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玩匯天下
-
2 # 巴別塔上觀天下
不能。
因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誠然,道德經可以解釋衍生出很多含義,有人在其中學到了兵法,有人在其中學到了從商之道,還有人在其中學到了道法修身之術。
但是,所有這些衍生物,都是和讀者的解讀方式相關的。如果你用同樣的方式去研究其他哲學作品,一樣可以得出豐富的結論。這就是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典作品的含義取決於解讀方式,從《論語》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幾千年來,學者們不停的為《論語》做註腳,其中有些解釋甚至可能完全違背了孔子的本意,如果孔子本人看到後人如此評說他的理論,可能又要驚呼“朽木不可雕”了。
總之,哲學、文學上的作品,要求諸於內心,注重讀者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果一定要評個第一、第二,恐怕是要不歡而散的。
另外,古今中外對人類產生重要影響的著作太多了:宗教上,比如聖經,佛教典籍等;哲學上:比如理想國;科學上:比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科學原理》。其中哪一本比《道德經》更遜色呢?
-
3 # 一眼千年58
◎從《道德經》產生的時代順序看,僅在中國,它前面就有《周易》。根據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研究,認為《道德經》的年代“晚於孔子很久”。這就是說,它前面還有一部《論語》。能說它是“古今中外的第一著作”嗎?
◎從《道德經》的思想文化價值、思想理論價值看,“古今中外的第一著作”的說法既不符合歷史事實,又誇大其詞、言過其實。不僅“古今”,而且還是“中外”,這樣的話是不是說得過於絕對化了?就從近現代以來的歷史看,有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有馬克思的《資本論》,有列寧的《國家與革命》,有毛主席的雄文四卷等等。這些偉大著作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對其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價值、思想理論價值,怎樣評價都不算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是一脈相承的、革命的、正確的思想理論。
◎我們承認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對後世哲學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但《道德經》畢竟是2000多年前老子那個時代的產物,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還是非常有限的。它的思想文化價值、思想理論價值,能和上述馬恩列毛的著作同日而語嗎?
◎現在有一種傾向:一些人把《道德經》的思想文化價值無限誇大、無限拔高,說得玄乎其玄、神乎其神,好像成了我們做人做事、獲得成功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而他們就是在《道德經》的“指引”下成長起來的。有人就宣揚他走到哪裡都把《道德經》帶在身邊,成了他“天天讀”、“時時讀”的聖經。
◎這些年出現了一股“國學熱”,遍地都是“國學家”。學習古代典籍,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這必須得到充分的肯定。問題是一些人只把它作為一種時髦、一種顯示自己“博學多才”的門簾,言必稱“老子莊子”“孔子孟子”。
一些成功成名人士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知識有文化”,一逮住機會就要講一番《道德經》,而且是站在他個人的角度,大膽地進行解讀、闡釋和發揮。他們明明是在當代社會條件下,受當代先進思想文化的薰陶,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成功成名的,卻硬要說成是學習和運用《道德經》的結果。我就不相信他們一生下來就開始讀《道德經》了,他們是抱著《道德經》長大的!
◎成功成名人士有著優越的話語權,而許多人沒有讀過或還沒有讀懂《道德經》,因而把對成功成名人士的崇拜變成了對《道德經》的迷信。現在有的人甚至說《道德經》“不僅預言了今天,還預言了未來”,“能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等等。我真想問問說這種話的人:《道德經》究竟預言了今天的什麼,又預言了未來的什麼?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呢?
◎《道德經》中確實蘊含著許多做人的智慧,我們儘可以聯絡實際加以借鑑。但要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問題,還得靠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破除對《道德經》的迷信。
-
4 # 靜靜的河
《道德經》能不能稱為古今中外第一聖書,這個只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為春秋時期老子(李洱)所著,全書五千言,八十章。文以哲學道德為總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文章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精髓,“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是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的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辯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淨、謙讓、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德性。在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道德經》的主題。
當然《道德經》是中國道教的聖經,老子被尊為道教的鼻祖。
-
5 # 任大俠
我反對這種說法!
