麼其成功逆襲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這其中也有太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那最關鍵的在什麼地方呢?那就一個字:真!
《摔跤吧!爸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在電影中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作為國家摔跤冠軍,希望有個兒子來承繼自己的夢想與事業,然而天不合人意,接連生下四個女兒,很是無奈。而又恰巧發現女兒身上的天賦,讓其決心把女兒當兒子訓練。而故事的原型人物更堪稱傳奇,有三個女兒都成為了揚名世界的冠軍, 真實世界的來源可謂為其成功改編與演繹打下堅實的基礎。
還有,故事傳遞思想情感的真實。家國情懷的融入並不是假大空,而是藉以人物、細節、故事來傳達,小人物的大夢想並非遙不可及,也促使印度夢與個體夢想的無縫對接,一個人從不能到無敵的真實歷練和從沉痛到淡然的深切感受。
在擊劍奧運冠軍雷聲看來:雖然表面上看只是簡短的一場比賽,但卻真實演繹出了一名運動員從幼稚到成熟的成長曆程,非常激勵人!
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減肥的一則視訊片段在微博瘋狂刷屏,勵志減肥網紅多得是不易。影片中的他經歷著19歲、29歲、55歲三個人生段,從狂增肥到練就八塊腹肌的痛苦可想而知,現在很多運動員應該也曾有過這種體會。囿於角色的需要,這轉變對一個合格演員來說是基本要求,否則敬業從何而談!
其實,他參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都是在用心演好戲,而這就讓他圈粉無數。
好的電影不只是從影片本身、製作層面來看,還要看觀眾觀影后的感受,這往往又成為電影作品傳播的一部分。真實的觀影體驗就如同全過程的使用者體驗,真得看、願意說、主動傳三個環節不可缺少。《摔跤吧!爸爸》顯然就讓觀眾真心掏錢吶喊了,豆瓣就有21萬多人次評價,微博上有 4.1億的相關內容閱讀,知乎上有近百餘個精華問答,這使用者參與度可想而知。
除了理性的觀點交流,觀眾的真心喜歡還在於感情的觸動與流露,一些觀眾看這部女性勵志片流著淚,並非是矯情,其情節的渲染和主人公的刻畫著實動人。
恰逢其時,如《湄公河行動》等主流品質電影的到來就相當完美, 由故事真實、演員真格到觀眾真心,怎能不火?
-
8 # 曉肥俠
載歌載舞中搭建了熱血勵志故事
印度的“年度神片”《摔跤吧!爸爸》上週五登陸國內院線。印度影史上最高票房的電影;IMDB8.8、爛番茄新鮮度96%,口碑強勁;該片在國內上映後,豆瓣的評分更是高達9.2,貓眼觀眾評分高達9.8!有“印度劉德華”之稱的阿米爾·汗帶來的這部印度電影,已經用炸裂的口碑刷爆了朋友圈,徹底征服了中國觀眾。
上座率反超漫威大作
作為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寶萊塢男星,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國內引發熱點話題,再到《我的個神啊》在內地創下1.1億的票房佳績,阿米爾·汗的作品已經成為了品質的代表。此番他的新片《摔跤吧!爸爸》也是未映先熱,先是在印度本土重新整理了票房紀錄,又在全球拿下7.9億人民幣的票房。在國外知名電影網站中,IMDB評分達到8.8分、爛番茄收穫96%的新鮮度。
上週五,《摔跤吧!爸爸》與漫威大作《銀河護衛隊2》同時開畫,首日排片佔比只有13%。但是有了超高口碑的支撐,昨日,該片排片佔比已經回升到22.5%,綜合票房佔比38.8%,超過了《銀河護衛隊2》的36%。截止到昨天下午五時,《摔跤吧!爸爸》昨天單日票房1290萬,反超《銀河護衛隊2》。目前總票房1.45億,超過《我的個神啊》成為在內地上映的最高票房印度電影。
口碑方面,豆瓣網友為《摔跤吧!爸爸》打出了9.2的高分,這一評分已經追平了去年口碑最高的《瘋狂動物城》。社交網路上,觀眾也紛紛晒出自己的觀影感受,“年度神作”、“有笑有淚”等好評不絕於耳。就連大導演馮小剛也在9日發微博力挺該片:“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不過全體評價:好看!”
