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個人腸道細菌的多樣性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社交能力。這項研究來自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Katerina Johnson博士,她進行了一項關於腸道微生物群落組成及其跟個性關係的大型人體研究。除了社交能力,腸道細菌還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神經質程度。

    資料圖

    另外,該研究還發現,與之相反的另一端--微生物群落多樣性較少的人--更有可能經歷高壓力或高度焦慮。根據這項研究,配方奶粉而不是嬰兒時期的母乳餵養可能也會影響一個人的腸道菌群直至成年。

    在幼年食用配方奶粉的人群中發現的腸道細菌種類較少,這意味著嬰兒餵養方式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成年。此外,研究還發現,生活方式和飲食因素可能有助於改善一個人腸道細菌的多樣性,其中包括出國旅行,它能讓一個人接觸到完全不同的飲食和新微生物,而這可能對人體是有益的。

    此外,食用大量的天然益生菌食物品如香蕉、全穀物、發酵食品如泡菜等的人,其腸道細菌更富多樣性。然而,同樣的益處跟服用益生菌補充劑沒有關係。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腸道細菌可能對一個人的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對他們的腸道細菌產生很大影響;調整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可能會改善腸道健康,而這可能會改善一個人的社會生活和心理健康。

  • 2 # adolescence

    確切的說是腸道細菌和我們的腸神經一起作用下,才會影響到我們我們大腦。

    首先我們得知道腸子的這一套複雜精密的消化系統是誰在指揮呢?是大腦嗎?還真不是。

    我們腦袋裡的那個大腦可不是身體唯一的。你還有第二個大腦,那就是腸神經系統,也叫做腸腦。無論是轉換心情,做出決策,還是採取行動,腸神經系統都在參與指揮,而且他還是一個自治區。

    身體的其他部分一旦中斷和大腦的聯絡,就會立刻停工。可腸子卻是個例外,即使切斷它和大腦的聯絡,一切消化活動依然可以按部就班地進行。這樣一套精良的系統,當然不能只負責吃飯,打嗝放屁。下面我們看看腸神經系統裡隱藏著哪些玄機。

    首先,腸子能影響人的七情六慾。很多描述感覺的詞都跟腸子有關,像什麼肝腸寸斷,牽腸掛肚。在英文裡,直覺這個詞直譯過來就是腸子的感覺。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條直達通道,叫做迷走神經,它能刺激大腦負責情感,道德,恐懼等區域。透過這條專線,腸子可以直接影響大腦的情緒。只是這個從腸道傳來的訊號,通常只在潛意識中加工處理。所以我們很難把情緒變化跟腸子聯想在一起。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兩組小白鼠放在很深的水池裡,看看它們為了求生可以咬牙堅持遊多久。其中一組小白鼠服用了可以養護腸道的益生菌,結果服用了益生菌的小白鼠遊得更久,積極性更高,他們血液裡測出的壓力激素也有所下降,而且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都明顯優於參照組。

    但是,如果將小白鼠的迷走神經切斷,然後再喂他的益生菌,他們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就不比參照組高了。

    這說明腸子的確影響了大腦對情緒的指揮。類似的實驗在人體上也得到了證明。研究人員讓實驗物件服用了四周複合益生菌,然後就在實驗物件的大腦區域觀測到了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在處理感覺和疼痛的區域尤為突出。而且腸道細胞還製造了人體內高達95%的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的關鍵物質。如果腸道出了問題,大腦就會收到負面訊號,暗暗地導致情緒低落。下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想一想,最近是不是虧待了腸子呢?

    我們體內腸道微生物的總重量能達到兩斤多,差不多有1000萬億個細菌,其中有95%都是無害而有益的。他們可不是住在你的腸道里白吃白喝,如果你肚子裡的細菌過得不好,那很可能你也會過得不好。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它們會幫你吃飯。人的飲食在所有生物中是最複雜的,面對種類繁多的食物,縱使腸道有三頭六臂,也處理不了這麼繁重的工作,於是細菌就成為了腸道的幫手。它們在幫助消化的同時,還能合成人體必備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供人體吸收。在西方人的飲食中,有90%的營養來自吃進去的食物,有10%來自細菌的給養。也就是說,西方人吃的每十頓飯裡就有一頓全是細菌供給的。所以,保護好腸道細菌就跟保住飯碗一樣重要。

    幾乎每個醫生都會告訴你要多補充瓜果,粗糧這些膳食纖維,其實這東西在小腸裡是無法吸收的,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吃呢?因為它是腸道細菌的最愛,最妙的是好細菌,吃了膳食纖維能不斷壯大隊伍,而壞細菌吃了也造不出有害物質。如果你攝入的膳食纖維太少,光吃肉,那麼食物走到大腸後半段,細菌就沒得可吃了,它們沒得吃,你的一些微量元素維生素就沒有辦法合成。

    身體裡99%的微生物種類都在腸道聚集,因此腸道也成了免疫細胞最重要的訓練營。

    嬰兒的免疫力就和腸道菌群有關。當嬰兒從產道中鑽出來之前,嬰兒的腸道是沒有這些消化細菌的。在經過產道才會從母親那裡得到嚴格篩選的有益細菌,比如乳桿菌會把寶寶包圍和保護起來。然後入住寶寶的腸道成為寶寶的第一代腸道細菌。相比之下,剖腹產出生的孩子,因為沒有經過媽媽的產道,就少了產道菌群入住的環節,以至於寶寶的腸道菌群是從別的地方七拼八湊來的雜牌軍,他們來自護士的手指,醫院的床單,爸爸的衣服等等。剖腹產出生的寶寶,腸道菌群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調整到正常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丟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