老子寫《道德經》傳於世,他卻不曾想過要讓這本書成為古今中外的第一。
翻開書,不敢為天下先,功成而弗居,水利萬物而不爭等等都蘊含著老子的思想。
假如穿越回到老子那個時代,他也不會願意獲得如此“殊榮”。原因呢?從以下幾方面說。
一、寵辱不驚《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首先,得到古今中外第一的稱號於《道德經》何干?是第一,它是《道德經》;不是第一,它依然是《道德經》。老子在本章就說明了這一點,對於名和利的看法非常透徹,所以不管是後人如何如何標榜和貶低,《道德經》它的作用已經體現在那裡了。
不過是,有人用,有人棄。
二、價值取向不同自西漢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此時,《道德經》淪落一旁,這個時候什麼是第一?《論語》!因為儒家是主流思想,它的價值取向擺在那,即使是老子的思想再怎麼深遠,也得無能為力,和懷才不遇一個道理。
在西方社會,他們奉行的經典是《聖經》《古蘭經》,那麼在他們的價值觀念中,他們會認為《道德經》是第一著作嗎?不會!也許這本書會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書,但是再怎麼優秀,也無法和他們心中的經典所比擬。
三、群英薈萃,文無第一世界上出現的偉大思想,不止老子的道家。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西方有猶太教、基督教,古印度有佛法,都是人類思想文化的智慧結晶,而且在中國本土還有儒家思想,它們各家都在解決人類思想上的問題,只不過是角度和重點不同。
儒家解決人類的習性,佛家解決人類的情緒,道家解決人類的慾望。
正所謂各家爭鳴,哪敢自以為天下第一?
-
6 # 老蘇聊易經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它文約義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奇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要說道德經是古今中外第一著作,這個不為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部經書拿出來都能在世界上稱雄,最厲害的就是易經了,道德經的很多思想都是來源於易經,讓我們都來學一些國學知識,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
7 # 十二十頁
第一,歷史最早,字數最少,影響最大
第二,在1788年,已經被介紹到歐洲
第三,20世紀以來歐美學者關注度最高的一本書
第四,翻譯語種已經超過了50種
道德經又名老子五千言,相當於現在2篇文章的字數,卻成為了最偉大的名著之一1、在古希臘文明剛開始,《道德經》就已經問世了
道德經創作於春秋時期,相當於公元770年,而古希臘文明起源於公元前880年,古羅馬建立與公元550年,從時間維度上可以看出,老子的能在這時候寫出如此著作,可見對世界哲學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從這一點來看,成為古今中外的第一著作,不為過。
2、在1788年,《道德經》已經被介紹到歐洲
1788年,西方傳教士將《道德經》首次引入歐洲,並將其翻譯成拉丁文,作為禮物送給倫敦皇家學會。
19世紀,法國漢學家雷慕莎把“道”解釋為希臘語中的“羅格斯”,這是《道德經》真正引起西方學者關注的地方。從那以後,雷慕莎的學生儒蓮在1841年完成了《道德經》的第一個有註解的法譯本,並開始把“道”譯成“way”。
二十世紀後半期,《道德經》在歐美翻譯中風靡一時,產生了許多深受歐美讀者喜愛的英譯本。
【結語】
《道德經》在全世界圖書館依然流通的語言譯本至少有50種,1500多個版本,《道德經》是迄今為止世界傳播範圍最廣的中國圖書之一。
有關《道德經》的書籍、研究文章,僅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歐美語種就有7100多種,其中專業書籍1093種,專業書評916篇,研究文章4129篇,其它959種。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圖書在歐美學術界顯示影響力的最高紀錄。
有些人說《道德經》不如《聖經》的發行量多,確實如此,但是從數字的角度看,5000字影響了一個世界,這樣的成就,稱之為第一併不為過。
《道德經》裡有個精髓就是“無為”、“不爭”至於是不是第一,其實不那麼重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道德經》在現在依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指路明燈。
-
8 # 以漁授之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道德經》是不是古今中外第一著作至今仍有爭議。但不可置否,不管它是不是,它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
世界上除了《聖經》,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大的書籍就是《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到底好在哪裡呢?它有上善若水的思想,有中庸之道,亦有管理之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人人皆可從中汲取智慧。求學時,它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就是在做減法,而學習是持之以恆的事情;中年無為時,它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成家立業時,它說“知足之足,常足”。所以,古往今來,不管有無成就的,都在讀《道德經》。魯迅先生說:不讀《道德經》就不知道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讀懂了《道德經》,就讀懂了高階的為人處世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不爭”是利用“不爭”的方式,得到最多,達到最大化;隨和之人如水,看似柔軟,實則力量無窮。《道德經》深諳謀事之術,管理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衍生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一件事情圓滿之前,要含藏收斂。《道德經》能啟迪智慧,提供破局之道:當你迷茫時,它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凡事不可做滿,要適可而止。《道德經》讓我們更理解自己,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可見,老子思想之高明,非尋常人之所見。所以《道德經》能成為經典,流傳幾千年。
-
9 # niushu生活視角
一、作品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個人認為,雖然這部書經書很有名,但是由於時代背景不同,創作目的不同,思想內容的侷限等原因,它不能稱“中外第一”,不過可以稱為“十分有名,十分有價值”,畢竟思想文化是不斷髮展和完善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二、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三、作品鑑賞: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四、主題思想: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五、“道”與“德”之內涵界定:
(一)“道”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於“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並不遠人,這裡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並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後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並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於“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道體似虛而實,所以體內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位。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部單純,外部樸素無華,且清澈透明,長存於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該效法道而執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裡的“自然”字面解為自己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時西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於聖人、禮儀、法令、慾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資源有限性的佔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迴歸自然,順應無為而治、清淨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二)“德”