本次內地公映的《摔跤吧!爸爸》是阿米爾·汗親自剪輯的版本,作為電影的製片人,阿米爾·汗針對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對原160分鐘影片進行了重新剪輯,去除了一些慢鏡頭以及印度俚語段落,節奏更緊湊。
戲裡戲外同樣熱血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人物改編而成。國家級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為生活所迫,放棄了為國爭光的夢想,偶然間發現自己的女兒們有運動天賦和潛力。他不顧家人和社會的反對,開始對女兒們進行高強度訓練,最終培養出了能在國際競賽上為印度取得榮譽的一流女性摔跤運動員。
無論是父親這個“魔鬼教練”始終不放棄的精神,還是女兒們從逃避訓練到一路成長為冠軍的艱辛歷程,都讓全片籠罩在熱血勵志的氛圍之中。尤其是競技場上緊張激烈的對決,看得觀眾更是心跳加速。而競技場外父女間的溫情以及影片中不時跳出的幽默笑點,則使整部影片張弛有度。
其實,《摔跤吧!爸爸》不只是故事本身勵志熱血,戲外演員們為之付出的努力更加令人敬佩。阿米爾·汗在片中需要演繹男主角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為此,他先是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隨後在短時間內增肥28公斤,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福的狀態,此時阿米爾·汗的體重已達到了97公斤,儼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後為了貼合角色29歲摔跤手生涯黃金時期的體型,阿米爾·汗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不僅減掉了25公斤的贅肉,還學習了摔跤技巧,練出了擁有八塊腹肌的魔鬼身材。他這段增肥又減肥的經歷被做成短片放到網上,成為了網友們口中的勵志典範。當記者問阿米爾·汗“為什麼不考慮使用更簡便的特效化裝”時,他回答:“不是不行,但我自己感受不到肥胖,作為演員,我覺得那樣不好。”對於“先胖再瘦”的經歷,他也坦白地說,如果先拍瘦後拍胖,那麼電影拍完時自己還是個胖子的狀態,恐怕就沒有動力瘦回去了。
-
9 # 笑哥影視
最終吉塔聽從了父親的指導,最後關鍵時刻,在父親缺席的賽場,吉塔沉靜下來想起父親的話:“爸爸不能時刻都能來救你,你要靠自己” ,“你如果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在印度永載史冊!”她最終依靠自己的積蓄的能量及智慧反敗為勝。當吉塔把金牌遞給爸爸,爸爸給女兒戴上金牌,爸爸說出你是我的驕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雙眼,任感動與幸福的淚水順著指縫流下來。
我看著感動的畫面,我不禁也回想起父母為我做的點點滴滴,對我既嚴厲又鼓勵呢。
“曉峰,今天在有什麼收穫?完成作業了嗎?”爸爸笑呵呵地問。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麼虧?”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幾年書寫都工整美觀,做什麼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作好才行。”老爸說,“還有做作業要認真而細心,不要趕著完成,或者一邊寫一邊看電視,這樣容易作錯題。”
老爸火冒三丈,關了電視機,藏起遙控,關掉了手機音樂。從今天開始,要進入複習狀態了,不許看追星電視劇。
老爸又拿來徵文“傑作” ,在旁邊輔導我,開啟思路,重新寫作。最後,在徵文比賽揭曉時,我獲得二等獎。我把獎狀交給老爸,老爸撫摸著我的頭說:“你是我的驕傲!做什麼事要有始有終才行。”
-
10 # icanmakeit
由於人類是一種高階動物,會對自己的同類和身邊的事物產生代入感,進而會被感動;而感動會觸及人的心靈,而當到達一定程度時,會讓人哭泣。所以,這也是文學藝術作品可以利用的地方:通過塑造一些人物,描述一些情節,讓人產生代入感;並在適當的時候製造矛盾,造成強烈的感情衝擊,進而讓人感動流淚。
當然,不同的人,情感防禦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情感比較粗糙,不大容易感動,淚點高。所以,這也是體現該片導演能力的地方,故事的節奏感特別好,鋪墊很到位,最後的高潮把握也很準確,對人的情感衝擊特別強烈。相信看到大女兒奪冠那一幕,絕大多數觀眾都會落淚。
最後說一點,《摔跤了,爸爸》雖然讓人很感動,但是絕對不是煽情,而是很勵志;整個情節很流暢自然,演員表演很到位;不像有些電影,刻意製造悲慘的劇情,強行進行煽情。這可能也是這個電影得到大家認可的原因吧。
回覆列表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印度全國摔跤冠軍馬哈維亞·辛格培養女兒成為世界冠軍的傳奇故事。
馬哈維亞年青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摔跤,並希望通過生下兒子—幫他完成“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的夢想,然而,命運捉弄了他,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大女兒吉塔及二女兒巴比塔把男孩打得鼻青臉腫,這起事件向他洩露了女兒的摔跤天賦。從此,他開始教女兒摔跤,克服經濟的壓力、條件的限制、社會的譏嘲、體制的腐朽,歷經千辛萬苦,努力將女兒培養成為了世界級的摔跤冠軍。
這部在社交網路上引發了極大的反響,豆瓣評分超9分的電影,上映以來,在處於排片劣勢的不利情況下,票房仍然不斷攀升,終於在本週登上了票房榜首,內地票房累計突破4億元。
一部萬達原以為不會流行的印度電影,卻受到了無數觀眾廣泛的追捧,不是沒有理由的!
