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829162419120
-
2 # 飛天小小魚
不是的,說明國家在開放領域,幾家獨大的場面將是過去!讓一下紅利給些民間銀行!同時也是為了進步,銀行多了才有競爭,有競爭,才有進步。另外銀行真的很賺錢
-
3 # 鑫財經
答案是肯定的,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就是競爭。
利率統一時期如果你有時間機器穿越回20年以前,你到街上的各家銀行去轉一圈,你會驚奇的發現無論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你把10000塊錢存到的錢存在全國各地的任何銀行任何一家網點,只要存期相同,獲得的利息肯定是一樣的。
因為那個時候銀行的存款利率只有一個標準---由人民銀行公佈的存貸款利率,任何一家銀行至少在表面上都必須嚴格執行,差萬分之一都不行。
那是不是這樣就沒有競爭了?
並不是,存款這項業務,每一家銀行都有,同質化嚴重,利率相同的情況下,儲戶為什麼在你家存款而不在其他銀行存款?,所以雖然表面上各家銀行利率都相同,但是暗地裡的競爭非常激烈,你敢存1萬送10斤雞蛋,我就敢存5000送一袋大米,大家比賽看誰送的禮品多,這一現象雖然不合規,但卻一直延續至今,另外那個時候所謂的“貼息””(就是一張10000元的存單存一年,利率3%,利息300元,但額外給你200元的現金,這樣利率實際上達到5%)的現象也很普遍,額外的利息以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保證,有的甚至存入就給你。
利率統一上浮時期後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央行給予各銀行有了一定的許可權,規定一個浮動比例,在不超基準利率基礎上的一定比例範圍內,可以自行設定存款利率,比如央行公佈的三年期基準利率是3%,上浮不超過30%,那麼銀行最高可以設定為3%*130%=3.9%。
雖然可以各自設定上浮比例不再統一,但是競爭依然在,所以各家銀行幾乎都是一浮到頂,把利率設定成最高。
利率市場化時期到了2015年央行宣佈不在設定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之後,存款利率就徹底放開了,只要銀行願意,覺得有錢賺銀行,想定多高定多高。
這個時期競爭就更加激烈了。
如果按照銀行的規模和認知度來排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應該是國有銀行(四大行)>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農商行、農村信用社>民營銀行,很多客戶尤其是老年客戶更相信國有大銀行,覺得國有銀行靠譜,願意把錢存在那裡,那麼小銀行怎麼吸引客戶來存款?只能是提高利率打“價格戰”,所以不同的銀行,根據存款的緊缺度不同和經營策略不同,存款利率也不同。
1949年的時候,只有一家銀行--華人民銀行(那時央行還對個人開展存款業務),而到了2019年,全國有大大小小4000多家銀行,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銀行越多意味著存款儲蓄業競爭越大。
回覆列表
那得看市面上資金有多少吧,資金多沒有,資金少肯定有競爭,銀行是要攬儲的,當然除了中國銀行,因為其他銀行的儲存金要交一部分給中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