“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範。德與法都是規範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裡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範。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慾,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歸於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範。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以及公之於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範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並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範圍之內,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於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別,同時也不同於“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範疇,是屬於人為規範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六、“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並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干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二)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於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後人在加註的時候,囿於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雲“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後之字者謬妄相傳,皆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於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這裡“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結構、整體的系統,相互聯絡,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後到道、自然,葉海煙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於“依循”、“效仿” 。
七、“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意義:
(一)“道”與“法”的關係:
1、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2、是精神性範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3、是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4、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於“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範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則為自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律或習俗習慣,受到倫常關係的制約。
(二)“道法自然”思想異於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準,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迴圈。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聖人之治,而聖人之治的手段並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制,聖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統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了統治者雄心、私慾、智慧等產生爭戰、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論,法需要順應“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治理作用。
-
10 # 盛法叔198538958
老子,身上有太多解不開的謎。他就是神話中的龍,來去無蹤,見首不見尾。
《史記·老子列傳》裡記載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又說:“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又說:“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離奇的是,連離老子年代最近的司馬遷也搞不清他的身世。
作者的離奇,造就了《道德經》玄妙之書。
老子僅僅寫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卻成就了天下第一,這是有原因的。
老子的《道德經》,堪稱一部最偉大的著作,對於華夏文明,產生了不可估量地巨大影響。
老子的《道德經》思想,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也從未斷流過。尤其在魏晉時期,黃老學說極其盛行,儒學也無力與之相抗衡。
老子的道學思想,幾乎在哲學、科學、軍事學、教育學、經濟學、審美學、生命學、養生學等各個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古代中國之所以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其中流砥柱正是老子創立的道學,而非儒學。
老子僅以五千言的原創文字開道學之宗。既有對宇宙起源和宇宙本體的探討,又有對社會、對人生的探索;既有系統的認識論原理,又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囊括了哲學、倫理、政治、軍事、教育、經濟、審美、環保生態、養生以及空間理論等各種學說。
歷代許多偉大的中外名人,對於老子,都給予過極高的評價。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 李約瑟又說:“中國科學是從道學中孕育出來的。”
胡孚琛教授說:“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都是道學的成果。”
民族魂魯迅先生也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又說:“不讀《道德經》就等於不懂中國文化。
美國學者蒲克明曾預言:“《道德經》是未來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
《老子》天下第一,讀透《老子》,老子也是天下第一!