直面社會,揭露現實—弱勢群體的維權
少女在汽車裡被輪,政府卻幾無作為—此類新聞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刺激中國人的眼球與心臟了!在印度,婦女的地位是遠低於男人的,在影片中,14歲的少女就要出嫁,緊接著被洗衣做飯捆綁,便如此了卻一生!
在這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國度,一位摔跤冠軍爸爸,在連續生了四個女兒之後,曾一度想放棄讓自己的兒子幫自己實現“奪一枚國際金牌”的夢想,直至大女兒與二女兒在一次“欺負”兩個高個小子之後,轉而踏上了訓練女兒摔跤的“幫助女兒實現人生價值,使其未來自由爭取權利”之路!
有朋友可能會質疑,爸爸訓練太魔鬼,他不是曾答應媽媽,給他一年時間,一年之後如果訓練無效,就會放棄嗎?太“虐”了,這談何“維權”?!明明是強壓父權,利用女兒來彌補自己人生遺憾罷了!
可是,有一個情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被父親帶到縣城裡參賽之後,大女兒和肌肉男孩苦戰惜敗,回到家後,她主動向爸爸說的第一句話是:“下一次比賽是什麼時候?”基因的力量真是強大,女兒的確是喜歡這項運動的,並且有強烈的求勝慾望和必勝信念!
這種慾望,正是影片想要歌頌的,在印度這樣的奇葩國家裡,如果女人沒有這樣強烈的信念去抗爭、去爭取權利,那隻能早早嫁人,相夫教子!
當被迫練摔跤的大女兒、二女兒去參加別人婚禮慶祝活動被打(堂哥哭哭臉)回家後,抱怨自己的父親魔鬼訓練異想天開,此時,十四歲的被嫁女孩反倒羨慕她們:你們的父親還不是為了你們能擁有自己的生活,他和全世界對抗,默默地忍受世人的嘲笑。
的確,全國摔跤冠軍爸爸是想把女兒培養為“世界級”冠軍,但他也不是要把女兒當成自己的工具,而是要讓女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結婚”,讓女兒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為印度的其他女性做出榜樣—爭取像男人一樣的權利。英聯邦運動會冠軍戰前夜,即將面對連續兩度在大賽上擊敗過自己的對手的大女兒吉塔問爸爸,“明天應該採取什麼戰略”時,爸爸一反常態,沒有告訴吉塔是採取主動進攻,抑或防守反擊,而只是語重心長地從戰略高度給予她建議“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就不只屬於你,而是屬於整個印度的女孩”!說中中國人話:“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吉塔贏了!影片結尾,觀眾看到,很多印度女孩開始了摔跤這項運動!這象徵著女權運動的勝利!
影片想告訴大家的,或者同樣熱映中的全球其他地區的觀眾所解讀的,可能遠遠不盡於此—這是弱勢群體鬥爭的勝利!婦女、兒童、學生、農民、難民、殘疾人、人妖、異裝癖、同性戀、少數派……都需要得到保護與關注,都需要家人的支援與關愛,都要保持強烈信念,用艱苦奮鬥,在某一些領域上取得極致突破,並以此為基礎,爭取、維護自身權利,激勵、鼓舞更多的人們!
輕鬆愉快,頌揚親情—父女、母女、姐妹、兄弟、叔侄
影片裡各種親情的表達,也讓人感動不已!
首先,就是父女之情。
影片中,幾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記憶猶新!
第一個情節是,父親送大女兒吉塔到印度國家體育中心時的不捨。
父親一再地叮囑教練,女兒的優點是什麼、特點是什麼……只要好好培養,女兒一定會奪取世界冠軍!其實,父親未必最擔心女兒在訓練上出什麼問題,更多的應該是,女兒第一次遠離家門,做父親的患得患失,這也揪心那也不安。臨別時,父親向訓練場上的吉塔望去,那眼神……
有不少人第一次到別的省份、城市上大學,其實都是父親/母親陪伴到高校裡的,當父親/母親離別回家前,回頭望著你時,那剎那間的溫暖和溼潤,在之後的人生中,會不時浮現,撫慰並振奮你的心靈!
