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棧橋夜泊
-
2 # manykind
觀海園,位於鼓浪嶼的東南部田尾路南面,現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對外開放。園區目前採用預約入園制。內部有21幢別墅。整個園林景觀像個小型植物園,裡面有女子學校遺址,網球場等,據說都是當時達官貴人和政府官員的私人聚會空間。
觀海園最初是農田和綠地,自19世紀中葉始,西方人陸續進駐。最早是英國外交人員在田尾路6號修建英國領事公館,隨後美國歸正教會將毓德女學校遷址至田尾路東側,廈門海關在此建設居住區。隨著公館、學校、獨棟別墅、俱樂部等建築的落成,觀海園成為由西方教會人士、海關官員、外交人員、外國商人組成的多國僑民聚居區域。
毓德女學堂 。毓德女學堂是現存鼓浪嶼早期較大型的公共建築,為典型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築建築高兩層,平面呈“一”字型,建築面積570平方米。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1870年,美國歸正教會在廈門寮仔後開辦了第一所小學,後來又開辦了“女學堂”。1880年學校失火,女學堂遷到鼓浪嶼島上的田尾,稱“田尾女學堂”或“花旗女學”。開始只是一個兩級制近似小學的女子學校,學校以招收漳州、泉州鄉村女學生為主。1910年該學校正式更名為“毓德女學校”。海關副稅務司公館。是廈門海關高階員工的住宅,由兩座建築組成,是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1865年到1870年廈門海關由英商德記洋行購入別墅一棟,1917年9月毀於一次強颱風,1923年至1924年在原址新建兩座建築,其中,漳州路9號被稱為“Hill Crest”,面積約為650平方米;漳州路11號被稱為“Hill View”,820多平方米。萬國俱樂部。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是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20世紀20年代初,萬國俱樂部由鹿耳礁原址搬到田尾東路臨近海濱的山坡地。萬國俱樂部是供當時鼓浪嶼的外華人及華人顯貴、洋行高階華人僱員娛樂交際的場所,內設舞廳、酒吧、檯球室、保齡球、外文書籍閱覽室與交際廳等,當時也被稱為群樂樓。
-
3 # 君臨天下82529735
80年代末去過住一個禮拜,裡面很多桂圓樹,第一次喝西米露也在觀海園裡面那沙灘泡的是冰牛奶,那時候廈門還有艘海上樂園
-
4 # 漁淘淘
最早被臺灣一個肖姓人士承包了很多年做旅遊餐飲,後來停了,只有我們在裡面做了一家情融麗舍婚紗攝影基地,經營了十多年,裡面有大量的原始生態植物,後來被政府回收再也不見原始生態了,還好我們保留了大量的照片
-
5 # 蝸牛揹著蝸殼
去年去的鼓浪嶼,慢慢逛很不錯,就是旅遊團大媽太討厭。給孩子拍照,年輕人會等一下,大媽不管你,直接進你畫面。。
-
6 # 一統海疆
觀海園和寂莊花園是鼓浪嶼兩大園林,兩園靠得很近,觀海園更大,園內有二十幾幢別墅,龍眼樹又高又大,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大花園,園邊直通大海,有非常美麗的沙灘面對大小二擔島,並建有著名的觀海園碼頭,是不可多得渡假勝地!
-
7 # 美美噠中原
鼓浪嶼是美,但那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地方,上面都是八國聯軍侵略者的領使館!其中最大的就是日本領使館!第一個是大英帝國搞得,門口就是一個古炮!風景是美,國恥呀!
回覆列表
鼓浪嶼的地形成橢圓形,周圍是海灘,因水中可居住地稱“洲”,所以,唐朝時叫“圓沙洲”,俗稱“圓洲仔”,行政建制也就命名“沙洲都”。宋末元初,嵩嶼李氏漁民前來開墾這小島的西南隅,發現一個海蝕洞,風浪衝擊時發出擂鼓聲,俗稱“鼓浪石”;明朝,日光巖山麓也發現一塊山石,敲之類似鼓聲;萬曆元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在日光巖題有石刻“鼓浪洞天”,鼓浪嶼之名就定稱了。 “鼓浪洞天”成為廈門“大八景”之一。鼓浪嶼還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琴島”、“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