道家思想在西方學術界也是備受推崇,據說《道德經》在西方的發行的數量僅次於《聖經》,一個外來書種能達到這個水平,只能說暢銷極了,正成為古今中外第一奇書。
-
11 # 小生溫酒
《道德經》是老子在春秋時期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老子《道德經》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來源於《易經》中最基本的思想,那就是一陰一陽之為道。
《易經》是由上古時期伏羲想出來的“一畫開天闢地”本是無字天書,經商朝周文王(周西伯)在羑里牢裡為其加上文字註解使之成為《周易》,所以《易經》又稱為《周易》。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
-
12 # 自然道人
《道德經》是人類歷史上一部偉大而深刻的著作,但不必說什麼第一、第二的,沒必要,也違反《道德經》本意。還是按照《道德經》說的“無為而無不為”去做比較好。
-
13 # 精弈道場
《道德經》是一部好書,至於能不能稱為古今中外第一本好書很難說。
古今中外的好書奇書很多,巜易經》,巜論語》都相當不錯。
按時間巜易經》應該早於巜道德經》,只是巜易經》晦澀難懂,各種卦象需要專門研究,否則根本看不明白。巜道德經》相對淺顯易懂,便於閱讀理解,不悔為老幼咸宜的好書!
老子時代,希臘文明也高度發達,同時期也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如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他們也著書立說,光耀千古,所以巜道德經》能否排第一,真的不好說。
-
14 # 雲吉子
《道德經》是奇書,但裡邊樸素思維不難。最難的是有些字句修習不到一定的境界理解不了。舉例子說:非入定不能理解“致虛極守靜篤”。易經才是第一奇書。
-
15 # 問道黃老
《道德經》是小眾中的小眾,頂峰中的頂峰,要說粉絲量,在中國讀者群裡,老子的粉絲量大概不如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的體量大,如果以網友的點選量和閱讀量來衡量老子與孔孟的影響力,可能老子遠不如孔子、甚至孟子的影響力大。
本文所舉例,國內選幾個代表性人物,重點放在西方,旨在看看“歐洲中心論”的發源地,老子及其《道德經》的地位和影響。
孔子尊老子為師。孔子作為在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家,他對老子的評價散見於儒家《孔子家語》《禮記·曾子問》等經典中。孔子在魯昭公七年(前535年)17歲時,跟老子實習於魯國的巷黨。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他辭去魯國權臣孟懿子的司職吏官職,西行問道於洛邑(洛陽),謂南宮敬叔曰:“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回到魯國後告訴弟子,說老聃“其猶龍耶”。類似評價同樣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裡(因本文將涉及中外諸多名流大家的評價,在此不作詳解)。
儒家思想的老子成分。儒家思想在歷史上曾進行過3次大的改造升級,第一次是以荀子為主的對傳統儒學的改造,荀子曾三次擔任諸子百家策源地的稷下學宮祭酒(校長),深受黃老道家思想影響,為儒學添加了老子的“天道論”思想;第二次是以董仲舒為首的漢儒的大規模改造,將道家陰陽觀、天道觀和天人合一思想吸收到儒術中。第三次改造更加廣泛而深刻,從“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到南宋的“道學”集大成者朱熹,幾乎把傳統儒學改造得面目全非,雖然宋代道學成為此後中國600年主流意識形態,但是其全部理論卻是建立在老子天道基礎上的,並把“天理”與“人慾”對立起來,要人們存天理、滅人慾。只是朱熹們將老子的天道神格化,成了有善惡喜怒的萬物主宰者。
《道德經》的世界影響用“牆內開花牆外香”來形容《道德經》的世界影響,再恰當不過了。在哲學的國度德國,有人託中國朋友回國後給他捎幾本中國原版《道德經》,這位朋友居然跑遍所在城市,也沒買到理想的《道德經》原文。這一方面說明《道德經》在國內遠不如在國外的熱度高,同時也反映了中中國人傳統文化觀的認識傾向,即偏重且侷限於人倫社會,趨向於功利觀念,與西方社會“仰望星空”的終極追問思想大相徑庭。
中西哲學的根本區別。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社會,相對於商業社會,農業社會更為基礎性產業,更注重血緣關係,因此人倫社會觀成為中中國人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價值觀。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裡,跳出人倫社會,然後反觀人倫社會的,只有老子一人,老子給人倫社會的生存發展找到了終極遵循,而不是限於文武之道、周公之禮。這一點,老子超出了同時代的古希臘思想家和中國的思想家。
老子思想與西方思想的相通處。老子闡述了天地萬物的起源及其關係。《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普羅提諾是古羅馬哲學中無可爭議的大師級人物,堪稱整個古代希臘哲學偉大傳統的最後一個輝煌代表。他認為“太一”是萬物之源,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復返太一,與之合一。這一思想成為中世紀神學及哲學最高峰,特別是對基督教教義的影響及其深遠。他的這一思想與老子“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思想極為相似。