談到教練,順便插播一下:在後面的比賽中,的確出現了父親與教練思路矛盾的地方,而最終,影片的選擇是站在父親的一方的。這也不是說印度國家隊的教練有多麼不堪,我的理解是,“知女莫若父”—父親從小看著女兒長大,訓練她數年,一方面,對女兒的個性、優劣勢可謂瞭解最深;另一方面,教練的確是教會了女兒不少先進的技術及理念,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競技體育頂尖運動員,到了一定水平層次之後,更多地是憑藉一些細微的技戰術優勢、意志品質和信念來取勝。此時,父親對女兒的影響就優於非頂級教練了。此外,教練畢竟是教練,他對運動員再好,也不太可能像父母親那樣,完完全全地站在女兒的角度和格局來思考問題,這也是對“血濃於水”的印證與頌揚。
第二個情節是,吉塔致電回家,父女隔空哭泣。
初入國際大賽時,大女兒吉塔屢敗屢戰,運動生涯幾近崩潰,於是打電話回家,抽泣著。此時,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先是強忍著,然後抑制不住鼻子一酸抽,淚水奪眶而出,然後吉塔對父親說道:“爸爸,對不起!”—這一幕,感人至深,我再次熱淚盈眶!
父女之間的任何矛盾與不解,只需一個電話、一個聲音……或任何儀式,就可以將其化於無形!在外面戰鬥,假如經歷失敗,你的最終港灣,依然是你的父母。
有朋友可能會質疑,大女兒吉塔用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去挑戰父親的權威和經驗,留長髮、吃“禁食”……以至輸盡比賽,才向父親電話致歉的,這裡“父親光芒”的“籠罩”太“強權”、太“獨裁”了。其實不然,這體現的是“嚴師出高徒”,父親的“嚴”,是源於“愛”的“嚴”。作為運動員,該禁食的就要禁食、該覆盤的就要覆盤……這些誘惑都抵制不了,如何在相對於摔跤強國明顯處於弱勢的局面中,去衝擊對手,摔出一條血路,奪取冠軍?父親的“光芒”,“籠罩”著的是父愛的光暈!
第三個情節是,在吉塔和巴比塔可能會被開除的申訴會上,父親那段感人肺腑的陳述!
父親說道,女兒如果有做錯了的事,那麼只有一件:就是有他那麼殘酷的爸爸,從小“逼”他們像男孩一樣訓練、剝奪她們的童年……但她們是最優秀的,並展示出他多年以來所珍藏的每一次吉塔和巴比塔奪冠後的獎勵“現金”!與此相互呼應的是,大女兒吉塔為印度國家摔跤隊奪得史上第一枚國際金牌後,父親從被拘禁的“小黑屋”飛奔出來,到了頒獎臺下,為吉塔重新掛上“金牌”後,對吉塔說道,“你是我的驕傲”,並將大女兒吉塔與二女兒巴比塔擁入懷中。
那一幕,再次讓影院裡響起了感動的哭泣聲。
母女之情
與父親的嚴苛不同,母親對女兒的支援,來自於母性本能的憐愛,並在一定程度上受限於印度的社會環境與宗教信仰。對於女兒的訓練,母親一開始是拒絕的。但在父親的堅持下,她也默默地選擇相信和支援父親,用柔軟卻也不失嚴厲的方式促進著女兒的成長。
影片中,有一幕是,倆女兒實在忍受不住父親的“折磨”,跪下央求母親代為向父親求情,母親靜靜地回了一句:“這一年,你們就先忘記有我這個媽媽吧”。
事實上,母親則一直在擔心,生怕女兒身體承受不住,在“克服”了“雞肉”的信仰恐懼之後,也跟父親和小堂哥一起在“戶外廚房”為女兒準備每天的訓練餐。母親從根本上是相信父親的,也想讓女兒能過上能自我主宰的幸福生活!在印度北部,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人們普遍素食,缺少蛋白質的吸收,即便雞肉、魚類等,通常也都是禁食的,母親能做出這樣的讓步和改變,也是跟家人、跟女兒站在一起,反對全世界了!
