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說明兩人相逢的季節,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而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
出自:《江南逢李龜年》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原文:
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岐王府第裡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音樂多次聽聞。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又重逢李君。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大概作於公元770年(大曆五年)杜甫在長沙的時候。安史之亂後,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帶,和流落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重逢,回憶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的情景而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
賞析:
開首兩句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是追憶昔日長安繁華時期的情誼。岐王宅崔九堂是開元時期京都長安的王侯第宅,是他們兩人 的相逢之地,尋常見幾度聞寫兩人相會的頻繁。
後兩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寫今日相逢正是風光秀麗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時節。這 落花時節包含不少內容,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
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這四字寫得十分深沉含蓄。 又字抒發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評說: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淒涼流落,俱在其中。可見對這首詩的評價是較高的。
作者介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
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晚唐,“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
人有以史事注杜詩,認為杜詩為紀實的詩,可以補史證史,所以稱為詩史。這種說法只重史事之虛實真假,而輕視詩的情感特性。
有人認為杜甫具史識史見,其筆法之森嚴,可媲美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而詩有評人評事者,皆可“不虛美,不隱惡”,故號詩史。
既是說明兩人相逢的季節,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而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
出自:《江南逢李龜年》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原文:
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岐王府第裡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音樂多次聽聞。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又重逢李君。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大概作於公元770年(大曆五年)杜甫在長沙的時候。安史之亂後,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帶,和流落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重逢,回憶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的情景而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
賞析:
開首兩句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是追憶昔日長安繁華時期的情誼。岐王宅崔九堂是開元時期京都長安的王侯第宅,是他們兩人 的相逢之地,尋常見幾度聞寫兩人相會的頻繁。
後兩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寫今日相逢正是風光秀麗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時節。這 落花時節包含不少內容,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
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這四字寫得十分深沉含蓄。 又字抒發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評說: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淒涼流落,俱在其中。可見對這首詩的評價是較高的。
作者介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
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晚唐,“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
人有以史事注杜詩,認為杜詩為紀實的詩,可以補史證史,所以稱為詩史。這種說法只重史事之虛實真假,而輕視詩的情感特性。
有人認為杜甫具史識史見,其筆法之森嚴,可媲美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而詩有評人評事者,皆可“不虛美,不隱惡”,故號詩史。