到了近當代,西方思想出現了問題,那就是人類把精力集中在了“存在物”,而忽視了“存在”本身的意義,用老子的思想來表達就是:只發力於事物的研究,而忽視了事物本身那個本原的“道”。西哲們把人與神分開了,把“存在物”與“存在”本身給割裂了。
而這個“存在物”與“存在”,在老子的“道論”裡說的清清楚楚,即“道之為體,德之為用”,現在情況是,那麼道找不到附著物,德也找不到了母體,母子之間似乎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存在。所以導致本末倒置現象,以致科技越來越發達,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比如當下的自然災害,美國流行性感冒、澳洲森林大火、冠形病毒、東非蝗災、西班牙暴雪等等,如此殘酷的生存現實,都在警告著狂熱的人類:唯物所繫,唯欲所念,最終天怨人怒,將歸於死寂!
海德格爾發現:存在本身”就是老子的“道”,就是那個“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而老子所說的“道”,跟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形而上學”高度契合: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至此,人們得出結論:老子天下第一併非虛言妄語!因此,德國學者克諾斯培則說:解決我們時代的問題,請讀老子。
思想家的評價
德國哲學的頂級人物,對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都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大師黑格爾:《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德國哲學家尼采:《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全德大學教師進修中心主席赫伯特·曼紐什:這個世界的精神孕育者,是老子莊子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科學家的評價
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普拉:老子提供了最深刻、最完美的生態智慧。
諾貝爾獎得主,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老子是預判人類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看透人類的最終命運。
諾貝爾獎得主,英國生物學家、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道家思想是一切科學思想的基礎。
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保留一部《道德經》足矣,全世界的書籍都可以燒掉。
綜上所述,《道德經》堪稱古今中外第一著作,它不比西方任何思想家的著作差。有人可能會問:《論語》呢?前邊已經說了,《論語》在中國的影響高於《道德經》,而《道德經》的世界影響除了《聖經》就是《道德經》。
最後借用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一段對話作結。1891年,俄國聖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訪問托爾斯泰並問他:世界上哪些思想家對他影響最大。他回答說:受中國的孔子和孟子的影響“很大”,而受老子的影響則“巨大”。
回覆列表
我認為不是。原因如下:
人類發展的歷程,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世界往前發展,無論是智慧還是哲理,都是在千人肩膀上一步一步往上走。
如果道德經是第一著作,那麼只能說明從春秋開始,中國和外國都是在走下坡路了。
你覺得在走下坡路嗎?不談世界,只說中國,周朝還是奴隸制,現在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兩點了。
道德經本身的道理很淺顯,這並不是說老子作為思想家不厲害,而是說在春秋時期,老子的思想水平是當時的佼佼者。可是如上一段所敘述的,也僅僅是春秋時期而已。
淺顯的道理,被後人不斷地造偽和闡述,可以說,光現在主流的觀點,道德經就有三個版本,那麼哪個版本的道德經是第一著作呢?
關於《道德經》的版本,可能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浙江書局重刊華亭張氏原本(簡稱“王弼本”、“王注本”、“王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竹簡本”、“簡本”),是三個重要的版本。
另外,古今中外第一著作,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文無第一,專家有專家的評判標準,庶民有庶民的評判標準,標準且不統一,當然沒有第一第二了。
以上的觀點也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