吉塔奪得全國冠軍回家後,母親沒有出去大肆迎接,炫耀自己女兒的成就,而是守在家裡等女兒回來,併為女兒在眉心上點上了紅痣!不要小看了這一幕,在印度,母親為女兒點硃砂紅痣,除了讓女兒更美麗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女兒平平安安、消災避邪、逢凶化吉!母愛,就是如此平凡而偉大!女兒在外取得多大的成就,是錦上添花,母親會驕傲自豪,但最主要的,是兒女平平安安、喜慶吉祥!
在新德里英聯邦運動會上,幾乎每一次比賽,鏡頭所聚焦的,不僅是父親懟教練,還有母親時時刻刻握緊的雙手,凝視著電視直播的目光!盼啊盼,盼著兒女平安!望啊望,望著兒女爭氣!兒女如果能平平安,還能為國家爭光,為社會帶鹽,母親的心也是激動的!
姐妹之情
正如許多姐妹一樣,真是從小一路“爭吵”、一路“扭打”到大!影片中,吉塔與巴比塔則是真正名副其實的“一起打大的”!
正因為如此,她們有了共同的愛好,也有更多的共同話語,也有著不一般的手足連心的默契!儘管因為對不同的“教練”秉持不同的理念,並因此姐妹反目—吉塔在從國家體育中心首次回家度假時,因為摔倒了父親,直到姐姐回學校那一刻,倆姐妹都沒有跟彼此說話!
但姐妹就是姐妹,當巴比塔也奪得全國冠軍後,同樣進入國家體育中心報到時,倆姐妹相視一笑,冰釋前嫌!從此,在國家體育中心裡,姐妹倆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在吉塔輸掉比賽而表現得“不那麼在乎”的時候,巴比塔說,“姐姐,你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有必勝的慾望與信念了……當初你可是戰勝了無數男孩的,輸了一場比賽就睡不著覺,要再度上場重新奪取勝利的……”!一起長大的妹妹,是極其瞭解姐姐的,這個激將法,讓姐姐覺醒了過來!巴比塔鼓勵姐姐與父親聯絡……隨後就是觀眾們所看到的,倆父女在電話兩頭“隔空哭泣”的一幕,以及吉塔重新卸下濃妝、剪短頭髮,收心、奮鬥的一幕,影片由此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細心地觀眾還會發現,在巴比塔進入國家隊後,幾乎姐姐的每一場比賽,她都是在場外目不轉晴地注視著,那種投入的狀態絲毫不亞於比賽中的姐姐,而姐姐每一次比完賽,走下場來第一個擁抱的就是妹妹!
兄弟/妹之情
假如我沒有記錯的話,主人翁馬哈維亞·辛格的哥哥在影片中僅出現一次,但這一次,他做的絕對夠兄弟!當嗎哈維亞·辛格苦於找不到兩個女兒的訓練對手時,便想到了向哥哥求助,讓他兒子參與訓練。儘管哥哥一開始不太願意,但還是無私地將自己唯一的兒子貢獻了出來,實在是夠兄(keng)弟(zi)!這也讓隨後的影片情節,加深了堂兄妹之間感情,也爆發出不少幽默的橋段。
叔侄之情
馬哈維亞·辛格的侄子,為人幽默風趣,自幼就支援著叔叔,支援著幾個堂妹的摔跤訓練,並親身力行、以身試摔!這種叔侄之前,雖然不像父子之情那麼親密,但在影片的表達中,卻有點那麼個意思!特別是在距離英聯邦運動會還有一個月時,馬哈維亞·辛格要去新德里租房子住,親自幫助吉塔備戰,女兒的媽媽問馬哈維亞·辛格,一個人怎麼去?誰做飯?侄子立刻跳出來,央求似的說要跟著去做幫手,給叔叔做飯、捏腿、按摩!
到了租處,原本對房子條件很不滿意的侄子,在叔叔說了一句“條件不錯”之後,立馬反轉觀點,強力支援叔叔的決定!而他也做到了他所承諾的—盡心盡力地幫助叔叔、堂妹,每一次訓練、每一次摩托車出行、每一次研究“黃色視訊”、每一次妹妹的比賽,他都沒有落下,以至於非常的疲倦!影片中,有一幕,他累的直達呼嚕、熟睡不醒,辛苦了!
勵志—困難無數,只有努力,才有希望
馬哈維亞·辛格所面臨的壓力,不光來自家庭內部—一開始,妻子的不理解、不支援,大女兒、二女兒的牴觸情緒非常大,家庭經濟負擔過重—連一個摔跤墊都要向省體育局申請,等等;更多、更大的壓力,其實是來自於社會的,世俗偏見—女兒不適合摔跤、村民非議—女兒剪短髮被歧視、體制腐敗—體育官員一副高姿態不作為的嘴臉等。
在這種婦女地位極其低下的國度與社會,帶領女兒做這種“出格”之事,還要奪取世界級冠軍?Are you serious?!
然而,所有的壓力都沒有壓倒馬哈維亞·辛格,他不僅克服重重困難,帶著女兒一路堅持下來,而且幫助女兒建立起興趣、掌握住技能,樹立了信心,終於一步步走向成功,直至獲得英聯邦運動會摔跤金牌、世錦賽獎牌、奧運會參賽資格。
此外,從女兒的角度,她們也是一路克服了村民的歧視、同學的嘲笑、觀點的衝擊、事業的波動……而且,一度對父親的支援和指導無法“斷奶”的大女兒吉塔,在英聯邦總決賽戰場上,回憶起小時候父親的深刻教誨“爸爸不可能一直在你身邊,你要學會靠自己”,在實戰中戰勝了自己、打敗了對手、走向獨立,成為了印度史上第一個摔跤世界冠軍!
馬哈維亞及其女兒的成功,不僅令一向反對他們的人對他們另眼相看,也在整個印度掀起了一股尊重女性、尊重女子摔跤運動的熱潮,成為弘揚正能量的好榜樣—其實,這既在系裡,又在戲外—因為這源於事實,馬哈維亞·辛格、吉塔、巴比塔……他們的故事就是由印度發生的真人真事所改編,甚至真實的故事仍在繼續……四女兒顯示出了跟三個世界冠軍姐姐一樣的潛能,並奪得了2016年英聯邦運動會的摔跤冠軍!
深入生活,表演真實—實實在在地講故事
這部影片是根據真人真事進行改編的,但講述一個故事,不同的講述者會給觀眾表現出不一樣的效果,最關鍵的,就是要真實、真誠、不搞那些花裡花哨、沒用的東西!
據說,為了真實地表現本片故事,阿米爾·汗先暴增56斤,然後再減肥50斤,以達到儘可能地完美呈現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的故事原型。此外,包括阿米爾·汗,以及飾演大女兒吉塔的Fatima Sana Shaikh及二女兒巴比塔的Sanya Malhotra都還進行了數月的艱苦的摔跤專業訓練。
除了保證外形與動作上的真實,阿米爾·汗還與故事原型馬哈維亞·辛格先生接觸了很長時間,學了印度北部當地方言,以求融入到角色中。
阿米爾·汗說,電影的99%都是真實情節,不想靠“炫技”、不想靠“花邊”因素,他只是想老老實實地把這個故事講好。
講故事,要真誠,要實實在在,但這不意味著平平淡淡,影片從劇作到表演,從節奏到音樂,都相當驚人。其實,非專業人士,對摔跤可能都看不太懂,比如我—一個超級體育迷,卻搞不清楚柔道與摔跤的得失分點,但即便如此,影片還是把父女、母女、姐妹、兄妹、叔侄的情感表現得收放自如、酣暢淋漓,在觀影過程中,我幾次熱淚盈眶!
有人可能會說,太真實了,有的情節觀眾都能猜到了,會使影片失色,比如英聯邦比賽總決賽上,吉塔落後4分,在僅剩下不到10秒的時間裡,肯定會是以一個“讓對手飛躍”的動作而拿下5分,才能贏得比賽的,都猜到結局了啊!話是這麼說,但觀影過程中,放映到這一段情節時,整個影院都是十分寂靜的,我親身體驗:也是屏住呼吸、全神貫注、等待結局。主角的投入表演、賽場的觀眾喝彩、配樂的氣氛營造,讓你全身投入,根本沒有心神去想別的,至於“猜到了結局”,也會被那種結局而吸引。真實地講故事,自然會吸引觀眾!
要真實、要真實、要真實!
歷史上,國外出過不少既叫好又叫座的體育傳記電影,比如《拳王阿里》、,《冰上奇蹟》等,希望中國也能有自己的經典體育傳記電影。
據說郎平指導的故事也將呈現於大銀幕了,但願中國電影人能夠忠於事實、博採眾長、推陳出新,在摸得一手好牌的優勢下,真誠地講故事,不油腔滑調、不矯揉造作、不惡意炒作,用真實簡潔的體育題材,描繪中國的壯美油畫,用體育人的悲歡喜樂,來展現愛國主義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